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四川一母親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


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四川一母親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

APP上,有家長稱孩子作業完成了,但沒弄明白。成都商報 圖


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四川一母親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

幼兒園班上的“計分表”。

成都商報10月12日報道,最近幾天,四川資陽市雁江區的鄧蓉(化名)都在考慮5歲兒子的事。國慶節前夕,因不認可兒子所讀幼兒園大班老師的教育理念,認為其存在的幼教小學化傾向會給兒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她讓兒子退園回了家。對此,涉事幼兒園園長及所在班老師均稱,他們不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幼兒園都是通過故事情節、遊戲等融入數字和圖形等知識,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興趣。

近年來,幼教小學化現象備受關注,成都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和不少地方一樣,資陽也有部分幼兒園教授漢語拼音、識字等內容,有幼兒家長甚至希望幼兒園能教寫字、算術,以讓孩子上小學後能更快適應。

今年暑期,教育部再次發文部署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明確要求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雁江區教育局也表示,經過幾年整治,幼教小學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教育部門正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廣大家長如發現幼教小學化問題也可向教育部門反映或舉報。

事件:“教學進度太快”,家長讓5歲孩子退園

鄧蓉一家住在資陽城區,即將5歲的兒子童童(化名)此前就讀於一所民辦幼兒園,秋季學期進入大班,目前退學在家。鄧蓉說,“退學的原因是個人認為兒子所在班級教學超前,作業量大,擔心這些會磨滅孩子的天性甚至自信。”

“以前的老師愛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玩遊戲,寓教於樂。中班下期,換了一個班主任老師。”鄧蓉說,進入大班後,數學涉及遞增遞減、單雙數、數的分解與組合。有時包括手工作業在內,一週作業達到3次。另外,翻看APP上發的教學照片,唱唱跳跳的少了,孩子揹著手學習的多了。通過鄧蓉提供的APP截圖,確有學生家長在APP上曬出作業時留言稱“完成,可還是沒明白”或者“完成,但沒弄明白,從頭到尾都在坐飛機”。

鄧蓉說,她與老師溝通,老師則稱自己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小朋友能完全聽懂,只能保證大部分。中秋節前,她還發現班級牆壁貼有一張計分表,班上40個孩子的名字後面以“正”的書寫筆畫來計分,最多的已開始寫第二個“正”字,最少的連一筆也沒寫。“我溝通的目的不是讓老師給我孩子加分。我認為這種計分方式會傷害孩子,甚至導致厭學情緒。”

“萌生退學的念頭,還是教學進度太快。”鄧蓉說,中秋節後星期二才上學,當天的教學和家庭作業是認識單雙數,星期五課堂上學習數的分解,家庭作業是數的分解與組合。而她瞭解到,公立幼兒園學前班才剛學單雙數。“我與老師溝通,孩子學習的知識應該與其認知發展水平相當,過早過多過快地學習,會磨滅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老師堅持說她的進度沒有問題。”

為此,鄧蓉表示,對激勵機制和教學進度的不同看法只是表面的問題,實質則是雙方認同的教育理念有衝突,並由此擔心壓力給孩子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鄧蓉說,現在兒子見到書就把頭偏向另一側,甚至將書推開,她只能暫時不讓兒子接觸書本。

在得到家人認可後,9月30日,鄧蓉讓兒子退園回到家中。這學期,她讓兒子在家休整,在寬鬆的環境下學習,舒緩緊張情緒,忘掉小動作,培養閱讀習慣和語言能力。下學期再說正常上學的事。

童童此前所在幼兒園大班另一名小孩的母親也認為,班上的部分教學有些超前,這不利於孩子成長。

園方:

否認小學化,稱重故事遊戲化教學

10月8日,涉事幼兒園大班的老師說,在幼兒園教授算術、漢字識字、漢語拼音等才算幼教小學化,而她所在的幼兒園並不存在幼教小學化的傾向,他們是“以玩帶學”。比如,大班教材中講授數的分解與組合,都是先講一個故事,其中有數字,讓孩子明白,然後再通過教具操作讓孩子知道數是如何分解與組合的,而並不是要孩子運算。

“我們讓孩子回家做的,也不能叫作業,作業要寫和算。數的分解與組合也需要家長(通過一些故事)引導孩子一起做,達到教學的目的。”該老師說,他們主要佈置的是一些親子手工和粘貼方面的內容,且加上手工每週最多不超過3次。此外,對於鄧蓉反映的進度太快問題,這是兩堂課,需要平時的生活實踐,平時也有一些自習,是一種鞏固。對於鄧蓉提出的“計分表”不妥,該老師說,她之前確實沒想那麼周到,她只是為了鼓勵孩子。“家長提出來,我也接受了,進行了改正。”

涉事幼兒園園長介紹,幼兒園是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養孩子,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沒問題。“老師在方法和進度上沒把握好,這是老師的問題,家長反映後,我也給她提出來了。”

記者調查:確有部分幼兒園在大班時教授拼音、識字等內容

10月8日,成都商報記者在資陽城區走訪發現,確有部分幼兒園在大班時教授漢語拼音、識字等內容,幼兒園老師稱這是因為有學生家長要求他們多教這些內容,但他們只是讓孩子們認識,並未要求孩子們書寫。“大班一年下來,(小孩)可以認識幾十個字。”一幼兒園老師說。有多位幼兒園老師稱,有家長希望他們教寫字、加減法等內容,幼兒園以其不利於孩子成長為由拒絕,但有部分家長卻表示不理解。

“有些家長希望幼兒園教這些,一些幼兒園不教又不好招生。”資陽城區一幼兒興趣班的機構負責人也稱,從她平時接觸的幼兒及家長了解到,有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需求,迎合市場,在中班時就開始教寫字,甚至聽說有幼兒園開設的學前班讓孩子們寫週記。

在幼兒園外,記者也隨機採訪了部分等待接孩子的幼兒家長。對於幼兒園是否該教授漢語拼音、識字等內容,家長們也觀點不一。有的家長認為這太早了,不利於孩子成長。然而,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應該多教孩子認字和拼音、字母,有的甚至認為幼兒園還應教孩子學寫字、學算術,併為孩子能認識多少字、會加減法而自豪。在他們看來,孩子在幼兒園多學一些,是為了上小學時能跟得上,適應更快。

教育部門:如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將視情況要求整改並處理

對於涉事幼兒園是否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雁江區教育局教育股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涉事幼兒家長可向教育部門反映,教育部門根據瞭解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後才能確認,如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教育部門將視情況要求整改並處理。

“資陽雖然還沒有幼小銜接班,但幼教小學化的現象仍然存在,在一些民營幼兒園或者鄉鎮上的幼兒園更加明顯。”有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幼兒園為追求招生而迎合部分家長需求、部分學生家長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而希望孩子早學多學等諸多方面。

“任何一個教育改革,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雁江區教育局教育股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根據教育部下發的文件,雁江也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目前正在制發文件,下一步對督查中發現的相關問題,將要求整改並根據情況處理。“幼兒家長髮現幼兒園存在這些問題,也可向教育部門反映或舉報,我們查實後都將進行處理。”

專家觀點:幼教小學化會導致“三年級現象”,孩子學習興趣和激情受影響

從事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學前教育質量與政策教學和研究的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副教授胥興春介紹,最近10多年,教育部及各級政府都在通過各種政策、文件規範和反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但這不只是政策的問題,背後更重要的是幼兒園小學化給兒童發展帶來的消極或負面的影響。

胥興春說,超前教育在小學三年級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是“三年級現象”。“孩子一二年級學得非常輕鬆,而這個階段主要是孩子學習習慣、方法和興趣的培養,孩子如果覺得不用好好學就能考99分、100分,慢慢就不太願意聽老師講課,但仍考得不錯,家長也覺得孩子很聰明。但到了三年級,孩子學習可能就跟不上,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興趣都會受到影響,成績也會下滑。”

胥興春還說,小學化教育是一種以記憶為主的教育,更多的偏向記憶,而幼兒園更多的是在遊戲操作中學習。所以,在幼兒園階段用小學的強化記憶方式教學,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心智系統甚至同伴關係帶來嚴重的傷害,這就會導致超前教育的孩子在小學三年級後潛力被榨乾,沒有多少學習激情。

新華微評:幼兒園豈能“拔苗助長”

在幼兒園就要學拼音、珠算、英語……這是現代版的“拔苗助長”。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通知,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面對這一頑疾,不能頭痛醫頭,而應系統施治。幼兒園裡不教小學課程,幼小銜接也要填平“代溝”,小學更應堅持零起點教學。整個教育鏈條理順了,才能有效紓解家長焦慮,讓幼兒教育迴歸快樂。

(原題為《因“教學超前,作業量大”媽媽讓5歲孩子退園回家,資陽這家涉事幼兒園稱其不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教育部門:如存在幼教小學化傾向,將視情況要求整改並處理》)

(姚永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