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农户为什么愿意拆自己的房子?

宅基地改革,一直是农村改革的难点,常常陷入“民众参与不进、补偿难以贴心、规划无法奏效”的困局中,甚至造成“基层矛盾激化、农民利益受损、农村发展受阻”,与改革宗旨背道而驰。

2万农户为什么愿意拆自己的房子?

大部分农民都保有宅基地祖业观,如何动宅基地这块“奶酪”,首先需进行思想“破冰”。江西鹰潭余江县通过事务自治,凝聚多种力量,逐渐打破传统观念,为宅改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2万农户为什么愿意拆自己的房子?

首先,利用血缘纽带,建立组织抓手。为了真正发挥理事会协商沟通、调解纠纷的作用,平定乡蓝田村从七个房支中各选取了一名代表组成村民理事会,更好地权衡了血缘力量占比,从而保障了“各房工作有人做,各房说话有人听”。

2万农户为什么愿意拆自己的房子?

其次,调动党员作用,找准引领龙头。

为撬开宅改的阀门,广大党员干部立足于改革一线,成为改革的示范兵。“不管什么工作总要有人带头,总要有人吃亏,”平定乡蓝田村宋志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村中率先拆除自己兄弟房屋,其“吃亏精神”唤起村民改革的动力。

2万农户为什么愿意拆自己的房子?

最后,发挥乡贤优势,团结村庄能人。乡贤在村庄具有一定的社会威望,余江县在推进宅改时重新赋予了乡贤以现代涵义,“他们(乡贤)说一句,顶我们说一百句,”蓝田村宋理事说。在“乡愁”牵引下,各地乡贤团结到宅改的大潮中,东阳李家村乡贤李根,在李家村宅改工作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回乡参加理事大会号召其他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退出宅基地面积1.7万平方米,树立了宅改榜样。(注:余江县为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项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