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在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9月27日,彭博全球商業論壇在紐約舉行,這是被一場譽為2018年出席政府首腦人數最多的盛會。

大會聚集了,來自全球六大洲的70位國家元首和250多位傑出的商界領袖,其中包括: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法國總統馬克龍、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IBM 首席執行官羅睿蘭、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哈基特、高盛 CEO 接班人戴維·所羅門等。而政府首腦與商業明星的聚焦,讓這場會議從誕生開始就註定了它的萬眾矚目。

而在這場重量級的國際會議上,代表中國互聯網出現的商業人物是:百度與它的創始人李彥宏,而不少國內的科技媒體亦將李彥宏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的對話環節,看作是整場會議的重頭戲之一,在會議結束後做了不少報道。

但令人遺憾的是,可能是因為未能前往現場的原因,國內很多科技媒體的報道都停留在快訊通稿的水平,反覆用標題重複著李彥宏在大會開場時所說的一句“互聯網是開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使得李彥宏這句本來頗具氣勢的斷言,在一個前無發言背景,後無詳細解釋的語境之下,被曲解為一則自賣自誇式的廣告。

倪叔在輾轉了5家不同的科技媒體,最終看到了此次李彥宏與拉加德對話全文之後,倪叔更加確信了:作為中國最重要三家互聯網公司之一的創始人,李彥宏去那樣的一個場合,絕不是去做:露露臉,打個廣告,蹭個熱點那樣的事情,從他和拉加德交流的內容來看,事實上談論都是頗為關鍵的命題,尤其是李彥宏提出的:AI技術的普及對B端乃至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倪叔認為:在互聯網紅利消失,整個行業發展都進入停滯的當下,李彥宏的這一段講話是非常值得你去認真聆聽的。

畢竟,人工智能這場技術大潮的興起,終將影響到你我及身邊的每個人。

01

當拉加德說出:百度在全球的四萬名員工中有一萬五千是計算機科學家,這個數字的時候,你就知道,針對這一次的溝通拉加德是做過功課,下過功夫的。

拉加德和李彥宏的對話,從人工智能對未來世界的影響來做宏觀開局,然後逐層細化,關注人工智能技術會首先作用於哪些領域,並從商業價值再行轉移到它的社會價值。

作為一貫的優秀回答者,李彥宏也保持了一貫的剋制與儒雅。他既清晰的解釋了:百度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未來的,並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這個未來;又自信而平穩的語氣,解釋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擔心(如造成失業,產生性別歧視等),事實上並不會發生。

其中可玩味的亮點不少,但為篇幅所限,我們就只抓住一個核心:AI技術對B端的影響。

在此次談話中,李彥宏提出:互聯網時代對C端的影響很深,但其實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在接下來的幾十年,AI會對B端甚至整個社會都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Ai技術對B端行業會產生巨大影響?

猛的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即使是像倪叔這樣對於互聯網內容非常熟悉的人士也產生了一剎那的懵逼,但聯想到一個百度之前做過的案例就很快明白過來了,如果你還不明白的話,可以先看看這個視頻。

在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這是一個地板工廠和百度AI的合作案例,這個地板工廠過去是依靠個人肉眼+人工的方式來完成對地板的分揀,效率不高且工人也很累,很多年輕人寧願背井離鄉也不願意做這種工作,招人也是問題。而這家工廠通過和百度的合作用AI技術來做地板的分揀,自此工人也不需要這麼累了,產量還翻了一番,真的是成本又低又好。

此前談及人工智能,話題總是涉及到人類的未來,機器人取代人類云云,但這些話題往往太過於遙遠了,毫不真實,而當一個人在你裡面張牙舞爪塗抹橫飛的講人工智能的時候,你甚至都會想他是否想要騙你點什麼,但當這樣的案例放到你面前的時候,你就瞬間明白了:人工智能在現階段還是主要通過機器理解並模仿人類來完成機械重複的勞動,首要解決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問題。

一家小小的地板廠放在諾大的經濟生態來看自然不值得一提,但一家地板廠的問題往往也是整個行業的問題,而在融入人工智能技術之前,對於這家地板廠來說無論是對其注入大量的資本或者是對上下游的客戶進行價格補貼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互聯網的連接作用往往起到的作用也都是市場角度的,而非技術的,因而效率無法得到提升。而最終人工智能的新技術的出現,讓更高效的行業解決方案出現了,最終實現了整個行業的效率提升與生產力的進步。

生產力的命題,過往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過去十年並不凸顯,但如今這個命題放在互聯網紅利消退,所有的公司都面臨著增長乏力問題的當下卻頗具重要性。

美國有一名美籍華裔的社科學家叫做黃宗智,他曾經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叫做《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在這篇研究舊社會小農經濟的文章中,他提出了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概念——內卷化。

所謂內卷化,是指一個社會進入了一種無限循環,無增長的停滯狀態。晚清的農民每年辛苦的勞動,為的不過就是養家餬口,並不能積攢下任何錢財,自然也談不上積累資本。對於社會來說,農業社會不過是一年又一年的重複,並沒有什麼進步可言,這就叫內卷化。

內卷化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在晚清農民重複著一年又一年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時候,西方文明正在大踏步的向前進,最終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

即使在21世紀,內卷化的危機依然存在,無論是對於國家、組織還是個人,停滯不前都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狀態。國家錯過了產業革命對落後捱打,企業錯過了技術革命會破產倒閉。即使對於柯達、諾基亞這些當年的霸王級的企業來說,錯過了時代一樣會被拋棄。這注定是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時代。

而當下的互聯網行業,似乎也已經走到了一個“不進則退”的分叉路口了。前一段時間,虎嗅發佈了一篇名為《騰訊的TO B焦慮》的文章中如此說道:

2018年,中國互聯網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即人口紅利真的快要吃光了,連地主家都沒有了餘糧,即便如騰訊、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出現用戶增速或業務增速下滑的情況。也就是說,2C這條路已經越來越難走了,前方不遠處或許就是天花板。

該文作者認為:正是因為C端紅利的消失,讓互聯網公司們紛紛陷入困頓,既然針對手握微信的騰訊來說也是如此,而要脫離這種狀態,一種解決方案是出海,去開拓還沒有被佔據的海外,而另一種解決方案是TO B,通過提升商業效率來提升商業價值。

但從騰訊自身的情況來說,在一方面在出海的戰略之上已經失去了先機,在facebook已經率先佔據全球市場的情況下,騰訊出海機會渺茫;而另一方面騰訊在TO B方向上則遭受了自身基因經驗資源方面的匱乏以及阿里的狙擊,使得即使強如騰訊,目前也不得不陷入焦慮之中,股價跌跌不休。

而當整個互聯網,連強如騰訊都不能安生的時候,往往因當反思的就不是企業的生存策略與戰略佈局了,而是整個互聯網生態的問題了。過去的十五年裡,對於中國經濟而言,互聯網是一塊高速發展的飛地,因而一度甚至會產生“互聯網思維”這樣的泡沫概念,但如今隨著它的生態紅利消失,我們或許可以回到平視的站位來重新思考互聯網生態。

倪叔認為:過往的十五年裡,互聯網給中國商業帶來的一套互聯網的工具及做平臺的思想,但互聯網工具的紅利消退之後,針對未來的發展,我們或許需要的是一套生產力更強,效率更高的工具,而這套工具就是人工智能。

當騰訊還在微信出海+TO B轉型之上奮力摸索的時候,曾經落下過一個身位的百度卻早已經跨越出“互聯網工具”的桎梏,提前擁抱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趨勢了。

當整個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消失,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開始增長乏力的時候,重新用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倪叔認為:這才是李彥宏為何會再次提出“互聯網是開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的核心原因。

02

十天前,李彥宏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做了一番演講,演講中他提出了:三維一體的“AI 化公司”理念。


在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具備,必須,需要,擁有,緊密結合,遵循……這一系列帶來壓迫感的詞放在一起,對於思維還沒有轉變過來的公司而言,這就是:一個“你要做AI,還想讓我按照你的規則做AI”的宣導。

但如果你真的去看了他的發言視頻或者文字全文,你就會明白:它實際上講的還是企業就應該像當年如何借力於互聯網工具一樣的,來了解靠近人工智能,然後學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更好的為自己企業的生產力。

他認為:企業不需要重新開發輪子,自己去做人工智能。只需要能在公開的、成熟的第三方的基礎 AI 能力之上、深入場景,結合行業特點和競爭環境,來強化自身所擅長的業務,從中發展出來獨特的 AI 應用能力和優勢。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將極大的提升企業的生產力。而通過與AI平臺的合作分工,企業既可以把精力更多放在自己的優勢上,同時也可以藉助人工智能工具,取得相關的數據,獲得相關的計算算法,最終建立起區隔於同行的長期優勢。

而李彥宏演講中所提到的三點:“AI思維、AI能力、AI倫理”,總結起來其實只有一句話:把握時代的脈搏。

在任何時代裡,能夠看到未來的人一定是得利最多的人。產業革命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通過前三次產業革命人類已經大大解放了自己,但下一次的自我解放,一定是關於人工智能的,它帶來的進步將比任何一次產業革命都巨大。

未來的AI將會取代一切的低技術含量的工作並改變所有工作的工作形式,技術將對人類社有一次重大的改造,只不過現在社會中的大部分成員還渾然不覺。

在汽車發明之初,倫敦的議員們還在爭執一項撥款項目——要不要由政府出錢定期清潔倫敦的馬糞。

因為根據計算,未來三十年內馬糞就將淹沒整個倫敦。而更封閉,更華麗的馬車被當時的英國上層所廣為喜愛,豪華馬車的工匠依然賺的盆滿缽滿,絲毫沒有意識到用不了多少年他所在的整個行業都會被新技術所消滅。


在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在未來的某一天,沒有提前預見AI時代的企業也會被淘汰,現在脫離AI思維的規劃,就像當年設計更豪華的馬車的工匠一樣可笑。

不過好在國內的一線公司並沒有落後於國外的步伐,無論是美國的谷歌、特斯拉還是中國的百度、商湯科技,都走在了AI技術的前沿。

李彥宏本人是純技術項的程序員出身,在中國互聯網的諸多大佬中,他身上的技術色彩最濃,對技術也最感興趣。所以在各家公司中,百度對AI的投入是最多的,進步也是最快的。當年坐著無人車上五環的李彥宏,心裡也許就有了一副全民AI的圖景。


在互聯網紅利消失的當下,你應該認真聽聽李彥宏的這番話



如前文所說:這場科技大潮,終將會影響到你我每個人。

互聯網剛剛興起時,很多人還認為這終究是屬於高端行業的小眾工具,結果的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幾乎不可能避開網絡的影響。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AI技術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時,你會想起2018年的某一天,李彥宏第一次讓你聽說AI的那個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