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个魔术之乡,唐朝就以变戏法闻名,乡里男女老少都是刘谦?

“听起来神出鬼没,演起来偷梁换柱,看起来捧腹大笑,点破了恍然大悟。”这是说的什么呢?没错,就是魔术,魔术可谓是中国最古老的神秘娱乐文化之一,据任昉《述异记》记载,中国民间魔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只不过,古时被人唤作“幻术”、“眩术”、“戏法”等,直至100多年前,西洋魔术传入中国后,方改称魔术。

河南有个魔术之乡,唐朝就以变戏法闻名,乡里男女老少都是刘谦?

中国民间魔术虽比不上西方魔术的大舞台,以及依靠大制作的灯光和音响制造出来的魔幻感觉,但是中国魔术短小精悍,其技术演绎着中国文化的独有特征,也令人称奇叫绝。在中国有个魔术之乡,这里无论男女老少,没事就变个戏法娱乐一下,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魔术之乡——赵庄。

河南有个魔术之乡,唐朝就以变戏法闻名,乡里男女老少都是刘谦?

赵庄隶属于河南省宝丰县,早在两千多年前,赵庄乡就以“汝水作带(指北依汝河),虎狼为壁(指南临虎狼爬岭),山清水秀,老幼竞艺”而闻名当时,而赵庄魔术的来历也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庄,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引得楚国大将养由吉迁居该村,在养由吉的教导下,村民首次接触到戏法,为感恩养由吉的接济,村民又把石河称为养水河。

很多人会觉得传说难以令人信服,那我们不妨看一下真凭实据,当地曾经发现唐代瓷枕、壁画,且上面雕刻的皆是魔术表演,还有一座约建于唐宋年间的寺院,在寺内东墙上,绘有一民间艺人,口中吐出熊熊火焰,从口中拉出许多彩条,西壁上,则是“吞剑”表演,据此,专家推断,赵庄魔术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河南有个魔术之乡,唐朝就以变戏法闻名,乡里男女老少都是刘谦?

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办一场魔术大会,而关于这场大会还有一个历史传说呢。明万历年间,赵庄乡周营村有个名叫张思娃的人,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为养家糊口,张思娃每天以卖针线维持生计,有一天他去赶庙会,晚上借住在一座寺院,夜里他梦见观音教他“吃针穿线”和“吃火吐旗杆”等技术,让他以后靠这些技术营生,梦醒后所学内容历历在目。

此后,每逢庙会,他就表演梦里学到的魔术,以此招徕观众,再卖针线。张家家境渐好,为感念观音菩萨的点化,张思娃出资,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当地始建观音寺庙,搭台表演魔术节目,开展祭拜活动,可见明清时期,赵庄魔术就已十分繁荣,如今只是对历史的继承罢了。

河南有个魔术之乡,唐朝就以变戏法闻名,乡里男女老少都是刘谦?

2008年,赵庄魔术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至今日,这里每年收入的70%都和魔术有关。俗话说“一业兴,百业旺”,在赵庄的影响下,宝丰全县,参与魔术杂技这一产业的人数达5、6万,名列全国魔术从业人数之最,其收入高达3个多亿。关于赵庄魔术你有什么要分享的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