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證清白叫板證監會,陽光凱迪是竇娥含冤嗎?

為證清白叫板證監會,陽光凱迪是竇娥含冤嗎?

這半年,*ST凱迪已經數次被曝光了財務問題,尤其是大股東涉嫌侵佔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儘管*ST凱迪極力否認,可依舊改變不了公司股價頻頻下跌的趨勢,生態資本論曾重點關注。

今年5月開始,*ST凱迪獨立董事厲培明、董事長李林芝和董事徐尹相繼辭職,*ST凱迪陷入了人事動盪之中。

7月11日晚間,*ST凱迪發佈公告,原凱迪生態董事長、*ST凱迪大股東陽光凱迪法定代表人陳義龍重回*ST凱迪,並向媒體高調宣佈:

這次主動請戰,將直面複雜環境,全身心投入到危機化解工作中去。

事情好像在起變化,陳義龍受命於危難,將帶來什麼呢?

陳義龍救火

按9月24日收盤價計算,A股均價為8.52元,兩市不足2元的個股共有29只。其中*ST凱迪股價排名倒數第五,收盤價僅為1.24元。(最低的金亞科技股價為0.77元)

為證清白叫板證監會,陽光凱迪是竇娥含冤嗎?

*ST凱迪股價走勢圖(資料來自:東方財富網)

9月15日,在陳義龍的主持下,陽光凱迪召開了一個名為“瘦身自救、積極重組、致力多贏”情況說明大會,參加會議的,有武漢市金融工作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有關負責人、燃料客戶代表及公司中層以上員工代表。

在這次會議上,陳義龍十分坦率地承認公司存在資源錯配、融資難、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並將其歸結為:公司發展過快、內部管理失控等原因。

會上,陳義龍表示會堅定推動股權重組,不會輕易對*ST凱迪進行破產清算。他認為,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強,生物質發電業務前景良好,可以通過“瘦身”解決公司的債務問題。

對於媒體關注的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問題,陳義龍斷然否認。

陳義龍表示,監管部門對凱迪下發多個關注函、問詢函,凱迪生態已在有關書面回覆中做出詳細、充分的解釋說明,大股東不存在惡意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更表示凱迪生態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就在會議結束不到四天的時間,湖北證監會的一紙調查結果,狠狠的打了陳義龍的臉。

9月18日,湖北證監局向凱迪生態出示了對*ST凱迪財務調查結果的申辯複核告知書,對其之前的解釋不予採納,並責令其按時整改。

湖北證監局指出: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間,*ST凱迪通過子公司松原凱迪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工程款名義向關聯方中薪油武漢化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支付預付款5.88億元,用於大股東陽光凱迪的償還債務,增持股份等行為。

這些證據,讓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板上釘釘。

告知書還指出,2015年,*ST凱迪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時,在中盈長江國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ST凱迪的關聯交易中,中盈長江曾承諾如果兩年內未解決部分公司尚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房產證、林權證等存在的瑕疵資產問題,*ST凱迪可以免於支付瑕疵資產交易對價。

按照這份對賭協議,*ST凱迪本不用支付這個交易對價。

可是,

*ST凱迪還是像個冤大頭似的,向中盈長江超額支付了交易對價1.99億元,而在2018年中盈長江中報中,這筆錢卻不翼而飛了。

要知道,中盈長江是陽光凱迪的控股公司,佔80%的股份,這樣的關聯交易,顯然不符合商業邏輯。

公然叫板

證監會嚴厲指出了陽光凱迪的侵佔行為,並責令其返還。

不料,*ST凱迪此時化身為喊冤抗爭的竇娥,公開表示了不服,聲稱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向中國證監會提出行政複議,或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陳義龍那句“不存在實際控制人”,的確讓人將信將疑。作為生物質發電的龍頭產業,卻在關聯交易中千瘡百孔,的確讓人惋惜。

實際上,*ST凱迪對於證監會質詢的回答,並不像後來喊冤這麼幹脆。

7月18日,在收到湖北證監局問詢函之後,*ST凱迪已經申請了九次的延期回覆,直到今天,仍沒有給出具體的回答。

而在陳義龍9月15日組織的情況說明大會上,卻公開回應了相關質詢。

這或許是讓湖北證監會衝冠一怒的直接原因。作為*ST凱迪的大股東,陽光凱迪顧左右而言他,引發輿論撻伐已在所難免。現在看來,陳義龍的那條內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或許總結的真的很到位。

資本市場玩的不僅僅是財技,還有對股民基本的信息披露責任,這是維繫其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公允的來說,證監部門也並非一貫掌握真理,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兒,以往也出現過上市公司“竇娥喊冤,公然叫板”的事兒。只是這一次,*ST凱迪“一門心思橫到底”的作風,著實讓人詫異,已然失信於公眾的他,挑戰監管權威的底氣是怎麼來的?

(本文在生態資本論和中國生態資本網同步更新,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生態資本網;微信公號轉載請註明來源:生態資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