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在苏州吴江,有个同里古镇,被称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与我们所熟知的乌镇、西塘齐名,却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宋代时,同里正式建镇。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属太湖水系的一部分,进入同里的客水主要是太湖来水。太湖来水分西、北两路进入同里境内,西由江南运河,主要经七港河、方尖港、大窑港、通井圩港、潘河港、王家浜进入同里境内。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北由吴淞江,主要经长牵路、张塔港、乌浦港、后浜、竖头港、圣堂港进入同里境内。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来水过境同里后,分东、南两路出境,东路经白蚬湖注入淀山湖,南路由南星湖经牛长泾注入太浦河。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境内江河相通,河湖一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河流走向正常年份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泄流,故干旱年可引太湖水入境。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在一级保护区域内,明清建筑占十分之七,400多年来的文化遗址、遗迹、遗风犹存,随处可见深宅大院、园林小筑。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古建筑。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的特点在于明清建筑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后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宋元以来同里的街道沿用埭,如南埭、东埭、西埭、竹行埭、陆家埭、道士埭等。

同里古镇,与乌镇、西塘齐名,却比西塘乌镇更有味道

这个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同里,在与乌镇、西塘、周庄、南浔、甪直齐名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味,独树一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