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我有花不完的錢,干不完的活,這就是我的命

路由君按:

8月19日下午,SOHO 3Q深圳中心開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應潘石屹之邀參與了一場對話。

王傳福一向低調,很少接受媒體專訪,更極少參與此類活動。因此,這場對話極具看點。話題非常寬泛,涉及比亞迪創業史、業務現狀、未來戰略,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對新造車勢力的看法,對年輕人就業的建議等。

對話速記長達1.6萬字,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路由社做了大量刪節,並在文字上加以潤色。

王傳福:我有花不完的錢,幹不完的活,這就是我的命

❒當初的夢想和情懷已經實現

問:請簡單介紹一下比亞迪。

王傳福:比亞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深圳企業,深圳是一個創新創業做得比較好的城市。比亞迪1995年在深圳創業,當時只有20幾個人,現在有22萬員工,去年銷售額1050億,今年可能會達到1400億,覆蓋幾個產業。

比亞迪最早做手機代工、電池(現在全球很多頂級品牌的手機還是比亞迪代工),後來慢慢進入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軌道交通產業。比亞迪是按照社會問題的導向,創新驅動,想構建一個綠色的大交通體系。

十幾年來,中國的城市化每年差不多有一個點的提升,這就意味著有2000萬農民從農村到城市。同時,中國快速地汽車普及化,15年前一般人買車還比較困難,現在大家都買得起車,汽車真的進入普通百姓的家庭。

兩化一疊加,我們的城市受不了,出現了空氣汙染、交通擁堵。作為一個深圳的企業家,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能不能從產品、技術的角度解決這些問題?比亞迪就走到一條如何治汙、治堵的路上:我們用電動車解決城市的汙染,用雲軌解決城市的擁堵。

電動車是大勢所趨。深圳街頭的16000輛公交大巴去年年底已經全部更換為電動大巴,今年接近2萬臺出租車要在年底全部更換為電動出租車,12000臺泥頭車計劃更換成電動的泥頭車。因此深圳PM2.5的降低,應該說與深圳電動車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用電動車解決城市汙染的問題,比亞迪一馬當先,已經連續三年獲得電動車全球銷售冠軍,我們的電動大巴在全球200個城市成功運行。

擁堵如何解決?我們開發了雲軌,不佔道路面積,在綠化道上打一根柱子,在空中建一條軌道,一列列車在上面開。我們希望通過雲軌解決城市擁堵。比亞迪的雲軌推出之後,反響非常好。中國的人口密度很高,特別是城市化以後,我們一定要打造軌道上的城市,週一到週五坐軌道交通上班,週六、週日開車出去玩,這是解決城市擁堵和環境汙染問題的很好方式。

王傳福:我有花不完的錢,幹不完的活,這就是我的命

比亞迪希望用電動車和雲軌給城市提供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這是比亞迪從治汙到治堵的嘗試,是比亞迪的使命,我們也希望用技術創新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問:您回憶一下(創業)最苦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王傳福:我們當時做電池還是手工式、作坊式,有一次要用1.5噸的小卡車拖一個機器,過高速的時候有個彎道,車開快了,把機器甩出去了。那個機器要幾萬塊錢,還是挺貴的,後來我和司機兩個人把機器搬上車去。我後來想這怎麼搬得上去,想想這個事情還是很艱辛的。

問:您現在的夢想是什麼?

王傳福:當年機會很多,現在機會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現在條件好了。當年的條件很差,想想都是淚。當初的夢想和情懷,今天已經實現了,但隨著產業規模的提升,目標又在調整。

當年的夢想就是把公司做大,有一定的收入,當時有一些兄弟參加我們公司,都是打破了鐵飯碗辭職來創業的,想的是賺的錢一輩子花不完,這一點現在實現了。到現在我們還是想的產業,以產業報國。

當年我們出國,到海外的一些國家,海關的人老是要看你的返程機票,好像你去了就不會回來了,感覺是一種人格的侮辱。

我們中國人只要有機會就行了,鞋都可以不要,衣服都可以不要。改革開放給了我們機會,當時深圳是一個小漁村,誰也想不到今天能發展得這麼好,2000多萬人的城市,經濟在中國一枝獨秀。比亞迪也是一樣,改革開放給了我們機會,深圳給了我們機會,才能做到全球銷量冠軍。

我們這代人要是真的閒下去,那是最大的痛苦,你能每天不幹活嗎?這簡直是要命。當然下一代是什麼情況就不知道了,我們就是這個命。

我們這個民族不笨、不懶,只要給機會,我們應該做得更強大。因此我們造車也好,造房也好,互聯網也好,各行各業也好,包括半導體行業,一旦國家給機會,一樣可以走到世界前列。

我們希望比亞迪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產業報國,走到全球的前面。至少到你的國家,不要看我的返程機票,我到你這裡是來投資的,不是一定要賴在你這裡不走的,我的家在中國。

❒比亞迪的春天到了

問:比亞迪現在有4個核心產業,哪個是離您夢想最近的產業?更願意投入的產業?是否會在戰略上有偏重或者倚重?

王傳福:乘用車板塊、軌道板塊是我親自抓的,我是這兩個板塊的CEO。乘用車競爭非常慘烈,當然機會也大。一個車要賣好,像我們的唐,如果一個月賣1萬臺,一年就是250億到300億的銷量。假如翻一倍的話,這款車一年就能給公司貢獻600億。這也是很多造車新勢力為什麼要加入的原因,如果有一輛爆款車出來,一年會有四五百億的產值。

現在電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今年1—6月份,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因為電池的缺貨造成一些問題。如果我們的電池產能足的話,現在月產可以做到3萬臺到4萬臺。

軌道交通是一個新興的板塊,就像電動車在8年前,我們教育很多城市,公交電動化是大勢所趨。今天也一樣,我們也要跟很多政府官員講,雲軌的安全性,雲軌帶來的交通改善的方便性。

雲軌和地鐵相比,只有地鐵1/5的造價,建設週期只有地鐵的1/3,不佔道路面積,獨立運行,高度智能。這塊一旦起來了,我們可以再造一個比亞迪。而且,應對當下中國擁堵的問題,它有解決方案。汙染可以進行環境治理,但是擁堵是沒辦法的。

十九大提出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當下的主要矛盾。如果老百姓生活的城市一天比一天堵,民怨就變成民暴,因此要有解決方案。比亞迪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而且是現實的能夠做到的解決方案。

這兩個板塊現在成長也比較好,特別是雲軌板塊。我們要和潘總合作的話,可以打造建築友好型的產品,把軌道和建築融為一體,發展空間就更大。

我創立比亞迪,比亞迪就是我的生命,我是全情打造。像電動車、雲軌,這都是非常亮眼的板塊。我覺得比亞迪應該是到了爆發的時候。

我相信電動車行業是大勢所趨,比亞迪在電動車行業的地位大家已經看到了,特別是比亞迪的開放帶來智能汽車的發展。雲軌解決交通擁堵,目前來看是讓中國城市化不進入死衚衕唯一的方案。我很看好我們所從事產業的前景。

問:電池是電動汽車最核心的東西,以前外部一直在說比亞迪的電池廠要單獨出來,對這一塊的戰略怎麼看?電池未來是怎樣的趨勢,留給磷酸鐵鋰的空間具體有多大?

王傳福:我們去年實現內部的市場化,這就像一場內部改革。通過這場改革,我們增加了很多活力,很多零部件慢慢提升了它的競爭力。

電池這一塊我們已經走出來了,不只是給比亞迪供,也在外供。今年市場太好,1—6月份我們電池產能本身不夠,現在正在擴大產能。除了電池以外,我們的電機、電控,現在給長安配套,在全球正在談一些客戶的長期合作。

電池技術現在處於幾個變化階段,它本身的技術在變,型號也在變,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圓的,方的裡面也有好多種型號在變,幾個變化在疊加。

動力電池產業的成套設備配套需要5—10年時間,現在很多廠非常糾結。我們長期研究電池,知道未來的脈絡,這一點很重要。因此,我們投資的指向性非常準確,未來在電池上還要加大投資,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還有戰略性客戶的需求。

電池的方向,剛才說的磷酸鐵鋰,我們叫鐵電池,它的勢頭依然很猛。我剛才說深圳有12000臺泥頭車,要換成電動的,需要大量的磷酸鐵鋰電池。因此,我們磷酸鐵鋰的電池還在擴產。

當然,三元電池的需求也很猛。我相信比亞迪會抓住這次好機會,這也是百年不遇的一次機會。另外,我們也在儲備未來電動化往智能化的機會。應該說,現在的機會要抓住,未來的機會要把控住。

我想,我們的春天已經到了。

王傳福:我有花不完的錢,幹不完的活,這就是我的命

問:汽車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哪個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更加深遠?會不會讓汽車行業進行新一輪洗牌?洗牌會有多徹底?

王傳福:這個問題很專業。從手機行業來看,從手搖的機械電話,到後來的功能電話,最後到智能手機,大概三個過程。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是一個飛躍。15年前的諾基亞很強大,因為它的系統強大,拒絕改變,瞬間倒下。諾基亞倒下不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也不是管理問題。我們依然認為,諾基亞的管理是全球最先進的管理(我們當時給它代工1/3的手機)。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個新的時代、新的趨勢變革的時候,企業要跟得上。

15年前,誰都無法想象,在手機上點一下就付款了,再點一下,汽車到你身邊了,再點一下,你需要的商品就回來了。誰都沒有想到,智能手機造成的生態,產生了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美團。

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的話,騰訊不會長得這麼大,微信可能就沒有了,最多隻有一個QQ。這一切都是因為智能手機、安卓系統的開放造成的。

再回頭看汽車。汽車是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車,因為環境、空氣不能承載,地球上沒有那麼多油,空氣也不允許有這麼多排放,電動車是必然。電動車才是智能車的基礎。如果我們還是用算盤,就不會有互聯網。同樣,沒有電動車,智能車無從談起。

智能車帶來什麼變化呢?首先是開放,汽車行業所有的品牌都不開放,說是安全問題。銀行都開放了,在網上都可以匯款,銀行那麼多錢都敢開放,汽車憑什麼不開放?其實不是技術問題,是觀念問題。

今年9月5號,我們將對全球開放汽車上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手機的傳感器才13個,控制權很少。汽車是長了腿的“超級手機”,場景比手機要大得多。讓汽車回去取個東西,它可以取回來,因為可以無人駕駛,手機做不到。汽車可以用很大的屏幕,最快的CPU,因為它不怕耗電。

智能汽車會產生什麼效果?我打一個反向的比喻,智能手機讓我們產生了這麼多低頭族,智能車會讓很多人有家不回。

智能車帶來的變革,除了無人駕駛、各種智能,15年以後的場景我們是想象不出來的。就像15年前討論智能手機,誰敢想象智能手機會到這種地步,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這麼大的變化。因此智能車的發展是非常巨大的,至少比手機的發展要大。

❒造車新勢力對汽車行業影響深遠

問:怎麼評價賈躍亭造車?

王傳福:作為一個汽車廠,我們不應該評論同行。造車新勢力這個新鮮血液進到傳統造車領域,本身是好事,但是任重而道遠。

第一,因為車的複雜度,特別是互聯網進入造車新勢力以後,複雜度肯定比他們想象的遠遠要難得多。第二,車的產品週期很漫長,一個全新的平臺開發至少要4年,車上有差不多1萬個零部件。現在競爭是非常慘烈的,市場給你的機會很少,可能就一次。如果這一次產品週期、產品窗口沒抓住,可能就會死掉。由於產品週期很長,投資者也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去等待。

互聯網的週期很短,產品更迭的速度也很快,改一個Bug,可能是一天、一週,一個產品設計到最後完工可能也就一個月、兩個月。汽車不一樣,一個門的模具有30噸重,加工中心要把它加工出來,需要5—6個月。

現在中國風投還是挺活躍的,這也是好事,但是要給這些造車新勢力一個時間,要等待,要足夠容忍他們犯錯誤。新能源造車的窗口期越來越短,其實路還是蠻艱難的。比亞迪造車或多或少還有十幾年的經驗,我們一路走來,也是走了一點彎路。我們過去連續三年拿到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特別是今年1—6月份需求突然起來了,這是靠品牌的背書。如果這幾年沒有積累,沒有核心電池、電機、電控的技術,我們很難拿到這麼多的訂單。

因此,我們想說一點,造車新勢力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有幫助的,但是難度也是很大的。

王傳福:我有花不完的錢,幹不完的活,這就是我的命

問:如果您要蓋房子,想造什麼樣的房子,無論是外形、功能還是內部?

王傳福:這個問題真的被問住了,我還從來沒想過。其實我們一直提倡綠色發展,比亞迪的行動也踐行了綠色發展的要求。一定是綠色的房子,環保的房子,特別是它的建材、設計、能耗。

我們做軌道交通,對建築也有一定的研究,一定要造成建築友好型的設計。我的車要能和房子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潘總坐了我們的軌道交通,它是從我們的六角樓穿過去的。

現在城市間的交通越來越好,高鐵、高速公路一條接一條,城市裡的交通還是水深火熱,一天比一天堵。路的增長只有2%,車的增長是15%,路是越修越多,車更多,最後還是越來越堵。

今天潘總給了我很多思路,怎麼在設計上把軌道交通和建築物融合在一起,構建可持續的城市化發展過程,否則城市化會進入一個死衚衕。因此,我們想未來在軌道交通上和建築融為一體,把城市化做得更持續、更綠色,讓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能夠實現,而不是一個口號。

問:比亞迪公司對於人才的期望或者說最緊缺什麼樣的人才?

王傳福:我們公司人比較多,從人才市場招的人比較少,主要還是從應屆畢業生招。今年,我們從211和985學校招了2500人。第一堂課是我給他們講,告訴他們要謙虛、好學、吃苦。大概就是這6個字,我們就需要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才。

問:現在很多年輕人往一線城市走,北京、深圳是最大的兩個選項,北京人口在驟減,深圳每年淨增加50萬人。您覺得現在什麼人適合去北京,什麼人適合來深圳?

王傳福:很難有標準答案,要看你所處的行業。

深圳是一個年輕人的城市,節奏很快,互聯網、高新技術企業比較多。深圳的活力也要高一點,特別是市場化程度更高,深圳的繁榮就是因為市場化程度高。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競爭經濟,它才這麼有活力。

北京有它獨有的優勢,比如說醫療、教育資源,深圳和北京相比還差很遠。如果你在一些行業或者集團公司,或者更大的團隊作業的行業裡面,或者是國際化程度更高的行業,北京可能更好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