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養鵝“不走尋常路”反季育苗助農增收

養鵝“不走尋常路”反季育苗助農增收

雷州市沈塘鎮揖花村,農戶陳慶偉在牧草地裡趕著一群黑獅頭鵝。 記者劉金鳳 通訊員 陳玉雲 攝

日前,記者來到雷州市沈塘鎮揖花村的黑獅頭鵝反季節種苗繁育基地,看到了一幅壯觀景象:上千只黑獅頭鵝在一大片牧草地裡,一邊擺動著肥大的身軀一邊伸著脖子“哦哦”唱著歌,一群白鷺在上空盤旋,基地負責人陳慶偉在鵝群后面悠閒地走著,像一個牧鵝人。

揖花村位於通時河與南渡河兩大水域之間,水草豐茂,是天然的家禽養殖場。黑獅頭鵝是我國農間培育出的一種大型優良品種鵝,個頭大,肉質鮮美,市場比較穩定,價格一般在每斤19元-20元。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商品鵝的價格掉到了11元一斤,鵝苗也由90元一對掉到25元一對。陳慶偉說,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地年前已經處理了一批老鵝,以減少人手。復產後,要求工人輪流值班,戴口罩,基地食堂也不開了,各自回家吃。

現在,全國復產復工,市場回暖,訂單一批接一批。“這4000只種鵝下個月就開始產蛋了。”陳慶偉開心地說。基地的種鵝有一萬多隻,春節前淘汰了一批,現在市場回暖,剛好可以補上。

陳慶偉是揖花村人,早年在外地做化工生意,有次回老家發現,雷州地區有養鵝吃鵝的習慣,村民養鵝的不少,但經濟收益難以提升。2009年,他回到村裡組織30名農民成立沈昌農牧專業合作社,通過與廣東海洋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攻克黑獅頭鵝反季節種苗繁育技術難關,開展反季節育種。

养鹅“不走寻常路”反季育苗助农增收

該種苗繁育基地有6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一次能孵鵝蛋1千多枚。 通訊員 陳玉雲 攝

正常的情況,鵝產蛋一般是半年產蛋,半年休息,通常是9月開產,至來年3月停產。反季節育種,通過給鵝棚進行光照、控溫等處理,調整鵝的生理週期,母鵝產蛋期為3月至11月,不僅填補了這一時期的市場空白,而且還多出兩個月的產蛋時間。 “基地以育種賣鵝苗為主,正常週期的鵝苗一般是30元一對,每隻十幾元;反季節鵝苗,市場需求大,價格也好,可以賣到90元一對。”陳慶偉說。

他帶記者參觀了種苗繁育工廠,裡面有6條生產線,自動控溫、自動孵化。每條生產線一次能孵蛋1000多枚,約一個月可以出苗,出苗後24小時即可送走。基地的鵝苗主供湛江地區,同時供應廣西和廣東其他地區,因為供不應求,一般要提前兩個月下訂單。

和養雞養鴨相比,養鵝的經濟效益更高,市場也更穩定。陳慶偉心中有一本賬:“鵝苗養100天可以出欄,成本大約80元,賣出去約200元,算下來,一隻商品鵝能賺一百元左右。母鵝一年能產蛋30多枚,能產約四年,算下來,反季節育苗比養商品鵝的效益更好,市場也更穩定。”

如今,黑獅頭鵝反季節種苗繁育基地佔地300多畝,是一個集經濟作物試驗田、牧草種植場、淡水養殖於一體的立體化養殖廠,屬於廣東省家禽種點養殖場。2016年,省林業廳通過扶持該基地發展產業精準扶貧,到目前為止已經帶動70多戶貧困戶260多人脫貧致富。如今,揖花村及周邊養殖黑獅頭鵝商品鵝的農戶有100多戶,由基地提供種苗、技術,村中的貧困戶在基地務工,月薪達三四千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