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汽車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大家作為普通消費者可能沒有多大的感受,合資品牌中長安福特近兩年的銷量越來越差,可是放在三年前,長安福特一年的銷量在九十多萬,而今年截止到8月份只銷售了二十七萬臺左右,這個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我有一個同學是在某家汽車生產廠做一線工人的,他昨天對我講現在汽車市場是不是不行了,以前恨不得還要加班生產,現在是上五天就休息八天,並且好多生產線都停了,具體是哪個品牌我就不多說了,今天跟大家聊一下現在的國內汽車市場的現狀,品牌之間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首先我們要明白,整體汽車價格是在下探的趨勢,從豪華品牌開始,到合資品牌再到自主品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車型的新款都有較大的優惠,實際的成交價格相比之前都是有一定程度下探的。今天拿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來分析一下它們現在所面臨的現狀,讓大家更直觀的瞭解一下現有的汽車市場。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首先說大眾,畢竟大眾是國內汽車銷量的龍頭老大。大眾現在轎車裡最高端的屬於輝昂了,它就是一臺換殼奧迪A6,輝昂的作用不是每年必須要賣多少臺,而是大眾衝擊30萬-50萬這個價格區間的產品,雖然輝昂現在的銷量不好,但是買它的人選擇的車型大部分都是中低配車型,優惠過之後裸車價格也就在30萬左右,而大眾的B級車邁騰帕薩特每年的銷量都是這個領域裡的前兩名,但是它們也同樣面臨問題。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現在BBA的B級車入門版車型價格都下探到20萬出頭,包括其他二線豪華品牌的B級車也都在這個價格區間,與邁騰帕薩特有很大的價格重疊,就搶了原本買邁騰帕薩特的用戶。你看合資品牌的二線陣營,日系三劍客,天籟雅閣凱美瑞同樣有很大的問題,它們的主力銷量版本都是15-20萬區間的車型,一旦超過20萬很多客戶就在想都20萬了我為什麼不去買邁騰帕薩特,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它們。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自主品牌這幾年在SUV領域裡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一大批優秀的SUV車型深受大家好評,但是你可以發現它們15-20萬價格區間的SUV一定是中型甚至是中大型SUV了,與合資品牌同價位的緊湊型SUV搶市場,說明品牌認知度還是與合資品牌差很遠,而轎車方面自主品牌在B級車市場除了一臺吉利博瑞之外,還有誰能拿出來值得一說,即便是博瑞,現在銷量也非常低迷,所以B級轎車市場至今還是自主品牌未能打破的魔咒。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豪華品牌裡同樣競爭激烈,奧迪作為國內汽車市場幾十年的豪華品牌大哥,現在被奔馳和寶馬壓的喘不過氣,雖然現在看銷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你可以看各個細分領域的車型的售價,不論是定價還是最終的成交價,奧迪是要比奔馳和寶馬便宜好多的,也就是說奧迪是靠著巨大的優惠來留住客戶,從很多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上已經從奧迪慢慢偏向奔馳和寶馬了,對奧迪來說現在的日子並不好過。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二線品牌像凱迪拉克、捷豹、沃爾沃等同樣也有很大的問題擺在眼前,它們雖然屬於二線陣營的豪華品牌,但是相距BBA三家的銷量是有很大很大差距的,不僅如此,未來想擠進一線陣營非常難,或者說基本沒有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奔馳寶馬現在的強勢乃至全球市場的強勢表現,它們很難銷量滑下來,奧迪雖然近幾年銷量疲軟,可奧迪是最瞭解中國消費者也最瞭解中國汽車市場,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在怎麼不濟起碼在中國的銷量還是有保障的,畢竟幾十年的耕耘不是白來的。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像雷克薩斯、謳歌和英菲尼迪這三家日系的豪華品牌,它們在國內的表現就更差一點了,雷克薩斯相對好一點,不過距離二線陣營的凱迪拉克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更何況英菲尼迪和謳歌了,它們三個在美國的表現不錯,可中國不認它們,以現在的形式發展下去,它們三位未來還是很難撼動凱迪拉克的位置的,更別提BBA三駕馬車了。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自主品牌裡同樣很多困難擺在眼前,你像長城,現在基本上全是靠哈弗和WEY來保持銷量增長,這兩個品牌都是SUV產品,偏科非常嚴重,現在SUV的熱潮正在漸漸褪去,從哈弗的銷量上也可以看到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長城倒是有比較全面的車型,轎車、皮卡MPV都有,除了皮卡之外,轎車、mpv的銷量沒有哪款現在能拿得出手的,相比吉利、長安有非常大的差距。

汽車市場風波暗湧,看似平靜的背後競爭慘烈,扒一扒各品牌現狀

現在勢頭最猛的吉利同樣也有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吉利在5-15萬這個價格區間玩的非常轉,不管是SUV還是轎車,爆款車型非常多,除了B級轎車銷量差一點之外,其他車型的銷量都非常可觀,但是15萬以上呢?對不起,消費者不會買賬的,吉利就是看懂了這點和沃爾沃成立了領克,衝擊15萬-25萬左右的市場,現在看領克做得不錯,但是吉利這個品牌的基調就定下來了,以後只能在5-15萬這個區間混了,想拔高一點,不可能。

講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只要認真看了也認真想了,就可以瞭解現在國內汽車市場的一個現狀和提到的這幾個品牌所面臨的問題,你說它們這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嗎?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說的哪裡有欠缺或者不對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