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了解宜昌

你覺得宜昌有必要修地鐵嗎?

回答一:

肯定有必要理由如下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修地鐵的條件

地方財政 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申報建設。宜昌2016年GDP為3709億元,2016年地方財政收入386億元,但市區人口只有133萬人,離300萬人還差很遠。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不過修地鐵的要求變低了人口要求為150萬人。好在地鐵已經編制完成,技術也已經過審了,正在審批中。宜昌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地鐵一期建設。

宜昌城區現狀

宜昌城市規模不小,有170平方公里規模全省第三位。經濟全省第二位,中原六省僅次於洛陽市。城區交通也存在人口流量大,車輛擁堵的現象。尤其是BRT修了以後佔用2個主車道,使得擁堵更為明顯,宜昌也是全國旅遊城市,2016年接待遊客達5655.53萬人次,交通壓力巨大。所以宜昌建設地鐵比輕軌更明智因為地鐵不僅能解決宜昌交通問題,也能提升宜昌的城市地位。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地鐵一期路線詳細情況

宜昌市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建設規劃項目共包含3條線: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和3號線一期,線路總長76.0km。各條線路概況如下: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長約24.5km,設地下車站15座,高架車站4座,其中,地下線長約19.5km,高架線長約5km;全線設車輛段1座,為漢宜車輛段,主變1座,為夷陵廣場主變;2號線一期工程:線路長約34.7km,設站地下車站9座,高架車站4座,其中地下線長約20.4km,高架線長約14.3km。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全線設1座車輛段,為伍家崗車輛段,新建主變2座,為伍家崗主變、機場主變;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長約16.8km,設站地下車站9座,高架車站2座,其中地下線長約13.9km,高架線長約2.9km。全線設1座車輛段,為岜峪坪車輛段,新建1座主變電,為黃金卡主變。一期建設規劃工程投資估算總金額約為450億元,施工總工期為6年。

回答二:

宜昌做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水電之都、中國養生城市、中國文明城市,中國旅遊城市等等,可以說宜昌這座城市,宜居,宜業,宜旅。最近幾年發展更是加速,在同等級的地級城市中可以說名列前茅,當然了和沿海等東部發達省份來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地江山連蜀楚,天鍾神秀在西陵”。宜昌這座城市總人口413.00萬,2017年GDP約為3970億,位居湖北省第三名。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在前幾年中,湖北省宜昌市曾經發布,修建地鐵的公告,此舉一出,全市為止振奮,為啥呢,因為宜昌這座三線城市能修建地鐵還是比較重大的一個民生工程,地鐵在當下全國經濟發展中,已經是衡量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鐵線路越多說明該地城市發展水平越高。可以看到宜昌市根據規劃2017年3號線將開工,2018年2號線開工,2019年1號線開工,當時宜昌市軌道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不僅發佈了《宜昌市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建設規劃公示》,還將該工程的基本情況及主要環境影響,採取的汙染防治措施等內容公佈,並且希望咱老百姓提出寶貴意見。可是到今年以來,宜昌一條線路都沒有開工建設。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至於為什麼延遲建設或者放緩開發,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考慮,一個是當地的人口是否具備這麼大的客流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當地的財政是否可以支持這麼大的項目建設。由於之前國家把建設地鐵的權限下放到各級省政府審批,很多城市不具備建設地鐵的條件或者說沒有建設地鐵的必要 也上馬新的項目,這樣就導致了一定的資金風險,所以宜昌不立馬修建地鐵也未必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再說宜昌已經擁有了BRT立體道路交通網絡,市民出行本來就已經很方便。目前湖北省設計規劃地鐵的城市還有襄陽,鄂州,荊州。而鄂州的地鐵主要是武漢市延伸過去的,所以鄂州有望成為湖北省第二個開通地鐵的地級市。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回答三:

不該盲目修建地鐵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確實需要發展公共交通。但是,發展公共交通和緩解城市家庭擁堵,並不是只有修地鐵、建輕軌這一種方法,建BRT、修高架同樣是一種辦法。對於產業發展不足、市區常住人口不多的城市,並不必須通過修地鐵、建輕軌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最關鍵的是,修地鐵、建輕軌的成本相當昂貴,比建高鐵的成本還要高,並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財政實力修建。

一般說來,地鐵造價一公里需要5億元,輕軌造價一公里也不低於3億元,城市修建一條地鐵、輕軌線路,投資成本就在幾十億、上百億元。而且,地鐵、輕軌屬於城市公共工程,具有公共性、公益性、民生性,決定了地鐵、輕軌的收費標準不能太高。否則,居民坐不起,起不到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作用。這意味著城市投資建設地鐵、輕軌不可能賺錢,必然會出現虧損,這就需要靠財政補貼來保障地鐵、輕軌的正常運營。比如,2015年廣佛地鐵虧損3.88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南京、蘇州、無錫三城地鐵虧損超過16億元。

這對於財政收入不過兩三百億元的中小城市來說,修建地鐵、輕軌將造成巨大的財政“空洞”,根本填補不了。如果這些城市耗費巨資修建地鐵、輕軌,那麼必須會擠壓其他民生工程的財政資金,這將真正影響民生,制約城市健康良性發展。

總之,誠然修地鐵、建輕軌是城市發展的趨勢,但修建地鐵輕軌不能走“大躍進”的路子,必須穩妥漸進。這既要算好城市發展的經濟大賬,也要算好百姓生活的經濟小賬,綜合權衡修建地鐵輕軌的得失,並讓市民參與到項目決策中來,真正做到科學決策。

2018,宜昌GDP會趕超襄陽GDP嗎

回答一:

回答這個話題,首先得站在公正的角度下,用真實的參考數據和市場經濟來深度分析。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圍繞GDP而展開的超越,在我看來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個人認為宜昌與襄陽兩百億的差距是可以很輕鬆追平甚至越過去的。但是需要考慮的是湖北省有關方面的看法,就如同宜昌唯一一次超越襄陽時,以及後來延續十年之久。這給兩市以及省內地州乃至於國內外經濟學者們帶來了許多猜測,因為兩市之前的數字差額都在五十億以內,更有幾億的微妙差距難免讓世人所揣測。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2017年GDP排行榜公佈後引起一片歡呼聲,儘管宜昌在近幾年裡每次都慢襄陽半拍公佈年終成績,但是這一年的數據相對於襄陽少了兩百多億。

兩市競爭並無不妥,前提是在光明正大的友好相處地環境。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中部六省年度總結髮現,湖北省襄陽市、宜昌市分別位於同類城市第二、三名。

中部地區目前也在加大力度發展社會經濟,致力於拉近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

襄宜兩市的常態化競爭有利於中部地區整體崛起,也是湖北省平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通過往常數據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宜昌從2006年GDP超越

襄陽以後,一直沒有“甩開”襄陽。就這樣一直被“尾隨”長達十年之久。

如果分析的沒錯,自2017年起,風向標已轉向。襄陽在未來十年將有望穩居湖北省經濟第二強的寶座。

也可以說2018年宜昌無法超越襄陽,同時我還認為宜昌還將加大力度構建特大城市。

也許宜昌也會對襄陽緊追不放,但是結合2017年數據恐怕以後很難再次超越襄陽。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襄陽經濟水平在中西部地區十八個省份同類城市中,僅次於草原明珠鄂爾多斯市和十三朝古都洛陽。

研究表明,襄陽和宜昌均有大幾率分別超越洛陽和鄂爾多斯。

個人覺得中國以後的發展重心將由東部沿海地帶向中西部地區擴散。襄宜兩市肩上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不僅承擔著中部崛起重任,還要配合長江經濟帶展現生態經濟的活力,為中部地區建成支點中心城市而努力!

回答二:

我們來看一看宜昌襄陽這兩個城市,每一年的GDP是多少,在1984年的時候,宜昌的GDP為16.53億,全國排名110名,襄陽的gdp為40.8億,全國排名為54名。

在下面的數據,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到2006年的時候,宜昌的GDP超過了襄陽的gdp。

在2016年,這兩個城市的GDP又慢慢的接近,在2017年的時候,襄陽的GDP有超過了宜昌。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可以看到,2017年,襄陽的GDP排在湖北第二名,宜昌排在第三名。分別為4064.9億和3857.17億。

但是,我們看一看增速。宜昌的增速排名在湖北來說是倒數第一名,為3.98%。

如果在2018年裡面,宜昌的增速沒有提上來的話,依舊是不能反超襄陽的。

宜昌7.10問答區 讓你更瞭解宜昌

在湖北的發展理念,我們可以看到武漢的發展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襄陽,宜昌來說確實是好的很多的。

我們又來看一看,第四名的荊州,對比襄陽和宜昌來說發展又比較緩慢。

也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面,宜昌和襄陽,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緊隨省會城市武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湖北的經濟能夠越來越好,當然這離不開湖北的每一個地方的發展,每個地方的努力,也希望這兩個地方的人民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長數能夠汲取經驗來發展自己。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