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法”已實施3個月了,農村電商還有發展的空間嗎?

鄉野小羅


還有很多空間,為什麼電商會超越實體店?電商超越實體導致實體電商失業是誰之罪過?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在糾結他讓多少人失去了崗位,就像工業革命時候很多人在糾結傳統手工人被淘汰一樣,但是沒發現工業革命後機器效率提高了,人民學習和操作機器,創造了更多GDP,生產力提速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以京東為例說4500億一年只有16萬京東人,算上第三方也才50萬人,人均創造50萬計算會有近100-200萬人失業,我覺得數據邏輯和數據本身都是有誤的,首先不糾結數據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有下列原因,我非常不贊同大家覺得電商搶了實體店飯碗:

上面數據計算語句非常不贊同,這個算法是有問題的:

其一,本人電商6年京東出身目前做跨境,前東家10人團隊創造銷售額3億,人均產3000萬怎麼說?提高了多少效率?其背後產值救活了工廠多少人?

其二:你說的實體店一年50萬一個月4萬多銷售額,估計利潤也就1萬不到那麼還不夠發工資,實體店房租都付不起,數據有誤。反推來說實體店也不可能提供這麼多就業也就是說。

其三,為什麼木匠鐵匠洗衣服搓澡的擦鞋的會被淘汰呢?這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再個未來人工智能會代替工廠,那工人又怎麼辦呢?就責怪人工智能嗎?那現在有工人,工業革命時候也不是一樣割掉了多少傳統手藝工人嘛?如果不公平,那麼過去歷史的那些被工業革命事去崗位的人就公平嗎?作者原文:而且相對實體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來說,電商在就業崗位上就相對少些。比如京東一年的銷售額達到4600多億,創造這麼多銷售額京東只需要16萬人,如果把入駐商家計算在內,估計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是在50萬以內。但如果換成實體店,按照單店平均營業額50萬計算,那京東一年的銷量至少相當於92萬個實體店的銷量,按照一個實體店2個就業崗位計算,這些實體店至少可以提供180萬個就業崗位,現在京東只需要16萬人就可以完成這個規模,意味著社會上減少了164萬左右的就業崗位。

其四:要知道國家每年零售總額都是5萬億美金起也就是33萬億人民幣!而電商零售合計額也不過1.2萬億美金一年也就是7萬億人民幣多點,電商佔比零售份額還不夠25%,還不構成零售壟斷。

其五:跨境電商和國內電商為國家創造了2萬億美金GDP的貢獻,其中為國家創造了1萬億美金起的外匯儲備。剛剛說過國內零售一年電商創造1.2萬億美金市場,國外跨境中國出口額一年7.6萬億人民幣也是近1萬億美金出口額.沒有電商,純粹依靠實體店嗎?能這麼效率嗎?中國還指望前進嗎?

其六:實體店房租貴,國外實體店是遍佈的原因是因為房租便宜,紐約附近一套間租下來也就2000美金左右,四個人合租一人一間也就分攤500美金一個月而已,去了二線城市也就是300-500美金套間郊區直接是別墅,人均工資5000美金起,那麼這個房租佔比是很低的,遠遠低於國內深圳,你去羅湖筍崗租個床位也得300-600,別說房租一個小單間就1000-2000了佔比工資比很高的。所以實體店是被國家房價拖垮也是重要原因。

其七:國家鼓勵電商,目前各國電商發展零售增長率百分之二十三十年增長率,國內也是非常政府樂意發展的,經常看到習主席參加一帶一路跨境電商論壇啊什麼的,也看到國家出臺扶持電商和跨境電商園各種政策都有。這其中當然也扶持了不少畢業就業人群,再一個不管從國家還是世界經濟來說B2C是電商趨勢,電商是零售店和零售商趨勢,去年美國都倒閉了一百多家零售公司線下實體公司,其中排名第二好市多虧損百億美金已經申請破產了都。

本人做分析和跨境電商,業餘兼職培訓教育,話有點多,大家贊同的點下贊,想學習亞馬遜或者要亞馬遜學習資料的都可以私我。





百曉生分析師


農村電商有發展空間,而且發展空間還會很大。

“新電商法”出臺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電商行業更健康的發展。淘汰不好的留下做得更好的商家。比如:您說的刷單問題,我們很容易理解,刷單這種做法,會導致以次充好的產品出現。因此,禁止刷單,也是為了給客戶帶來最真實的產品銷售情況。

另外,我們再來聊一下農村電商的發展空間。我們從農村電商的市場規模、農村電商的未來前景兩個方面來做詳細的探討。

01 農村電商的市場規模

農村電商到目前為止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在6256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16860億元。從這樣一個數據就能夠表面,農村電商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02 農村電商的未來前景

探討農村電商未來的前景,我們需要首先了解農村電商,一方面包括產品下鄉,另外一方面包括農產品上行。我們時常看到有人把農村電商狹義的理解為“農產品上行”。農村電商隨著產品下鄉供應鏈的完善以及農產品上行供應鏈的不斷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發展空間。在這兩條供應鏈上,我們可以通過對供應鏈的梳理,結合自己的條件優勢,就能夠找到一個切入點。比如:家電下鄉、進口產品、農資、物流快遞、農產品銷售等等。更加詳細的就不在這裡展開了,篇幅太大。有機會慢慢聊。

綜上所述:農村電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不過我們需要正視一個現實,無論你從哪個點切人農村電商,競爭是很大的。完全空白的市場是肯定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也很可能說明你找的這個市場可能是偽需求。因此,我們切入農村電商的時候,就要有做好面對激烈競爭的心裡準備。


一介農夫來了


新電商法 對農村淘寶來說是好事情 只要店鋪是屬於農村淘寶類型的 淘寶平臺都會推送百分之30的推廣流量的 這個對於做農村淘寶來說是最大的優勢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前面幾年的農村淘寶市場的情況

現在國家都提出互聯網+農業,所以發展趨勢是非常好的,因為有國家政府在推動;再就是也有大的企業都在帶動去做:阿里巴巴,京東,圈子你我這些企業都在做農村電商,帶動農民致富,所以發展現狀非常的好,現在去做算是比較領先的。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和農村網民數量的攀升增加了農村電商消費市場的潛力,事實上早在幾年前,精明的淘寶就已經開始了在農村拓展。不僅農村的消費在逐漸增加,農民網店也開始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淘寶縣開始興起,其中以遂昌模式最為知名。根據阿里研究院發佈的數字,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佔比不斷提升,從2015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不過比例依然很低。預計2016年農村網購市場會達到1800億以上,2017年將突破4600億,繼續縮小與城市網購規模之間的差距。在農村電商消費增加的同時,農村的小生產也逐漸地與更大的市場實現了對接,數據顯示,2018年僅在淘寶和天貓平臺上,從縣域發出的包裹就達約24億件,阿里巴巴各平臺農產品銷售額達到700億元。

這一些數據代表是不僅僅只是淘寶數據 更多的是體現電商的發展趨勢 不管是未來五年還是十年只會創新 不會將的


淘寶無貨源店群培訓師


我想任和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它得過度期,農村電商在我們這裡也算一個新興事物,好多農民問我什麼叫電商,他們根本不瞭解其中得意思,應用就更不會了,他們必須經過常期得學習和摸索,才能掌握其中的功能和訣竅。所以說不能心急。必定農民不是大學生,他們知識有現,沒有一二年都普及不下來得。

所以說要掌握一門新興事物,是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普及, 未來農村電商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因為電商這個行業對人們的生活上方便,又省時又省力,就向我們現在得人離不開的手機一樣,必將會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普及開來,人們嚐到了甜頭,農村電商,很快會風靡全國的。


龍頭山泉


基本上沒戲。農村都快破產了,農村電商有啥發展空間可言。村裡的人除了過年在家,過了年收入能力尚可的基本上都進城了。留下一些收入低下消費能力極弱的老農民,你還指望什麼?農村人口稀疏,快遞成本更高,交通不便,效率低下。濟南一個建築群的人口數完虐一個鄉鎮(軟件園上班的人趕上整個王廟鎮的人)一個鄉鎮20個村,一個村300人,平時最起碼一半人進城。老人留守兒童不會網購,剩下的年輕人數量無法支撐網購系統。沒戲,絕對沒戲啊。

專屬糖葫蘆


感謝馬雲,滅掉中產階級。這樣說吧,以前沒網購的時候一個鎮有個大型超市與幾個服裝店鞋店,五金店或者小賣部。每個店都可以養活一家人,網購興起,這下好了,鎮上的大型超市倒閉了,服裝店鞋店開不下去了十家小賣部只能存活三家而且勉強度日。網購就統一收割,也就排名前幾頁有流量,大多數網店開不下去。這是明目張膽的犧牲大眾利益,製造寡頭


金翔裝飾上善若水


農村電商在我們這裡還是個新事物,好多農民還不解其意,應用就更不會了,所以未來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因為電商這個行業對人們的生活上,方便、省時省力,必將會受到多數人們的歡迎,你如果有意不妨一試,據我所知目前為止在我們縣還沒有一家象樣的電商戶,你要快抓商機力爭取勝。


百川王佔功


有,一要提高產品質量,二要擴大產品種類,三要優化和提升服務水平,要誠信經營,真正的消費者滿意,這樣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李克先生


這個問題很簡單,有貨源就有空間


冼容均


電商法與農村電商發展空間幾乎沒啥關係,別寄託在電商法去怎麼發展,電商是一個概詞,內容大得很,玩法也多樣。與誰來評論好與壞關係不大。關健在於從事的人是否正確對待任何一件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