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爲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如果家裡寶貝還未到14歲,這篇文章值得好好讀讀~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先講個故事:高速路上塞車了,車輛停滯不前,不少人怨聲載道,有些人似乎早有預料,跑到高速路上打羽毛球、打撲克,甚至還有跳繩、踢毽子的……正當眾人熱熱鬧鬧地遊戲,有一家四口吸引了旁人的目光——男人大概40歲,女人30多歲,大男孩5歲,小女孩3歲,他們並沒有湊熱鬧,而是每人手裡各拿一本書,在車裡靜靜地看著,成為馬路上的一道飄著書香的風景。

為何孩子不愛看書?

時常有不少父母費解,為何自己家裡的孩子不愛看書。很可能是因為你們錯過了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以及家庭缺乏閱讀氛圍,孩子對閱讀的熱情再也提不上來了。那麼什麼階段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些特徵的,就代表閱讀敏感期來了:

  • 無論什麼書都翻來看,無論能不能看懂都一本正經地看,能看懂的會反覆看;
  • 凡是有書的地方,比如去到書店或圖書館,會熱心地看個不停,一會翻看這本、一會翻看那本;
  • 喜歡聽故事,也會時常編故事給大人聽,想象力豐富;
  • 指著書上的字閱讀,即使大多數時候看不懂,會自編髮音上去。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孩子4歲半到5歲半的時候來臨,有些智力較好的孩子會提前,只要智力正常,一般不會超過6歲。6歲後的閱讀相比於6歲前,孩子更難養成興趣習慣,所以6歲前也稱為兒童閱讀的黃金期。

其次14歲前還有一次彌補機會,被稱為兒童閱讀的白銀階段,錯過了之後孩子的自我閱讀意識就會弱很多了。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隻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捨。”這位媽媽說。

這位媽媽的苦惱絕非個案。在巨大的應試壓力面前,如何平衡閱讀和學業,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項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重複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隻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並無作用。

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教育專家朱永新

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

1.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知的”;

2.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3.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4.不愛教科書只愛課外書,“這種孩子也許成績不理想,但還是有希望的。”

閱讀和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介紹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學校的陳美麗老師班裡的故事。陳老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了大量的閱讀,像《夏洛的網》、《波麗安娜》、《山居歲月》、《中國神話傳說》、《希臘神話》等。結果,陳老師班裡的成績並沒有因為大量的閱讀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級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後一名的班級高出了10分,比年級平均成績高出了5分。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閱讀敏感期,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1家庭要有閱讀的氛圍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家裡大人是最好的榜樣,請每天在孩子面前讀書,受大人的影響,孩子會更樂意接觸書本。家裡最好提供讀書的條件,比如孩子有讀書的地方,並且不被打擾,有適合兒童閱讀的兒童書,更有助於孩子養成興趣。

2給孩子買書,要確保總量

可以在學校或家附近辦張借書卡,以保證孩子的閱讀量。一個作者,一個系列的書,假如還不錯,特別是公認的經典,孩子還喜歡,不妨陸續添齊全,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書,往往認同度很高,會反覆看。

3讓孩子多讀經典。

中國古人常用“書香門第”來讚譽一個家族,並且指出“詩書是起家之本”。古時候的很多人家,即使家庭再窮,也會留一個讀書種子。讓孩子讀經典,可以從小給孩子奠定厚實的文化基礎。文化不是學歷,不是知識。文化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些,正是經典能夠教給孩子們的。

4讓孩子複述故事效果好

複述故事,培養的是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一般來說,經常複述故事的孩子,語文水平也較高。不建議任務式的要求孩子,否則會阻礙孩子閱讀的動力。嘗試把自己當成虔誠的聽故事的吧,孩子會越講越起勁。

5閱讀還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們在閱讀和聽故事的時候,他們往往喜歡將故事的主人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把自己當成了故事的主角,當大人對主人公越讚賞,孩子就會越希望自己就是那個人。主人公的正面言行和品德,也更容易滲透到孩子身上,讓孩子的正面言行會更正面,負面言行會得以修改。所以說好書是一輛正能量收割機。

6幫孩子確定閱讀書單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讀哪些書:

9個月-1歲:

色彩鮮豔的大圖案硬紙書(紙板書),刺激大腦發育,大人通過讓寶寶一邊看,一邊說出事物的名稱,為寶寶說話打好基礎。

1-2歲:大幅圖畫的圖書,最好跟日常生活相關,比如炊具、電器、傢俱、寵物、玩具等,更利於孩子閱讀和接觸。

2歲-3歲:父母適宜給孩子閱讀一些簡短、有趣的故事,力求用孩子聽得懂的口語表達出來,而不是書面語。

3歲-4歲:給孩子選擇有細節和情節的故事,但注意最好還是以大量圖片為主,圖片能促進孩子的想象力,有助於孩子喜愛上閱讀。

4歲-5歲:推薦有故事情節的連環畫,比如《西遊記》等,有情節有圖案,不僅吸引孩子眼球,還能讓孩子持續閱讀下去。

5歲-6歲:這階段孩子會對科學類的兒童故事比較有興趣,有助於孩子思考,還能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當孩子有此類需求時要努力配合,否則孩子會由於各種阻力而放棄。

6歲-7歲:幻想類童話一方面能滿足孩子想象力馳騁的需求,孩子還能在有趣和輕鬆中感受愉悅,有助孩子沉浸在閱讀的海洋。

8歲-10歲:可以適當接觸歷史故事了,並且也到了孩子可以自由流暢閱讀的階段,讓孩子養成獨立看書的習慣吧。

10歲-12歲:除非是非健康類書籍,建議家長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類型,只要孩子喜歡,大可放開手,開卷有益有助孩子建立廣泛興趣,建立更全面的知識。

各年齡段讓孩子閱讀的大原則是:孩子喜歡看的就不要阻止,但在不同階段父母可以推薦建議的方式,而不是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哪類型的書。

為什麼你家娃不愛讀書?因為你錯過了這兩個關鍵階段!

傳播教育正能量,家長師生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