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種植戶存在施肥盲區,掌握這些用肥技巧十分有必要了


99%的種植戶存在施肥盲區,掌握這些用肥技巧十分有必要了

化肥全面開漲,農民的糧食卻低位滯漲,不少農民越來越覺得種地不賺錢了,其實啊,國家不是一直在提倡化肥減量嗎?

如果科學用肥,就能做到化肥減量不減產。這樣,就能大節省成本,減少投入,還能獲得同樣的施肥效果。

那麼,掌握這些用肥的技巧就十分有必要了。

肥料不要偏施

作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主要有16種,其中包含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農業生產中,很多農民朋友一說到化肥,就認為是氮肥、磷肥、鉀肥,只要抓住這三種主要元素作物就能增產。

其實這是錯誤的,應該是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在保證主要元素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用量小,但作用不小。

肥料不要亂施

亂施肥,就是不按量用肥,施肥量與產量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多施肥並不一定能高產。此外,在化肥種類上。

不同的農作物需要的元素不同,施用的化肥也不是通用的。例如,小麥、果樹、蔬菜,用肥都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看作物下肥,效果更好。

肥料不要撒施

碳酸氫銨揮發性強,追肥時需要刨坑深埋,其他肥料也要如此,尿素、複合肥、二銨等肥料,都要深施附土,不要撒施。不然會損失肥效,造成浪費。

肥料不要離作物太近

很多農民朋友認為肥料離作物越近吸收就越快,效果就越好?這是不對的。比如玉米,玉米吸收肥料並不是靠主根,而是集中在主側根尖端的根毛區。

如果靠近玉米棵刨坑追肥,有可能把主側根切斷,出現傷口,化肥就會對傷口造成傷害。不僅不能吸收,而且還容易出現肥害,造成玉米葉枯黃。

化肥如何施用最合理?

種肥 一般是預先埋施在種子下部或側下部3~5釐米,如果大於5釐米,適當鎮壓效果更好。

要注意讓肥料與種子持適當距離,以免燒種。施種肥時,還要看作物生長根系達到的扇形區域,一般情況下,種子本身養分耗盡時,小麥可生根5~8釐米,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可生根5~7釐米,扇形角在90度左右。

追肥 採用機械追肥應儘量避免傷根,追肥深度不要太深,要掌握好距植株的水平距離(側距)。行間追肥,小麥等窄行作物的深度以6~8釐米為好,玉米、棉花等寬行作物的深度以8~12釐米為好,側距10~15釐米。

基肥

基肥又叫作底肥,要用遲效性肥料,如廄肥、堆肥、家畜糞等。化肥中的磷肥和鉀肥也常作基肥,氮素化肥如氨水、液氨以及碳酸氫銨、沉澱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也適合作基肥。

底肥

施在壟下16~18釐米處,用量佔總施肥量的60%左右;種肥施在種下4釐米處,用量約佔總施肥量的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