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平時都用什麼模式進行拍攝的。不過每次拿到相機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調到A檔(光圈優先),這並不是說用A檔拍照就是好了,只能說是我 個人的習慣。習慣把感光度調到自動,然後拍照時候調調對焦調調光圈就拍照了。這樣的拍攝方式並不算好,只是本人比較懶罷了。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相機的拍攝模式轉盤詳解

關於P檔

小柒有個攝友是萬年不變的P檔(程序自動曝光),理由就是現在數碼相機這麼發達,相機在自動測光曝光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為啥不利用相機這麼一個優勢去 拍,讓自己使勁去調節各種參數才進行拍照呢?等自己調節好參數之後很多場景都已經消失不見了,你還拍什麼照片?反正用P檔雖然拍不出什麼創意的照片,那我 就可以多研究下攝影構圖就好了,讓畫面構圖更加的美觀即可,目前手機攝影這麼發達,基本上還不都是用的P檔麼,省點心去學構圖吧。

關於M檔

還有個朋友就是,每次我和他出去拍照都是用的M檔(手動曝光)。對於我這個不去背測光表的懶人來說,我跟他完全沒辦法溝通了,每拍一個場景,我就要看他 在那擺弄相機參數半天,要是街拍跟他出去那絕對拍不到什麼照片。不過真正的攝影師大多數都會用M檔進行拍照。用手動曝光的好處是可以隨意拍攝比較具有個性 化的照片,也更容易掌握好攝影中的曝光三角——光圈、快門和感光度。而我這個朋友說,從學習攝影開始,他一直用的就是用M檔,反而別的檔都不太會用了,而 且他喜歡自己拍攝摸索的感覺,並不完全相信相機給出的參數,覺得那樣就太過於依賴器材,缺乏了自己的情感和創意,少了太多的樂趣。

在我的想法裡,用M檔的人太可怕了,需要太多的耐心去琢磨。我跟著自己的感覺,一張好照片最基本的條件應該是先拍下來,一個好的畫面出現是難能可貴的,在M檔 下把參數調整好了,說不定畫面已經消失了。所以首先你要想辦法保證先拍到照片就是了,至於手動曝光(M檔)更適合拍攝短時間不容易錯過的場景以及擺拍。

而快門優先,小柒身邊還沒發現有習慣性一直有這個模式的人,更多的是在特定的題材下才會用到這個模式。

選擇任意一種拍攝模式都是為了得到畫面的正常曝光,而為了得到正確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確的快門與光圈的組合。快門快時,光圈就要大些;快門慢時,光圈就 要小些,這些都是在感光度為定值的情況下。而為了不同的題材或者應對不同的拍攝環境,相機都會給出多種拍攝模式讓大家進行選擇,例如手動曝光(M檔)、光 圈優先(A檔)、快門優先(S檔)、程序自動曝光(P檔),雖然前面簡單說了下關於這幾種拍攝模式的選擇理由,但是都是屬於非常個人的觀點,要真的學會拍 照,還是需要了解這些模式,看看平時自己適合用什麼就好。要是你真的和我一樣懶,那就用光圈優先(A檔)或者P檔吧,然後簡單琢磨下有關曝光補償的應用。

本文對程序自動曝光不做過多解釋,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你完全信任相機的測光系統,然後拍照時候,它拍成什麼樣的你就用什麼樣的,能調節的也就是構圖。對 於手機攝影黨來說這個很容易理解,不過相機中還能夠對其調節曝光補償。而其他的場景模式,通過相機中的字面意思就能夠理解。

為什麼建議初學者用A檔而不是P檔

初學攝影的人要是實在搞不懂這些參數該如何組合的話,那就學學我用A檔拍攝吧。開始的時候只要弄明白光圈是怎麼回事就好了,慢慢的衍生使用其他模式進行 拍攝就可以。那什麼是光圈?光圈在各種環境下都該用什麼參數比較合適呢?先用並不太靠譜但是又比較容易弄懂的話描述下:光圈就是畫面通過鏡頭反饋到傳感器 上的光的大小。光圈越大,進光越多,反之則越少。大光圈適合在光線不充足的環境拍攝,也適合拍攝具有背景虛化效果的照片,如F2.8、F1.4這樣的;小 光圈適合拍攝需要整個畫面都清晰的風景照片,例如在F5.6、F8、F11這樣的。而用P檔,它永遠會給你拍出一個它認為最清晰的照片,而不能達到控制景深。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大光圈虛化背景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小光圈讓畫面整天保持清晰

用容易被人吐槽的話來說就是:用A檔更容易控制拍攝背景虛化不虛化的照片,通常人像拍攝進行會用到這個模式。要拍背景虛化照片就用大光圈,拍風景照就用小光圈。

什麼是光圈優先

光圈優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計算出曝光量的值,然後根據你選定的光圈大小自動決定用多少的快門。手動設置光圈值,由測光結果自動調整快門速度。一般用來拍攝靜物和控制景深。光圈優先模式適合於重視景深效果的攝影。

什麼情況下用光圈優先

使用光圈優先模式的目的是,使用者可以自己控制景深。在風景攝影中,當使用者希望近處和遠處的畫質都要清晰,而快門速度並不重要的時候,需要設定一個較小的光圈。在人物攝影中,相機使用者更希望一個較大的光圈,使得人物的背景失焦,用以強調人物主題而淡化背景。

使用光圈優先的另一個目的是讓相機選擇快門速度,以防止不恰當的曝光時間。在風景攝影中,使用者當為瀑布拍照時,會選用較大的光圈值,也就是較小的光圈 配合較長快門時間,使得瀑布的水滴變得模糊。不過通常情況下,拍攝關於“水、瀑布”更適合用快門優先模式來拍攝,可根據快門速度來拍攝水流或者水滴。

但當在較暗的燈光下攝影時,一個較小的光圈值,也就是獲得更大的光圈,使更多的光線進入鏡頭。

什麼是快門優先

快門優先是在手動定義快門的情況下通過相機測光而獲取光圈值。

該如何調節快門速度

通過增減快門速度不僅可以起到調節曝光量的作用,拍攝動態物體用不同的快門速度也有不同的效果。使用高速快門,其優點是能夠克服相機震動與物體運動的幹 擾,以快制快,可以把運動速度較高的被攝主體定格在一瞬間;缺點是在調整快門速度時,要考慮到光圈的大小和曝光補償等因素,因為高速快門會減少進光量,拍 出的片子偏暗,尤其是室內拍攝。設置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通過追隨拍攝(搖鏡頭)的方法,可以使畫面產生很強的動感效果;但是,如果快門速度過慢,持機時 輕微的晃動就會造成影像模糊不清。

在一般情況下,防止手抖影響的快門速度為“1/鏡頭焦距(秒)”,這是一個經驗值,也叫安全快門。例 如,135相機使用一隻焦距為85mm的鏡頭,可以有效把被攝對象拍攝清楚的快門速度應該不低於 1/85 秒。依此類推,鏡頭焦距為200毫米時應該把快門速度設置為1/200秒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普通數碼相機(DC)或非全畫幅的數碼單反相機時, 要把焦距轉換為135相機的焦距。如在佳能EOS 700D上使用50mm鏡頭時,安全快門就是 1/(50×1.6)=1/80秒。而且安全快門一般來說會提高拍攝的成功率,但是並不是快門速度低於安全快門拍的照片就一定會失敗。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高速快門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慢快門拍攝主體人物周邊的人流

照相機的快門速度本來只是控制曝光量的手段之一,但如果應用得當,也可以成為達到特殊攝影效果的“秘密武器”。所以,“快門優先”的設置與應用也是攝影 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如果我們要拍攝運動的場景,快門速度是要快一些還是慢一些呢?這並不是絕對的,關鍵是看要表現什麼創意。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如果被拍攝的對象正在進行一連串快速的動作,我們要表現其動感,就可以選擇降低快門速度的方法進行拍攝。因為太快的快門速度只能拍攝下一瞬間靜止的動作,就像電影電視中的定格,反映不出那種動態的感覺。拍攝車流水流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但是,定格也是一種美。如果我們把連續運動的物體定格為一個個優美的畫面,也不失為好的照片。

高速度快門的設定用於抓拍動態物體很合適。在抓拍快速運動中的人物時,建議手持相機對被攝主體進行同方向平穩跟蹤,使被拍攝主體始終處於畫面中的最佳位置。同時,保持 “半按快門”狀態,以便在最佳時機及時按下快門。

適合拍攝的場景或題材

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例如體育運動、行使中的車輛、瀑布、飛行中的物體、煙花、水滴等等,特別是在體育運動拍攝中最常用。在拍攝運動物體時 拍攝出來的主體是模糊的,這多半就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大概確定一個快門值,然後進行拍攝。並且物體的運行一般 都是有規律的,那麼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例如拍攝行人,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自動測光系 統計算出曝光量的值,然後根據你選定的快門速度自動決定用多大的光圈。快門優先模式通常多用於“抓拍”運動中的物體,優先考慮的是要抓住動態影像。

M檔(手動曝光):適合慢玩攝影或深入學習攝影的人

如果你真的想慢慢的學習攝影(用M檔),深入瞭解攝影的話。小柒這裡教你個小技巧:在拍攝某個場景的時候,用P檔/A檔/S檔先對這個場景進行半按快門 測光。然後記住相機給你的這個參數,再接著調整到M檔用之前的那個參數進行調節,在那個參數的前後範圍進行琢磨調節,回放看每張照片是什麼樣的,多去嘗 試,慢慢的就知道拍攝一些場景大概都用什麼設置了。

全手動曝光是一種可以由攝影者任意對照相機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進行 組合曝光的功能。實際上,早期的機械快門相機都是手動曝光的。並早在在20多年前購買的單反相機就是這樣的。現在的光圈優先、快門速度優先乃至全自動曝光 模式,那時還屬於“高新技術”。現在,它們已經成為操控相機的主導方式,掌握手動曝光反倒成為“高技能”的資本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鑽研,而且在平時 拍照的時候環境和光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環境來調節參數。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光線複雜的畫面最好用M檔

而M檔更多的是用在室內拍攝,例如棚拍、工作室拍攝視頻等用這個會比較合適一些,也就是說在環境固定的情況下,M檔絕對是最好用的。有的時候相機的測光不準,如果按照相機的自動曝光,畫面就會過度或者不足,比如夜景和光線對比反差很大的情況下。


如何巧用拍攝模式進行攝影作品創作

棚拍用M檔更合適

手動曝光模式的操作雖然比各種自動曝光模式顯得複雜一些,但它卻可以更加自由地實現對光圈、快門的組合,在光線較為複雜的場景下,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 用。對於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的攝影愛好者而言,手動曝光是值得花些精力去摸索、掌握的適合攝影個性化表現的有效方式,而且只要勤思多練,其操作也是很容易上 手的。

採用“手動曝光模式”後,相機的光圈大小、快門速度都需要進行手動設置,相機內的自動程序會完全“放假”。因此,使用這種全手動 模式需要有相當的攝影經驗的積累。在每拍攝一幅照片時,相機的光圈、快門都要根據現場光照情況一一認真設置,有時還需要試拍幾張,利用相機的回放功能查看 一下效果,再做進一步的修正。

選擇使用M檔的朋友們,建議去了解下“陽光十六法則”等12條有關於曝光的技巧,一般用熟悉了這12點在平時拍照的時候,組合曝光參數會順手不少。

陽光十六法則

“Sunny 16 Rule”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為F/16,快門與ISO同步,或者 略快。如,ISO設為100時,快門應該設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多雲時應使用 F/11光圈。

十六法則要義:

豔陽十六陰天八,多雲十一日暮四,

陰雲壓頂五點六,雨天落雪同日暮,

室內球場二秒足,客廳戲臺快門八。

“陽光16法則”,不是指風景攝影中光圈用法的法則,僅僅是一個便於記憶,達到攝影要求曝光基本準確的一個法則而已。然後用倒易律進行快門和光圈的組合 以達到攝影者的構思要求。對於不同的攝影,用的光圈也不相同,風景攝影一般使用F11的光圈或者更小,所以在攝影中有“陽光16法則”,也就是在陽光充足 的地方,使用F16的光圈,快門速度為ISO值的導數。

快門表:1/100、1/200、1/400、1/800、1/1600、1/3200、1/6400(按一檔變化,曝光減一半)

光圈表:1、1.4、2、2.8、4、5.6、8、11、16、22(按一檔變化,曝光減一半)

盤算方式就是:當ISO不變時,快門減少一檔(即快門速度乘1/2),則光圈增添一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