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到城市來(二) 2020.02.19

我們為什麼要到城市來?先說說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皖南山區,翻過巍峨的山峰,就是浙江杭州的臨安。

地理位置很近,貧富差距很大。很多年來,我們那兒的人緊跟浙江人的步伐,一樣勤勞,或者更勤勞,但在經濟上還是甩得遠遠的。所以一個地方的富與窮,並不完全與農民勤不勤勞有關。

我們村依山而居,只有二十幾戶人家,目前還有三十幾人在家,七八十歲以上的十五個左右,餘下的都是六十多歲,一個五十多歲的人都沒有。

這些人的經濟來源是什麼呢?種田?養豬?

都不是,他們已經不怎麼種田了。有幾家種了幾塊田,僅供自己吃罷了。養豬?更不存在,全村沒有一頭豬,但是每家會養很多的雞,也是供自家人吃,不會賣。

只要還能動,他們都做小工賺錢。

這些年,很多浙江人在我們那一座座山頭種茶葉,催生了鋤草工,摘茶工這些工種,誰來做?就是在家的老年人,一天百八十元的,再辛苦也不怕,總有人去做。

還有前些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我們那大面積的竹林起來了,元竹,毛竹,家家都有,年輕人是不會上山砍竹子,太累,賺的錢也不多,還是這些老年人去做。

還有就是當地特產山核桃也給創造了很多的工作機會,撿核桃,打核桃,都是又累又危險的活,年輕人有幾人去幹過呢,還是這些老年人。

農村也已市場化了,我們小時候,今天你幫我家,明天我幫你家幹農活的場景再也不會出現,一切按酬算工,可以農村的工作累,髒,酬低,留不住年輕人。

城市的人,絕大部分都有退休工資,所以根本不需要做這些。但是農村的老人沒有退休工資,現在國家每年補貼也多了些,我問了一下,一個老人,養老,山場,田補等等加起來,一年可以領一千多不等。但在時下的消費水平下,遠遠是不夠生活的。

中國人幾千年保留下來的傳統,為兒孫做牛做馬。我們村家家在城裡都有房,這些房款,有多少是父輩的血汗錢呀?

所以每次回老家,疑惑,擔心,我們老家還能保留多少年呢?


我們為什麼要到城市來(二) 2020.02.19

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