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一些居民區遭遇大貨車「圍困」

2018-10-12 07:48 | 義烏商報

义乌一些居民区遭遇大货车“围困”

資料圖

“通道不通,車位被佔,出行不便,噪音汙染,這麼多的大貨車真叫人無奈!”近幾天,義烏一些小區居民不斷反映小區被大貨車“圍困”的問題。

10月10日、11日,記者與市民監督團成員先後前往稠城街道、江東街道的一些居民小區進行實地探訪。

“前面堵死了,只好繞道!”10日上午,稠城街道大塘下二區靠城北路附近的村道上,兩輛小車被前方正在裝載貨物的大貨車堵住了去路,無奈之下只好掉頭。附近有路人說,這個村就是“物流村”,一天到晚像貨運市場一樣“熱鬧”。我們在二區2幢、6幢附近看到,樓體邊劃有不少小車停車位,但絕大多數停車位被大貨車佔據。在10幢樓前,一個集裝箱佔據了四個小車停車位。在城北路進村的一條通道兩側,四輛大貨車停放在路邊。在靠近西城北路一側,開設有三四家託運部,七八輛大貨車將原本寬敞的村道堵住。一家託運部挨著樓體搭起巨大的雨棚,幾名男子正在棚內裝卸貨物,行人、車輛都無法正常通過。

有居民反映,小區周邊道路每天都被集裝箱車佔據,幾乎沒有暢通的時候。一位路過的司機告訴記者,上午許多貨車出去運貨,到了晚上,小區幾個出入口兩側全被貨車佔據,私家車很難找到停放的位置。採訪中,有居民反映,大塘下一區、二區有數十家託運部,每天有大量集裝箱等貨車出入,這些託運部的存在雖然給村民帶來了收入,但也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隨後,我們走訪了江東街道永勝小區、樊村等一些居民區,發現大貨車佔道裝卸、佔道堆放貨物、侵佔公共停車位的現象同樣比較嚴重,當地居民反映十分強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經常接到市民對“物流小區”的大貨車佔道、擾民問題的投訴,他們也聯合交警、交通等部門進行整治,但往往“治標不治本”。

採訪中,不少市民認為,“物流小區”增加了居民收入,推動了市場的持續繁榮,卻給小區環境造成嚴重損害,導致居民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堵不如疏,要徹底改變現狀,就要加快推進“物流出城”,要把環城線內的重要物流市場及貨運停車場往外搬遷,綜合考慮物流設施佈局,積極引導、推動一些“物流小區”逐步外遷,引進新的發展業態。同時,合理設置城區限貨範圍,綜合施策,加快推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為居民小區營造寧靜優美的生活環境。

(原標題《【義規則之車安其位】一些居民區遭遇大貨車“圍困”》,原作者劉軍。編輯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