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醫院,一項領先手術背後的故事

胡金嶺

在醫療界,有一種兇險的病叫主動脈夾層(大血管破裂),死亡率之高難以想象;在天中大地,有一個敢於挑戰這一風險的醫院叫仁安醫院。今年6月份,他們成功完成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填補了縣內技術空白,領先於全市水平。一個技術的奇蹟把仁安推向了一個新高度,演繹出一個精彩的故事。

敢在血管上排除“炸彈”的人

6月13日一個讓仁安人難以忘記的日子。這天中午12點,一輛急救車將一名遭遇車禍的李姓男子緊急送到仁安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立馬對傷者實施全力搶救。他們在對傷者胸腹CT檢查中發現李姓男子主動脈損傷、內膜撕裂、出血、多發肋骨骨折。此時,正在現場指揮搶救的外科主任李富國,出於職業的敏感,他意識到主動脈破裂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的外傷,是一個談虎色變的手術,它隨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而這項風險手術也只有大醫院專家敢做。仁安外科團隊能否承擔起這個重任?已經在外科醫學領域摸爬滾打幾十年的李富國有一種使命感驅使他不能有任何猶豫。時間就是生命,李富國立即組織外一科、放射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麻醉科的專家和醫生聯合緊急會診。為了使這臺手術順利成功,李富國與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腔內血管外科專家進行了遠程診斷,為了保障手術萬無一失,李富國又邀請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知名血管專家孟慶江主任馳援。李富國說:“不管結果如何,絕不留遺憾!”6月14日凌晨3點多,在以李富國為首的仁安技術團隊精心準備下,於凌晨4點開始手術,他們密切配合,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手術大戲。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他們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成功完成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有驚無險,在“爆炸”前驚險“拆彈”。這對於在手術戰場上的仁安人來說是何等的喜悅。當晨光照亮仁安天空,李富國及手術團隊從手術室大門走了出來,呼吸著新鮮空氣時,他們雖然感到疲憊,但心中有一種亢奮,他們知道,這項手術不僅使一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在他們手下轉危為安,他們也創造了仁安的奇蹟!

這是一個被逼出來的手術

“這是一個被逼出來的手術,這是一個背水一戰的手術”。河南大河醫療集團總經理張五成這樣告訴我們。2015年,時任仁安醫院院長的張五成清晰的記得,那年的夏天,一個因車禍胸部損傷的男子被120急救車送到仁安醫院搶救,由於主動脈破裂送到醫院時已經死亡,然而,死者家屬認為醫院搶救不及時而被訴訟到法院,仁安醫院百口難辯,忍辱負重,只有給患者家屬賠償5萬元。“那不是一個錢的問題,那是仁安醫院的恥辱啊!”張五成現在想起來還耿耿於懷。後來,張五成在一次仁安醫院全體人員會議上發誓,銘記羞恥,不惜一切代價,攻下這一技術難關,給仁安人一個證明!給天中的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答覆!

突破這一關鍵技術,往往離不開化繭成碟的磨練。從此,仁安醫院裡有這樣一個技術公關的隊伍名叫排除血管“炸彈”的團隊,他們的領班人叫李富國。這個畢業於河南大學臨床醫學的高材生從縣人民醫院到仁安醫院,一路走來,他憑著鑽勁和韌性在天中大地成為外科醫學領域的翹楚。近年來,他攻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填補了一項項縣內技術空白。他獨創的腔鏡下大隱靜脈深淺交通支結紮術以及飽含自己獨到技術見解的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腔鏡下行腹溝疝修補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腹腔鏡下甲狀腺腫瘤切除術等二十多項技術,使他聲名遠播。然而,這個承載著仁安人夢想的主動脈夾層技術卻讓他徹夜未眠,他要帶領技術團隊咬定青山,百折不撓,立根破巖,去攀爬技術之顛。 從事醫療的人知道,主動脈夾層是一個危急的病,一旦發現,如不能及時準確診治,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以上;而一旦夾層破裂,2分鐘之內就會丟命,即使當時身處醫院,成功率也比較低。對於一個有膽識,有擔當的仁安團隊來說,越是有風險的手術他們越有興趣去學習和拼搏,這就是仁安的精神。

在仁安醫院,人們知道,李富國出外學習的次數要比別人多。一個從醫30多年的他,經歷多次搶救外傷危重患者的他仍然對血管外科心存敬畏。他只要看到全國有關外科學術交流的會議,他都要去參加學習。北京、廣州、武漢、鄭州、開封等地醫院及高等院校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在與大醫院、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探討交流外科學術中,也分享到最新的技術成果,尤其是血管外科的前沿技術,他不錯過一次學習的機會。他要去追逐,他要去趕超。面對主動脈夾層,他帶領仁安團隊一次次發起衝鋒,去佔領這一技術的高地。這次成功的實施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就是他們披星戴月,臥薪嚐膽,日積月累的結果。在這次手術中,經常與李富國合作的心內科主任孫金坡也在潛心研究這一技術,在每次為心臟患者治療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外科副主任,主治醫師劉中成業餘時間在家裡就埋頭研究與中動脈夾層有關的技術知識,練習模擬這一技術的操作方法。十年磨一“技”,面對這個心臟外科急症中最兇險、死亡率最高的疾病,通過仁安團隊在片領域裡跋涉、開墾,這項技術已經在仁安綻放出絢麗的光芒。目前,主動脈夾層技術成為仁安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它見證了仁安人中流擊水的創新激情,映照著仁安人矢志不渝的不變初心。

讓重器在仁安發光

“這次主動脈夾層手術的成功,醫院的DSA血管造影系統功不可沒”。外科主任李富國說。談起x射線血管造影系統(DSA),李富國有一種感慨,沒有一個前瞻的眼光,沒有視野和格局,投資一千多萬元的設備在仁安是不可想象的。

2014年,當時一些大醫院還沒擁有的血管造影系統(DSA)已經被時任仁安醫院院長的張五成開始關注這個重器了。當投資巨大的設備提交到醫院管理層時,還是有不少的爭議。在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縣,又近距離醫療資源雄厚的市人口中心,對於剛剛發展的仁安是要有一個宏大的雄心。一時人們困惑。張五成認為,要站在未來看投資,要有一種寬廣的視野去投資。他說,只要有利於醫院長遠發展的技術和裝備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幹。形成共識後,一個大型的血管造影系統(DSA)落戶仁安。這次成功完成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就是在血管造影系統(DSA)引導下完成的。當時,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知名血管專家孟慶江來到仁安後就為仁安有這樣的重器而驚奇,他看到了病人的希望。

“只有一流的設備和技術才能造就一流的醫院”。仁安醫院院長劉劍告訴我們。“我們瞄準國際、國內最前沿的技術和設備服務患者,讓仁安品牌叫響中原”。劉劍話語中流淌地是自信與驕傲。

一臺重器,彰顯了仁安人的遠見,也讓仁安走上了天中大地醫療舞臺的中心。

奏響了一曲團隊精神之歌

“在一根根血管上與“死神”展開較量,這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它展示的是團隊精神”。仁安醫院外科主任李富國說。

6月14日凌晨,心內科主任孫金坡在完成20多臺介入手術後接到參與配合完成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的消息後,他那疲憊的身體又來了勁。他知道,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手術,是仁安人洗刷恥辱的手術,是展現仁安人風采的手術,這樣的機會難得。於是,他精神振奮,在配合手術做橈動脈穿刺時,他把每一個技術動作都做得天衣無縫,完美無缺。麻醉科的麻醉師豐闖得到李富國主任的指令後迅速來到重症監護室一起會診,手術時,他每時每刻觀察著患者的血壓、心率是否正常,保障患者生命體徵的平穩。放射科主任周志雲是最早與主動脈夾層患者接觸的醫生,患者的病因有了他這個“神眼”的診斷,使專家們迅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打開了與時間賽跑的通道。

外一科、放射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麻醉科,科科配合;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護士、監護醫生、監護護士個個密切協助。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手術順利實施,讓生命出現奇蹟!

那天,醫護人員在各自嚴密的分工下進行著手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沒有鼓角齊鳴,激烈廝殺,但是他們用手勢和眼神,沉著和冷靜,嚴密和精緻,毅力和耐心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役。當仁安的團隊成功完成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覆膜支架植入術後,他們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是一個精誠合作的技術,這是一個團隊精神的彰顯!

仁安手術奇蹟的背後是仁安精神在閃光,也使仁安的故事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