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高三生:不要怕學習辛苦,這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離2019年高考還有8個多月,對於高三生來說,接下來會是很辛苦的一段時間,但不要怕,因為這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高三這一年是很忙碌的一年,早上五六點就起床開始早讀,白天是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晚上要上自習到九點多,經常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考試,孩子感覺學習累了或是遇到一些挫折,都是正常情況。但是一定要明白,努力讀書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學習與生活的苦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熱門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一個點贊很多的回答是這樣說的:”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也可以得過且過,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可以稱之為鈍化。

 

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和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簡而言之就是,生活上的苦,會讓人變得麻木,習以為常;學習的苦,卻讓人保持尖銳的疼痛感。”

 

這讓我想起表弟的故事。表弟高二的時候輟學了,他給出的理由是:知識學不會,學習一直跟不上,感覺沒意思。在家呆了兩個月後,經過家人的勸導,他決定出去工作,通過親戚的關係,在一家公司做了實習銷售。

春節見面,得知他竟然又回到了高中學校學習,準備參加高考上大學,這讓我意外又驚喜。

問他為什麼又想通了要去讀書,表弟說:我工作的那家公司,幾乎所有員工都是大學畢業,甚至還有幾個是碩士,我的學歷差不多是最低的。雖然我沒有受到太多的鄙視,但是面對別人的高學歷、高技能和高收入,我還是感覺有點丟人。如果不繼續讀書深造,以後根本無法立足。

 

聽了表弟的話,我很慶幸他還願意在尖銳的學習痛苦中勇敢前進。他還明白,在應該奮鬥的年紀不能選擇安逸。這對於他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他給了自己一個新的機會,去奮力拼搏一把,讓自己未來的起點更高。


致所有高三生:不要怕學習辛苦,這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一個大學同學


 

小肖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的學校是在省城,學習的計算機軟件相關專業。在他們村裡,流行去廣東打工,所以小肖的哥哥很早就去了廣州打拼。

進入大學以後,小肖的學習還是像高中一樣勤奮。大學四年都堅持早起學英語,晚上常常在圖書館泡到很晚才回宿舍。他的頭髮老是長了很長都沒去剪,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因為課餘時間幾乎都用在了圖書館和電腦機房,並且覺得也沒有什麼新鮮人物要見,形象過的去就行。

大四時,小肖被院裡推薦保送本校研究生。研究生的三年,他還是孜孜不倦地努力鑽研。後來畢業時,經過導師推薦,他去了一家國內知名的科技公司上班,起步薪水就上萬了。

那時,小肖哥哥的薪水也是1萬多。看似兄弟二人不相上下,可是33歲已經打拼十幾年的哥哥,與26歲剛剛起步的小肖,並不一樣。

有次聊天,小肖說:如果不是讀書,如果不是高考,我的人生經歷應該是我哥的複製版,可能借著我哥的經驗會稍微好一點。但現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用了比我哥更少的時間和辛苦,實現了不一樣的人生,並且起點還要更高些。在我們的生活裡,高考、大學,可能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可否認,這是大多數人最好的、最便捷的路。

“讀書改變命運”,這個理論在當今社會仍然適用。在大多數情況下,從重點大學畢業,或是讀了碩士、博士,就會有更多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為生活所累。


致所有高三生:不要怕學習辛苦,這是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小結


高考這條路,為許多人打開了一扇機遇的大門。雖然也會面對艱難困苦,但相比起來,學習時吃的苦並不是苦,以後都會是財富。

那些成長的磨礪、奮鬥的汗水,都將化作你的底氣和格局,累積成你向上攀爬的階梯,支撐著你看到更高處的風景。

《無問西東》裡,富家子沈光耀,跪在母親面前背誦的家訓第三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子孫雖愚”當然是謙辭,讀書學習才是最想要著重強調的。可見,無論貧富,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

無論任何人,這世上有兩樣東西是搶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二是讀進大腦裡的書。讀進腦袋裡的書,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向標,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就算大學畢業進入社會,也只是學習的開始,學習要貫穿人的一生,這是每一個人通向廣闊世界最好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