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案件!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案件!

這是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一處長江堤壩內的傾倒點,凹處呈紅褐色,旁邊隨處可見白色垃圾,刺鼻的氣味隨風飄來。記者採訪瞭解到,去年5月,有人非法將62.88噸危險廢物——酸洗汙泥從浙江嘉善運到安徽,傾倒在這裡。

公安機關偵破“10·12”系列汙染環境案始末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案件!

被查獲的酸洗汙泥。光明圖片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案件!

酸洗汙泥傾倒現場。光明圖片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案件!

專案組查獲的裝有待傾倒固廢的船舶。光明圖片

“這不是一起簡單的案件!”

黑手已多次伸向長江。

這是一隻由產生汙染廢物的源頭企業、層層轉包牟利的中間商和廢物傾倒地的接收者共同組成的“黑手”,萬噸汙染廢物經過運作,被跨省傾倒在長江灘塗、堤邊。

5月底,公安部公佈了6起破獲的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犯罪典型案件,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安徽蕪湖萬噸危廢品傾倒長江案在列。

2017年10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偵辦一起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汙染長江環境案,後經公安部統一指揮調度,安徽省公安廳提級偵辦,牽出多條由浙江、江蘇至安徽非法轉移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的“產業鏈”。警方在系列案中抓獲犯罪嫌疑人29人,查證通過貨車、船隻運輸非法傾倒長江水域的廢物萬餘噸,涉案源頭企業16家。澎湃新聞從警方獲悉,目前,該系列案件已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廢物溯源

2017年7月22日,長江航運公安局蕪湖分局銅陵派出所接到舉報,有人將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至銅陵江邊灘塗、大堤。

7月份的長江正值汛期,現場已經被江水淹沒。10月份水位稍退,民警趕到現場,利用無人機航拍現場勘查、提取物證。專案組民警回憶,現場幾百平米的汙泥,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出具的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報告顯示,傾倒現場傾倒的固體廢物為紅褐色和紫色汙泥裝物質,質地較硬,部分汙泥存在被土壤覆蓋的現象,呈現散裝椎體,錐體平均高度2米,據現場踏勘和衛星影像結果顯示,傾倒場地總面約為210平方米,傾倒區域周邊以水域、林地和農田為主。

警方隨即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專案組民警介紹,能否立案偵辦關鍵還要取得符合立案的證據。由於公安機關本身不具備環保鑑定和評估資質,如何獲取立案證據成為關鍵。

專案組首先將現場提取的傾倒物送往江蘇蘇州一家有資質環境科學研究所進行檢測鑑定。但由於江水浸泡時間較長,廢物元素流失在所難免,增加檢測鑑定難度,另外得出鑑定結論也需較長時間。

專案組決定,在等待鑑定結果的同時,對汙染廢物開展溯源工作,從而獲取證據。

民警通過走訪貨運物流公司、反覆摸排等工作,鎖定了直接參與跨省運輸危險廢物的司機,根據貨車司機提供的線索,民警最終確認,“貨物”來源於浙江省嘉善縣的寶勳精密螺絲(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勳公司)。

隨後,專案組民警對寶勳公司開展調查,在廠內廢物堆場上發現與傾倒在銅陵江灘的汙泥包裝噸袋一樣的物質,廢物旁邊的牆體上還標明“危險廢物”字樣。專案組通報了當地環保部門予以協作。

“環保查的緊”

寶勳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銷售建築五金件、高強度精密緊固件企業。專案組民警介紹,據寶勳公司廢水處理區負責人姜某清供述,2006年寶勳公司引進金屬表面酸洗除鏽工藝,就開始產生酸洗汙泥了。

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對寶勳公司作出的環評報告載明,寶勳公司生產產生的廢水處理汙泥屬於危險固廢。報告還載明,危險固廢處置應嚴格按照《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有關危險廢物的管理條款執行,危險固廢按照法規要求應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在處置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企業應設置專門的堆放場所,待危險固廢處置條件成熟後再送有資質的固廢處理單位進行處置。

姜某清供述,寶勳公司酸洗汙泥的產生量根據公司的產能而定,2016年之前產量不大,2016年之後,隨著公司產能提升,酸洗汙泥的量也增大了。2016年大約產生了500噸,2017年截止10月份產生了大約400噸。

警方調查顯示,2017年4月6日嘉善縣環保局對寶勳公司現場檢查筆錄載明:“酸洗汙泥堆放場地,環境較差,未做好防滲防漏措施,未張貼危險廢物標識標籤”。

姜某清說,這就是告知其酸洗汙泥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環保局責令我們按照危險廢物的相關規定堆放處置酸洗汙泥,要求我們儘快把公司的酸洗汙泥處理掉,環保查的緊”。

李某紅是寶勳公司酸洗汙泥處置的第一層中間商,他在嘉善縣經營著一家垃圾站。專案組民警介紹,據李某紅供述,在幫著寶勳公司處置酸洗汙泥之前,李某紅主要處理一些工廠產生的生活垃圾等。

民警介紹,證據顯示,2013年12月25日,寶勳公司與李某紅簽訂《固廢清運處理協議》,據姜某清供述,其知道李某紅和他的垃圾站沒有危廢處置資質,是委託或通過李某紅介紹,找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李某紅供述,一段時間內,寶勳公司的酸洗汙泥按照每個月8500元打包交給其處置。之後,李某紅也一直是寶勳公司的汙泥處置中介。

層層得利

2017年5月21日,兩輛安徽牌車輛在李某紅等人的指使下,從寶勳公司裝運了62.88噸酸洗汙泥,之後連夜運出。專案組民警介紹,危險廢物的出廠、運輸等都要向當地環保部門報請批准、備案,開具轉移聯單等,而這兩車酸性汙泥的出廠都未走這些程序。

車是安徽銅陵人汪某革聯繫來的,對於汪某革來說,這是一樁“無本生意”。在聯繫轉運62.88噸酸洗汙泥之前,他已經沒有了工作,混跡當地茶樓,通過介紹信息獲利。

據其供述,在安徽找車是李某紅提出的,“隨便找一個貨運公司就能找到車,不需要什麼手續,拉運什麼他們也不會問”。專案組民警介紹,為了防止運輸途中被發現,李某紅等人還專門叮囑貨車司機,要加蓋帆布。

5月22凌晨3點左右,貨車開到銅陵濱江大道北段與朱永路連接處的長江堤邊,早前聯繫好的接收人在此等候。

辦案民警介紹,傾倒地附近早些年有一個村子,十幾年前經當地政府徵收,村民早已搬離,目前處於類似“無人區”的狀態。而最終幫著尋找傾倒地點的查某你,此前就是這個村子的人,熟知當地的環境。

在挖掘機的工作下,兩車酸洗汙泥很快被傾倒在長江江堤內。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出具的環境損害鑑定評估報告顯示,上述固體廢物傾倒導致傾倒區域的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介質受到損害,造成應急監測、應急清運和應急處置等公司財產損共計39萬餘元,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經估算約為55萬餘元。

在這單生意中,李某紅等共從寶勳公司拿到處置費用是每噸300元,李某紅將其轉包給汪某革等人時處置費用為110元每噸,汪某革交給查某你等人的處置費用則為每車(約30噸)1000元左右。

專案組民警介紹,在此之前寶勳公司委託的杭州一家有資質的公司處置酸洗汙泥的費用為每噸1550元。

一條多環節、層層得利的“黑色產業鏈”逐漸清晰,由此,還牽出了一系列涉及江蘇吳江、淮安等地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件。

偽造公文,水陸兩用

劉某桂也是李某紅的合作伙伴,專案組民警介紹,2016年9月12日,寶勳公司與江蘇一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汙泥無害化處理合同》,有效期一年,乙方簽名人是劉某桂,合同約定處置費用300元每噸。

據寶勳公司廢水處理區負責人姜某清供述,劉某桂當時出示了阜寧縣東溝磚瓦廠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阜寧縣環保局的證明,上面的經營範圍涵蓋了一般汙泥處理制磚使用,此外還有阜寧縣東溝磚瓦廠和上述環境工程科技公司簽訂的《授權委託書》和《合同協議》。

而後經警方偵查,這些文件是劉某桂通過網絡、廣告,聯繫的偽造的國家機關公文和印章,用以偽造廢物處理資質,非法牟利。

據劉某桂供述,這些假證是自己在外面花錢找人做的,目的就是想聯繫汙泥生意。警方介紹,警方偵查查明,寶勳公司姜某清等,在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的情況下,委託李某紅、劉某桂等人處置酸洗汙泥,三人通過汽車運輸的方式將500餘噸酸洗汙泥運輸至浙江桐鄉一處磚瓦廠碼頭堆放,還將汙泥與碼頭堆放的其他印染汙泥混合,之後安排船隻運輸中轉至江蘇淮安、揚州等地非法處置。此外,寶勳公司還通過劉某桂等以貨運方式非法轉運處置近500噸汙泥至江蘇吳江。

經公安機關偵查,2017年11月17日晚,專案組獲取線索,有三艘裝載汙泥的船舶停靠在銅陵上江村附近水域等待卸載汙泥,為避免造成新的汙染警方決定水上攔截,現場查獲工業汙泥近2000噸,之後公安機關與海事部門聯合發文開展查緝跨省非法處置工業垃圾專項行動,共先後查獲涉汙船舶17艘次,現場查獲固體廢物7600餘噸。

據公安部介紹,今年以來,針對長江流域非法排汙、傾倒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形勢,公安部部署長江流域11省市公安機關會同發展改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開展集中打擊整治長江流域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動,目前已偵破刑事案件15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0名,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安徽蕪湖萬噸危廢品傾倒長江案等45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10·12”系列案件,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處置傾倒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案件。在公安部統一指揮調度下,各相關省份公安機關同步聯動,有力打擊震懾了長江流域汙染環境違法犯罪。下一步,公安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深化打擊整治工作,堅持對各類環境犯罪“零容忍”,有效防範生態環境涉穩風險,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美麗中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