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今天翻看《全唐诗》,偶然间再次读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20个字勾勒出的孤独境界,不禁令人心生怜悯。

同时又结合柳宗元一生的坎坷遭遇,逐渐读懂了这首诗的真正内涵。这首诗虽然现在入选小学课本,但是只有人到中年,才能真正的读得懂。

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那是怎样的一个午后:一个男子乘坐在马车上,他的身影被一个巨大的影子覆盖,那是当时最大的都城:长安!10年前,他独自一人进入长安,在众多士子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10年后他同样孤身,离开这片天底下最繁华的都城,落寞离场。

30岁之前,他是人生赢家,30岁之后他是孤独浪子。他就是柳宗元。当时他所属的革新派在权力斗争中败北,被贬永州司马,远离朝廷,在怀才不遇的情景中,内心压抑,只好寄情于山水。他经常独自一人来到山间,田野。

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柳宗元望着外面的皑皑白雪,写下了千古名诗《江雪》,大雪覆盖这个世界没有鸟更没有人迹,天地上的万物都躲藏起来,而对面小舟上有一个钓鱼翁独自一人在垂钓,尽管天气非常冷,但是老翁依然手拿鱼竿。或许他知道根本就钓不到鱼。但他并不在乎,孤独使他忘记了一切。融入到这江雪之中,忘了自我,此时,此境。正是暗合了柳宗元当时孤独的心境。此诗句句句不着孤独,却处处是孤独境界,也是柳宗元人到中年的写照。

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除了柳宗元的《江雪》,历史上还有两首诗堪比柳宗元的孤独,一首出自陈子昂,一首出自马致远。这两首诗也是用词极端,仅仅20-30十个字,却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最酸痛的情愫。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和孤独万分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

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和孤独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历史上,最孤独的3首诗!篇篇入选教材,最好都能背诵!

这3首诗简洁凝练,却意境悠远,实数诗词曲界的精品之作,更是描写孤独最好的诗词。读者大人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赏经典诗词,观诸类文化,请关注【文史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