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 堪稱中國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

(說歷史的女人——第428期)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最引以為傲的有三個王朝,即漢、唐、宋。這三個朝代都達到了歷史上的空前強盛和繁榮,它的具體指標是有二,其一是,此三朝都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即便是被冠以“弱”的宋朝,當時的GDP也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比現在的美國還牛。第二個指標是,此三朝都歷時很長(很難想象一個短壽王朝是強盛的),漢朝426年,被王莽切斷15年,還有411年;唐朝289年,被武則天切斷8年,還有281年;宋朝319年,被金國切斷1年,仍餘318年。也許你會說明朝也很強大呀,在當時世界上也很厲害的,且歷時276年,不過明朝當時在世界上沒有絕對優勢,而且明顯出現了“頹勢”,原因是西方世界正在悄悄崛起,而明朝的執政者沒有發現,仍然在做千秋大夢。所以導致了清朝的出現。而清朝也很長,歷時267年,不過清朝只是一次歷時較久的迴光返照。

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 堪稱中國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

所以漢唐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三個王朝,一直以來被大家津津樂道。不過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緣由,三王朝不會無緣無故誕生,他們都有一個積澱,或者是奠基者。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奠基者——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堪稱中國古代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這三個比漢唐宋更偉大的3大“墊腳石”,若沒有這三大墊腳石,漢唐宋就將不存在。

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 堪稱中國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塊墊腳石:秦朝。它是漢朝的奠基者。

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只存在了15年,還不到漢朝的零頭,但可以說沒有秦,就沒有漢。其實秦統一六國比漢滅秦建漢難度要大得多。僅從公元前236年,秦嬴政派王翦功趙算起,到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就歷時15年。賈誼說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也就是說,秦嬴政在秦國前輩六代的基礎上,奮起而統一全國的,以上六代分別是: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這只是指從商鞅變法開始。其實若從春秋五霸的秦穆公算起,秦國應該有400多年的積澱的。

秦嬴政在先輩400多年積澱的基礎上,又歷經15年的苦戰,才最終統一,其艱難可想而知。而劉邦建漢,即便楚漢相爭,熱熱鬧鬧,才用了七八年時間,不是一個級別。秦朝建立後,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把領土擴大到340萬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青藏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為漢朝打下了基本的疆域基礎。

並且秦建立後,把基本的政治方向、文化經濟的發展都定了調。秦建立了皇帝制,在中央設三公(包括丞相)、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郡縣制以後歷朝歷代都在沿用,直到今天,我們的行省制度還有那時的影子;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漢朝的大部分制度都是沿襲秦制的。經濟文化上,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還建立了沿用到現在的戶籍制度;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法律;還有軍事制度,土地制度等。

可以說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的歷史功績是極大的,秦朝確實為大漢朝做好了優秀的奠基,成為漢朝的堅固的墊腳石。劉邦等人做的只是改變一個政權組成而已。當然後來的文景之治,漢武帝的開拓,光武中興等,也都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不過漢朝的偉大必須是以秦朝為基礎的,秦始皇、李斯以及為統一中國付出重大代價的武將們的歷史功績必須予以肯定。明朝大哲學家李贄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毫不為過。

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 堪稱中國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

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塊墊腳石:隋朝。它是大唐的奠基者。

隋朝跟秦朝一樣,也很短,共37年。但隋文帝楊堅等人,為這個短短的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便從公元581年楊堅稱帝算起,到589年統一全國,也苦拼了8年;而李淵、李世民建立唐朝才用幾年?即便從611年瓦崗起義算起(其實當時李淵還沒有起兵),熱熱鬧鬧,到唐朝立國,才7年時間,可以說,唐朝的建立比隋朝難度小很多。也同秦滅六國一樣,秦始皇面對的是全國的大動亂,他要解決掉至少六個國家。隋文帝楊堅面對的也是全國大動亂。從東漢末年開始,魏晉南北朝已經亂了400多年,全國是小國林立,最多時達到16個國家,統一難度非常大。即便到了楊堅打天下時,大的國家還有北周、南陳等,其難度可想而知。

隋朝統一的最大意義在於,它徹底結束了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華的局面。而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災難性事件。楊堅稱帝建立隋朝,只是他萬里長征第一步,他的統一難度相當大,他不是光對付陳國就可以了,他同時還要對付強大的突厥和西涼。要知道當時的突厥非常強大,是個世界性大帝國。楊堅是屢次敗突厥軍,平西涼之後才滅掉陳國的。所以從他建國到統一用時8年,已經是非常高效了。

關鍵是隋朝統一以後,還要面對嚴峻的考驗,就是對付突厥帝國的虎視眈眈。你只有知道當時突厥有多厲害,才能明白隋文帝楊堅的偉大。突厥人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全球戰略眼光的遠東遊牧民族,突厥帝國是第一個真正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草原帝國。在遠東,突厥人先聯合中國北朝,打跑了之前的主人柔然人;在中東,突厥人先聯合波斯帝國,攻滅了稱霸中亞和西域數百年的囐噠帝國(囐噠人曾攻滅貴霜帝國,迫使波斯稱臣、多次入侵印度);然後又聯合東羅馬帝國進攻波斯,發動持續二十餘年,導致兩國兩敗俱傷的曠年大戰,趁勢盡收中亞的囐噠舊土。突厥帝國鼎盛時疆域,北起貝加爾湖南到長城,西到裡海東到大興安嶺,囊括整個漠南、漠北、中亞、西域,影響力遠及西亞東歐,可以使波斯拜占庭帝國畏懼,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當時世界第一強國

隋朝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強敵。所以隋朝同突厥的戰爭可以說是遠東乃至亞洲霸權爭奪戰。隋軍在歷次對突厥戰爭中,把突厥阻擋在萬里長城防線以外,近乎戰無不勝:比如

周槃之戰,達奚長儒三千人激戰突厥沙缽略可汗十餘萬騎,三天大小戰十四次,殺敵萬人,殺到突厥焚屍大哭撤軍;白道之戰,衛王楊爽遣精騎五千決死突擊突厥沙缽略可汗十萬騎,殺得突厥軍丟盔棄甲而逃,士兵死亡大半;族蠡山之戰,開隋良相高熲與趙仲卿夾擊大破突厥都藍可汗,連追七百里,突厥降者萬家;靈北之戰,大隋軍神楊素以騎對騎,大破突厥十餘萬騎,突厥達頭可汗重傷逃跑,其眾死傷不可勝數,號哭而去;大斤山之戰,大隋第一猛將史萬歲之威,讓突厥步迦可汗聞名喪膽,不戰即退,隋軍揮馬追擊、深入沙漠數百里,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級等,楊堅和他的將士們為隋朝的衛國戰爭可以說是立下不世之功,但隋朝也付出了艱苦的代價。

隋文帝楊堅以漢人身奪北周政權,鮮卑貴族不服,尉遲迥舉關東北齊故地數十州皆反,麾下兵馬數十萬,被楊堅遣將連連擊敗,僅僅六十八日一舉蕩平。後來隋煬帝楊廣平交趾後又滅林邑

也是東漢之後首次收復越南南部,後又遣將滅琉球,平契丹,克伊吾,並親征滅吐谷渾,征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也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當時的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早已衰退,國力尚難以和戰前的突厥汗國相比,可以說隋朝已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了。隋朝自滅南朝陳後又吞併林邑,吞併吐谷渾等,疆域達到極盛,國土面積達到467萬平方公里。

所以之後的大唐需要做的是保住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就可以了。跟秦朝一樣,隋朝在建立以後,也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很大的創建和發展。在行政區劃上進行了改革,實行郡縣二級制,全國190個郡,1255個縣。實行三省六部制,創立科舉制度;制定了《開皇律》,是唐代制定法律的基礎。經濟上,重新統一貨幣,改革均田制。隋朝大力發展農業,隋朝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直到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可以說是隋朝為唐朝準備了大量的糧食。1969年,在洛陽出土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的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隋煬帝遷都洛陽以後,還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為交通業和商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隋朝帝國時代已經出現了萬國來朝的恢弘局面。可以說隋朝雖短,卻是一個偉大的朝代,是大唐的一個偉大奠基者,和絕佳的墊腳石。

此3個王朝比漢唐宋更偉大 堪稱中國史上最關鍵的3塊“墊腳石”

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塊墊腳石:後周,它是宋朝的奠基者

跟秦、隋一樣,後周同樣是個短命的朝代。並且跟秦、隋不可相比的是,甚至後周並不是中國的主幹王朝。後周只是是五代十國之一,只存在了10年,比秦還短,而且疆域還比較小,僅包括華北、關中、淮南地區,即今天的今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湖北北部以及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地區。但這些地區無疑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可以說在古代,這一區域是華夏漢人、農耕文明的核心地區,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如何,主要取決於這片土地的命運如何,所以在此建國的朝代無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們知道,自唐朝覆滅以後,中國再次陷入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混亂狀態,給全國人民的生活帶來嚴重災難,中國的再次統一極為重要,勢在必行。但是,當時全國小國林立,被稱為五代十國,統一談何容易,弄不好,還要重演魏晉南北朝數百年大混亂局面,那樣就很難收拾了。當時的各國政權已經明顯有十六國中的大多數國家的亂象。比如殘暴的統治,武夫政治,就是視武力政變、血洗宮廷、改朝換代為家常便飯的那種。

後漢武夫的蠻橫相比前朝尤為突出,武夫首領後漢高祖劉知遠生性極為殘酷,所用大臣如蘇逢吉、史弘肇等人更是極為兇惡。劉知遠病死後,其子劉承祐繼位,史稱後漢隱帝。漢隱帝時,蘇逢吉為宰相,樞密使楊邠管機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統率禁兵,三司使王章專掌財政。這些人都是最有權力的所謂國家勳舊之臣,他們武斷專橫,重武輕文,各行其是,朝廷各項制度亂成一團。

這時候管理軍事的時任樞密使的郭威佔了出來,郭威有文韜武略,不僅能領兵打仗,而且有知識,比較重視文人,得到文官們的好感。他本來在朝中很有威信,這時便當機立斷,黃袍加身(似乎是後來趙匡胤稱帝的預演),建立後周。是謂周太祖。周太祖一登基,立馬進行了大幅度改革。

他提倡節儉,下詔禁止各地進貢珍巧纖奇、山珍海味,又將宮中原有的金銀玉器、鏤寶床幾、飲食之具,砸碎於殿廷,表示自己厲行節儉的決心。面對晉漢以來殘破的社會經濟,他又下詔獎勵耕殖,招撫流亡,平均賦役,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使得北方的社會經濟在其統治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針對當時輕視發展文化,輕視文士的現象,採取了一些較積極的措施,力圖改變當時的不良風氣。比如周

太祖曾親至曲阜拜祭孔子,以表示對儒學的重視;他還重用文士,重視科舉選士,表現出了與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風範。

對敢於反叛的藩鎮則採取堅決鎮壓的措施,限制藩鎮對州縣的權力,實行民政、軍事分工管理。為了改變吏風,周太祖對貪濁的官吏實行嚴厲懲治的政策,處死了一批貪贓枉法、殘酷暴虐的地方官員,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當時的吏風。

可惜太祖郭威在位4年就去世了,因為無子,便由其養子柴榮繼位,真正選對了接班人。周世宗柴榮也是一位很有作為的仁君。他繼位後不久親自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在高平之戰中他親臨戰場,在出師不利情況下扭轉戰勢,擊敗北漢軍隊。隨後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從955年到958年他三次親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稱號、幾乎將所有長江以北地區割給後周。959年柴榮再次北伐,正式對契丹用兵,他親率大軍自汴梁出發,直抵滄州,然後統步騎數萬直入契丹境內,大軍一路順利,勢如破竹,兵不血刃,連下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橋、淤口三關之地。正當周世宗準備向幽州進軍時,由於身染重病,只得班師回朝。這年夏天,他病逝於汴梁。

柴榮也只是在位5年,不過這5年為後周做了很大貢獻,這為趙匡胤宋朝的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周在行政上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改司政殿為金鑾殿,設大學士一員,後來的宋朝均有沿用。後周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朝法律,經過改新,彙編為《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959年後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範質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參知樞密院事,藉此以加強文人官僚制度。之後的宋朝的文官制度即由此繼承。

後周世宗時,做了一些恢復儒學的努力,使儒學的傳統不至於中斷。而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學人才,這都成為宋代儒學、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五代雖為亂世,但佛教的發展卻沒有受到大的影響,至後周時,佛教達到了氾濫的地步。全國各地寺院林立,僧尼眾多,且廣佔良田,不交賦稅,使得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周世宗柴榮對佛教的發展進行了抑制,銷燬了一些寺廟,把收來的銅佛像及各種銅法器用來鑄造錢幣,發展商品經濟。

後周雖短,但出了兩位明君,對後周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進行了改革,使中原漢族文化的核心區得到了一定發展和恢復,為宋朝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後來趙匡胤建立宋朝,不少制度,比如文官制度,注重發展經濟都是承襲了後周的。不過由於後周本身的區域限制,也是宋朝的疆域相對漢唐也小了不少。這也證明了奠基者的勢力決定了發展者的勢力。

綜上所述,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王朝漢唐宋的輝煌不是偶然的,它們必須有強大的奠基者。也許秦、隋和後周更偉大,後者是前者的三塊堅實的墊腳石,中國人不能忘記。(文/冰島啖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