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门大炮在这里制造,“古”与“红”是这村子最大地特色

农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了!经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决定,以后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也是在第一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是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的日子在9月23日,农历八月十四。

中国的第一门大炮在这里制造,“古”与“红”是这村子最大地特色

我们要带大家了解的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村就入选了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单拐村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黄河流过这里,塑造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平原上的小村单拐村,人口千余,土地千亩,普通的和它周边的村子一样,单拐村何以进入100个特色村庄的行列?

在我看来原因有两点,一是古,二是红。古是说单拐村保留了清末明初的古村落建筑风貌,整个村落古色古香、风景优美、诗意盎然。红是说这里曾经是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中国的第一门大炮在这里制造,“古”与“红”是这村子最大地特色

单拐村的古和红其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很多历史旧址就在这些民居、祠堂中,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旧址、冀鲁豫军区纪念馆等。1944年9月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迁驻清丰县单拐。邓小平、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此战斗和生活过。邓小平、司令员杨勇及宋任穷等同志先后在这里居住长达一年之久。他们在这里不仅领导了有名的锡山战役和解放阳谷、封丘、延津等战役,还积极发动这一带贫苦农民建立农民政权,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斗争,并在这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

中国的第一门大炮在这里制造,“古”与“红”是这村子最大地特色

当年的单拐村是革命教育基地。而今的单拐村,除了依然担负着革命教育的使命外,又多了一个更重要的使命——以红色文化、红色背景、红色元素为基础,建设“特而强”、“小而美”、“新而活”的特色小镇。

中国的第一门大炮在这里制造,“古”与“红”是这村子最大地特色

随着时光的推移,时代的变换,这曾经承担过重大历史使命的革命重地,如今名称也只能叫:革命遗址。在和平年代的现在,单拐村又回到了往日安静中,所不同的是,在这份安静中多了许多与历史大事件相关的记忆,多了许多与时代英雄相关的故事,多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怀念。因为有了这些记忆、故事和怀念,单拐村也就与别的村庄有了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