怎麼提高蠶豆產量?蠶豆高產的施肥技術

蠶豆,又叫羅漢豆、胡豆、

蘭花豆等,是一種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的作物。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見於人們日常飲食中。蠶豆的經濟價值高,種植效益好,在種植過程中如何提高蠶豆的產量也是每個種植戶所關心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蠶豆高產的施肥技術。


怎麼提高蠶豆產量?蠶豆高產的施肥技術


蠶豆

1、需肥特點

蠶豆時需肥量較大的植物,據數據介紹,每生產100千克的蠶豆籽粒,就需消耗純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2千克、氧化鉀5千克。同時它的每個生育期間對於各種肥力的需求也不一樣,在生長前期吸收較少,但到了花莢期吸收量較大,花莢期吸收的養分佔整個生長期的50%左右,如果這時的磷鉀肥供應不足,會影響到後期產量,所以蠶豆種植要想得到高產,施肥極為關鍵。

2、施好拌種肥

在播種前一般都要施一次種肥,一般在播種時每千克種子要用鉬酸銨2克進行拌種,使種子儘快出芽,還能使蠶豆根系和根瘤生長髮育,加快幼苗生長,有利培育壯苗,提高抗寒力,實現增產。

3、施足基肥

在播種時要施足底肥,基肥時提供蠶豆整個生育期的營養供給,它的施用量佔據總施肥量的80%以上。每畝施用磷酸鈣30-50千克,硫酸鉀7-15千克,施底肥時集中在蠶豆根部,可增產20%,同時施用1000-2000千克的腐熟的有機肥或農家肥做基肥,可結合翻耕時即可,將其和土壤混合均勻,可以增加微生物活動,改善土壤肥力狀況,增產效果較佳。

4、及時追肥

追肥的階段主要是苗期、分枝期以及花莢期,在苗期施用氮肥,每畝施用6-8千塊的碳銨或2-3千克的尿素,施用時兌水施用,以免肥料濃度較高灼傷到幼苗的根系,施用時要長出3-5片真葉時,苗期施肥可使植株早生快發,促進多發分枝。當植株開始分枝時,每畝追施8-10千克的尿素,在花莢期每畝施用8-10千克碳銨,同樣要兌水澆施,使植株多開花結莢,提高產量。


怎麼提高蠶豆產量?蠶豆高產的施肥技術


蠶豆

5、根外施肥

除了追肥外,植株還需進行根外施肥,根外施肥一般都是葉面噴肥,在進入盛花期噴施1%的尿素溶液和0.2%的硼酸溶液,這樣能延長葉片的功能,使其光合作用能正常合成營養,以免植株因營養不足導致早衰。在壯粒其在噴施一次1%的尿素液和0.2%磷酸二氫溶氧,能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

以上就是提高蠶豆產量的施肥技術,蠶豆的需肥量比較大,種植之前的拌種肥和基肥不可缺少,種植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生長週期科學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及時追肥,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農家肥的時候一定要先進行充分腐熟。想了解更多種植技術,請關注頭條莫停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