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的「小惡」成就了平文濤們的江湖

不文明的“小惡”成就了平文濤們的江湖

一些人在心裡沒有把這些不文明的“小惡”當回事,甚至都沒有將它們視之為惡,這便是可怕的地方。

---------------------------------------

今年的“十一”黃金週,一眨眼又過去了,可一些人在長假裡留下的行為劣跡,無論眨多少次眼都是過不去的。這些行為損害了公共道德,破壞了社會的公序良俗。

比如,在北京動物園,接連出現遊客攀爬在欄杆上觀大象、給籠中的猴子投餵食物等明令禁止的不文明行為;在廣東肇慶端州,一名黑衣男子徒手攀爬城區內的名勝古蹟宋城牆;在杭州西湖,一塊標誌性的石頭被塗上“平文濤”“無砂之神”等大字。

在黃金週期間,光是被媒體曝光的不文明事件就有10餘起,引起了眾怒。要知道,這些只是顯性的,更多的不文明行為則是隱性的,沒有在大眾面前呈現出來。前者對社會的刺痛,是急劇普遍的;而後者對社會的刺痛,則是潛移默化的。但無論哪種痛,都需要重視和消解。

那些實施不文明行為的遊客,或許會沒心沒肺地笑,透出畸形的洋洋自得心態,甚至還有一絲炫耀感。他們自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獨特與酷炫。與此同時,那些公共空間裡的欄杆、猴子、城牆和石頭卻在哭泣。一哭一笑兩相比較,顯現出不文明行為的無恥與醜陋,以及當事人基本素養和道德自覺的缺失。

常言道,“不以惡小而為之”,這不是一句套話,而是文明的警示與訴求,也是為人求德的常理追求。要文明處世,首先要在思想意識層面固本溯源。畢竟多數的不文明行為,都是源於腦海深處所謂安全和從眾的無意識狀態。

一些人在心裡沒有把這些不文明的“小惡”當回事,甚至都沒有將它們視之為惡,這便是可怕的地方。不文明的越軌成本,也在這種認知中達到最低點。所以,用輿論和監督力量,在制度層面上懲戒“小惡”,就顯得必要。

不可否認,近年來,遊客文明素質在顯著提升,文明旅遊漸成風尚,國人也越來越重視公共文明。可以說,這樣的傾向與現實進步是分不開的。現在,各地已陸續對不文明旅遊行為納入“黑名單”,一些景區的行為規範要求也越來越明確,且在追求“執行有力”。

在肯定的同時也要明確,我們目前的社會旅遊文明狀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仍需進一步涵養。雖然不文明行為與狀態是個例存在,卻不能被現代文明所接受。因此,我們期待善惡分明不僅是社會的集體追求,也能成為每一個個體的堅守。

文明社會,要對不文明的一些細節說“不”。如此,才會真正在文明層面懲惡揚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