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贝因美最初并非一家做奶粉的企业,而是一家做婴幼儿米粉的企业。仅用2年多时间,贝因美就横扫中国婴幼儿米粉市场,以70%的年市场增量,将亨氏剁下马,成为中国婴幼儿米粉市场的黑马冠军。在取得婴幼儿米粉市场成功后,贝因美又进行了一次跨界,进军婴幼儿奶粉市场!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2001年,贝因美喊出"国际品质,华人配方"口号,隆重推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贝因美奶粉,吹响了贝因美进军奶粉市场的号角,并迅速取得了成功,当年业绩过亿。无论是婴幼儿米粉市场,还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它所取得的业绩都绝对极为出色,中国商界的"黑马"!

2017年和2018上半年发展不加

前段时间贝因美发布2017年度报告,公司在2017年营收微减至26.6亿元,同时归母净利亏损10.57亿元,同比下降35.4%。同时贝因美还发布2018年度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基本面继续恶化。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5.8%至5.44亿元,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1092万元下降至791.5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巨亏4073.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43.85%。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戴帽后贝因美股价应声下跌,于4月27日报收4.56元,市值46.63亿元,距其2015年6月股价巅峰相比,市值已缩水85%。三聚氰胺事件整整十年后,一代奶粉巨头贝因美几经浮沉,难改颓势。

两年亏损18亿

由于贝因美2016年净利润为-7.8亿元,过去两年贝因美的净亏损高达18亿元,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4月27日起贝因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贝因美"变更为"*ST因美"。对于巨亏的原因,无非就是"配方注册制2018年起正式实施,但市场洗牌效果未如预期般强烈,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行业普遍竞相杀价甩货,该公司整体销售未达预期;同时市场投入费用门槛提高,严重影响利润实现,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等老生常谈的原因。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贝因美独善其身,使其在国产奶粉中脱颖而出,2011年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奶粉第一股",并迅疾登顶"国产奶粉王"。三聚氰胺事件整整十年后,一代奶粉巨头贝因美几经浮沉,难改颓势。

盲目多元化发展成败笔

关于产品发面贝因美婴幼儿奶粉质量本身应当是没有问题的,要不然也不国家会把 001 号发给贝因美,但是产品线多了之后,其他的产品管理被国家曝光过有问题,消耗其品牌价值。产品的质量大家都差不多,贝因美、飞鹤也被质量曝光,但是公关水平不一样,打开飞鹤、君乐宝的介绍,是大家能直接感受到的各种奖项,而贝因美简单的介绍就显得很苍白。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面对国产低端品牌不挣钱的情况下,飞鹤、君乐宝、合生元都进军高端,获得爆炸性增长,不仅获得高毛利,美誉度也不断上升。而贝因美在搞电商平台、发展全品类婴幼儿食品,这些是典型的盲目多元化,在这些领域他没有优势,舍本求末,在高端产品这个环节已经落伍。

价格战大比拼,管理层频繁变动

2008年三鹿曝出三聚氰胺事件,人们对于国产奶粉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为了业绩增长进而抢占市场份额,或许也为了能够冲击上市。贝因美2009年花费在营销上面的费用为12.05亿元,远高于2008年(7.16亿元)、2007年(5.11亿元)。在营销加码的带动下,营业收入自然取得不俗的成绩,2009年当年即实现营业收入32.45亿元,高于上一年的19.38亿元。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然而,自2014年开始,贝因美的业绩却走向了另一面。财报显示,2014年贝因美实现营业收入50.49亿元,同比下滑17.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9亿元,较2013年的7.21亿元大幅下滑90.45%。一夜回到解放前。2014年,贝因美的净利润骤然跌至2008年水平以下。

对于在2014年业绩出现如此大幅度下滑,贝因美将原因归为"收入下降导致利润同比减少""公司为了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继续加大市场费用的投入"所致。

深陷保壳战

2017年11月,贝因美创始人谢宏曾公开表示,公司有"三道防线"防止今年继续亏损,即"一个是借助奶粉新政利好,加大营销力度,其次是对一些非核心资产的处置,还有就是政府补助。"而贝因美确实在2017年贯彻执行了其中两项。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在距离2017年结束仅剩5天之时,贝因美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收到部分搬迁补偿款逾1亿元。除了政府的"外援",贝因美在2017年相继三次宣布卖掉旗下资产。

贝因美先是卖了旗下牧场。2017年7月26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将出售贝因美(安达)奶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评估值为1.8亿元,以补充流动资金,改善公司经营业绩。而位于黑龙江的安达牧场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系贝因美的上游资产。而这正是由于贝因美在7月11日的一场股价"闪崩"。

做调整已经无济于事

在公司业务上,贝因美一直在做着调整。公开资料显示,贝因美一度涉足母婴店、母婴平台、婴童业、辅食类、儿童奶甚至保险业。2012年,贝因美作出两项重大战略转型决定,剥离了生活馆、保险代理、婴童用品等非食品业务,将战略由"孕婴童产业综合运营商"转变为"婴童食品第一品牌"。不过,贝因美在年报中承认,"虽然公司在电商渠道表现强劲,但传统渠道的销售业绩下滑剧烈,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三年三换董事长爆亏18亿 昔日奶粉第一品牌贝因美沦为待宰羔羊

在管理上,贝因美变动也非常频繁,比如近半年多来的高层变动,6月17日,调整内审部门负责人;6月1日,贝因美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沈立军辞职;4月27日,董事林必清递交辞职报告;2016年12月31日,副董事长陈慧湘辞职。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这家曾经的奶粉巨头已到达生死关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