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畜牧業中的新亮點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得到長足發展,成為廣大農村發展經濟支柱性產業,許多人因涉足該行業而成為致富典型。但是當前許多養殖戶都說畜牧業不好搞,如養雞不但耗料多,而且售價低不賺錢,養豬養羊則成本高,風險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圍著市場轉,什麼值錢養什麼,走以銷帶產之路,發展畜牧業仍是大可為的。有關專家認為,鵝市場已經成熟,若適時開展養殖,定能成為畜牧業中的一個新亮點。

相對於其它畜禽,鵝具有生長速度快,投資成本低,實用價值高,產品銷路廣等優點,是一條效益不錯的養殖項目。主要表現在鵝很好飼養,且投入少。其抗逆性強,能耐高溫嚴寒,所以其飼養管理非常簡便,可利用房前屋後,果園樹林等空曠地搭建起草棚,能喂料及供水即可,固定投資比其它畜禽都要少。而且鵝抗病力強,可以長時間不用防疫和投藥,也降低了飼養成本。

最重要的一點是鵝消化能力很強,能充分利用許多畜禽所不能利用的青綠飼料。由於青綠飼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因此養鵝的飼料費用較低。

二是鵝經濟價值高,市場潛力大,前景廣闊。鵝肉、肝、絨兼用,渾身都是寶,鵝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富含人體所需的鐵、鋅、鈣、磷等礦物質,並且有豐富的不飽合脂肪酸及78種氨基酸,其蛋白質含量高於雞、鴨、羊、豬肉,皮下脂肪極少,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可採用多種烹飪方法加工成數百款別具風味的美食佳餚。

而且鵝主食青綠飼料,拒食各種飼料添加劑,從而避免了藥物殘留,是一種典型的綠色食品,符合當前人們崇尚綠色消費的時尚。在廣東及港澳地區鵝肉已成為最暢銷的禽產品,沿海地區25元9 千克,仍有價無貨,市場缺口極大。鵝肥肝含人體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卵磷脂,甘油三脂等多種營養物質,在歐美國家被認為是大“補”食品,深受歐美人喜愛,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曾賣到2:美元9 千克。鵝絨產量高,保暖性能好,輕軟潔淨,沒有異味,是製作高檔羽絨服裝、被褥、枕墊等生活用品的原材料。用其主翼製作的工藝品、裝飾品及玩具造型美觀,深受消費者青睞。

三是鵝藥用價值極高,鵝膽中的脫氧膽酸是製造治療結石病溶解藥的原材料,膽汁可以提煉抗菌藥物,能清熱、解毒、消痔瘡;血液中血清蛋白含量較高,食之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鵝掌黃皮在中醫上應用廣泛,是各大製藥廠爭相搶購的原料。如果將鵝屠宰,通過拉長產業加工鏈條,經濟效益將成倍增長,大有文章可做。

令人奇怪的是,鵝作為一項很有開發價值的養殖項目,在當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潮中,依然默默無聞,沒有引起有關部門及養殖戶的足夠重視,這是為什麼呢?

筆者通過走訪調研後認為:一鵝是一種很普通的家禽,因為太常見,許多人養鵝也並不指望它賺大錢;二是一些當地鵝耗料多,生長慢,飼養成本高,養殖效益低,這是養殖戶放棄該行業的主要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國鵝業才一直呈不溫不火的發展態勢。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已有少數人從事了此行業,一些養鵝場應運而生,極大的推動了鵝業的發展。不可否認,目前我國鵝業生產還以家庭飼養為主,養鵝場養殖規模普遍偏小,遠沒有達到象現代化養豬場、養雞場那樣高的集約化生產程度,其主要表現在:一是個體大、生長快、繁殖率高,利用價值高的優良品種存欄量少;二是飼料配方不精確,管理上隨意性大,對快速育肥技術等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缺乏深度;三是資金、技術、種苗、設備產品銷路、深加工等相關要素缺乏協調,市場運作缺少較為權威性的指導。

針對諸多問題,目前國內一些科研單位,養殖龍頭企業及一些有志之士已行動起來,並在鵝業生產過程中邁出了可喜的步伐。據報道,黑龍江農墾科學院專家李世良採用雜交技術培育新品種—鵝雁,該鵝的出現,既解決雁繁殖率低的難題,又提高了鵝的肉質,為鵝業發展指出了方向。山東省曹縣城關鎮教委養殖場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該場有關專家不僅利用野生灰天鵝與家鵝雜交,培育出一種肝、絨、肉兼用,體型大、生長快的鵝種—狼頭鵝,而且該場堅持走“出口商;加工廠;養殖場;養殖基地;養殖戶”的發展道路,培育和發展科技服務機構,為養殖戶提供養鵝技術指導,信息管理,產品銷售等全方位的服務,並採取與國內外大型食品加工企業聯合的方式,開發推廣系列鵝製品,出口韓國、朝鮮等國家,換取外匯。對我國鵝業今後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另外,湖南、江蘇、廣西等省一些地區也有一大部分養殖場戶加大科技含量、傳統鵝種獅頭鵝、四季鵝、朗德鵝等,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也值得廣大養殖戶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