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古代不能實現了?

孔子曾在《孝經》中寫到了是鰥寡孤獨疾費著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可能這是當時所有人,特別是下層民眾都向往的生活。可是我就不明白,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為什麼不能實現了。

為何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古代不能實現了?

其實不然,孔子的大同社會設想是好的,但是對於當時中國古代這些設想是很難達到現實的,我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為何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古代不能實現了?

1生產力水平低下

可以說孔子的思想都是站在生產力極高的水平發出的,他的大同社會必須在生產力極高的社會才會形成。

而當時的奴隸社會和後來的封建社會是很難達到這個目標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種植業發達,也就是農業經濟。但是這是單一的發展方式,統治者重農抑商政策的實行。商品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

也就是小農經濟的產物大多數自己自足,這是很難發展經濟的。在加上封建社會晚期,沒有向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那樣發展工業革命。而是小農經濟單一的量變。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在中國古代社會無法達到商品質的提高,而是單一的量變。這是沒辦法獲得生產力的發展的。也就沒辦法達到孔子所說的大同社會。

為何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古代不能實現了?

2人民素質不高

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他認為把門開著也不要緊,因為沒有小偷偷東西。可以說孔子的大同社會是人民素質極高的社會,要通過教育提高人民素質。

但事實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雞鳴狗盜者數不勝數,不管是小小的蟊賊,還是所謂的江洋大盜。都逼著民眾要把門窗鎖好,免得盜賊偷了東西。

小偷為什麼偷東西啊,首先肯定是教育問題,素質低下。可是在那個時候並沒有全民普及教育,教育似乎成為的統治階級的特權。其次肯定是因為需要才去偷,這就暴露了所謂的社會生產力低下。不得已而為之。所以說人民的素質也是一個阻撓大同社會形成的原因啊。

為何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在古代不能實現了?

3階級矛盾

可以說孔子描述的大同社會是一個沒有階級壓迫,也就是沒有國家的產物。但是這種狀況在當時無法實現。

在奴隸社會,是奴隸主對奴隸的殘忍壓迫和剝削,奴隸根本就沒有享受到人民的權利,甚至連畜牲都不如。他們的一生是悽慘的。

封建社會的農民似乎好多了。但是他們被地主的土地束縛,這種所謂的小農經濟只夠農民自己的口糧。假如一遇到天災,農民的家庭就會陷入家破人亡的狀況。

所以說孔子的大同社會是不可能在階級矛盾,階級壓迫的古代社會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