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乡村播报橙二狗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西元626年7月2日,星期三)上午,被逼无奈的李世民,在最危机的时候携心腹十人,策反了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秦王带领死士,一举灭了长兄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并逼宫迫使唐高祖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李渊内禅,李世民即位!这就是震惊古今的玄武门之变,随后李世民励精图治,国力大兴,史称贞观之治。

下面福垊就为您讲诉李世民心腹十人的结局,那为什么福垊说结局不说下场呢?因为福垊总感觉下场是贬义词,结局是中性词。您想啊,他们立那么大的功劳,您还问下场,是不是过分了点哈。再说了李世民又不是刘邦朱元璋那样的帝王。

一、【长孙无忌】

凌烟阁功臣第一,赵国公长孙无忌。他是李世民铁粉中的铁粉,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但如果您以为长孙无忌靠妹妹上位就大错特错了,长孙无忌学霸一枚,精通刑名之学曾修《贞观律》。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是妹夫最坚定而又最重要的支持者,功劳第一。就是后来唐高宗李治即位,那也是国舅长孙无忌的功劳。因为妹妹——长孙皇后,他炙手可热;因为外甥媳妇——武则天,他家破人亡。福垊感觉他的一生跟韩信相似,兴亡两女人呀!

二、【尉迟敬德】

凌烟阁功臣第七,鄂国公尉迟恭。他不是汉人是鲜卑人,以前跟刘武周混,刘武周被李世民KO后,以败军之将的身份追随李世民。作为非嫡系,他为什么那么受李世民器重呢?因为唐(李渊)郑(王世充)决战之时,他单骑救主——李世民,他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杀死李元吉,又“保护”唐高祖,可谓劳苦功高。李世民待他不错,他也曾如韩信骄狂,后来在李世民的敲打下又学了张良,学道炼丹,颐养天年。

三、【侯君集】

凌烟阁功臣第十七,陈国公侯君集。他在隋末就跟着李世民混,正是尉迟敬德和侯君集鼓动李世民要对太子和齐王先下手为强的。后来平吐谷浑,灭高昌多次立有战功。灭高昌后,侯君集私取高昌国宝,被人告发,而下天牢。中书郎岑文本为侯君集向李世民讲情。虽然被放出,但侯君集心怀怨恨,曾唆使张亮造反。张亮向李世民告发,李世民并未向侯君集发难。结果侯君集还不收敛,竟然与太子李承乾勾结谋反。被自己的女婿贺兰楚石告发,李世民再次准备原谅他,可大臣们不愿意,于是侯君集被处死。

四、【张公瑾】

凌烟阁功臣第十八, 郯国公张公瑾。玄武门之变前,是李世民生死存亡的最紧要关头。福垊问您,您猜秦王在干啥?商议对策,发动玄武门之变吗?不,他在算卦!张公瑾一把给秦王夺过来龟甲,给他摔了。劝秦王不要犹豫,犹豫就是等死。玄武门之变中,太子、齐王死士齐攻玄武门。张公瑾颇似周公瑾,冷是把他们堵在门外。然而遗憾的是张公瑾的命也和周公瑾相似,英年早逝!曾随李靖伐突厥,擒颉利可汗。

五、【刘师立】

襄武郡开国公刘师立,宋州(商丘)虞城人。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本为秦王亲卫的他,在玄武门之变立有大功。后来单枪匹马劝说投靠吐谷浑的党项首领拓跋赤辞,他就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祖先。李元昊为什么姓李,就因为他的祖先投降唐朝后被赐姓为李。善终。

六、【公孙武达】

隋末就跟李世民混,战功卓著,深受秦王的喜爱。玄武门之变又立新功,后又伐突厥,屡有功劳。被李世民册封为清水县公,善终,陪葬昭陵。

七、【独孤彦云】

有史料称独孤彦云为唐太宗的爱女安康公主的丈夫,由此可见独孤彦云是个德才貌三馨的人物。也有一说就是安康公主嫁的是他的儿子独孤谋。也许有人看出了。这个独孤彦云跟独孤信、隋唐的独孤皇后有关系吗?还真有关系,独孤彦云的祖父叫独孤楷,独孤楷是独孤信的爱将,独孤信是唐高祖李渊的外公。从这里可以判断安康公主嫁的人应该独孤谋。不过很多人都认为独孤谋就是独孤彦云,因为独孤谋字彦云。是不是有些晕了哈。善终,陪葬昭陵。

八、【杜君绰】

虽然与杜如晦都姓杜,但他们还没多大关系。隋末就跟李世民混,攻宋金刚,伐刘武周,玄武门之变有功。贞观年间,他又大战高句丽,斩首三万。封怀宁县开国郡公,善终,陪葬昭陵。

九、【郑仁泰】

同安郡公郑仁泰,隋末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在玄武门之变中任先锋。后来,唐太宗令他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这大总管可不是大内总管的缩写啊,而是铁勒总司令。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好的一次机会,他没能好好把握。楞是大败而归,而副总管薛仁贵大出风头,可依然没能打赢。后来,唐高宗就让他驻军青海,以备吐蕃入侵。善终,陪葬昭陵。

十、【李孟尝】

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其父母很有文化,希望他能像孟尝君一样。然而卿本佳人奈何为贼。隋末大乱,他为了生活做了盗贼。后来和他的主公王君廓跟着李渊混。因功封武水县开国公,这功包括隋末平叛、玄武门之功。后来,随李世勣打破突厥,又被封为汉东郡开国公。善终,陪葬昭陵。


福垊


公元626年,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挑战皇储之位,设计诛杀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直接参与了这次行动。李世民的秦王府文臣武将,有的人采取了退避态度,有的人选择不参与。

而当世非常有名的战将,加入这个计划的,并不多,只有尉迟恭一人。像著名的大将的秦琼,程咬金,李靖,李勣,李道宗等,都没有直接参与进来。

可见这场内斗,在当时,就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毕竟以下犯上,弑兄杀弟,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这是皇家内斗,作为大唐大将,忠的是大唐,而不是李世民。他们深知这一点的要害,所以谁做皇帝,都可以,而且李建成更加的正统一点。尽管从个人角度来说,李世民会更亲近一些。

而加入这场内斗当时有名的大将,其实就只有尉迟恭一人。此人铁匠出身,没啥文化,字都不认得一个,也就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的那种。尉迟恭,开始跟刘武周干,后投降李世民,在李世民推心置腹的招抚后成为李世民忠心干将,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后位高权重,晚年闭门自守,善终。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当然希望妹夫当皇帝,利益共同体。长孙无忌,李世民儿时伙伴亲密战友兼大舅哥,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成为李世民天策府重要成员。玄武门之变后当了宰相,李世民临终托孤,把李治和朝政大权交给他打理,后被李治和武则天、李勣、许敬宗、李义府联合绞杀,流放后投缳自尽。

侯君集,最早跟随李世民的一批人。在早期,并无很大出色表现。玄武门之变后,迅速崛起,和李世民成为儿女亲家,女婿是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征讨吐谷浑,攻灭高昌,居功自傲,后扶持李承乾造反被杀。侯君集扶持皇子造反,李世民也只诛杀他一人,并未祸及宗族。

刘师立,早年为王世充亲卫将军,洛阳平定后归附李世民,平定罗艺叛乱,先后打败党项和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去世。

李孟尝出自赵郡李氏,隋末入山为盗,后与王君廓一起归附李唐,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跟着李勣征讨突厥,病死。

杜君绰,秦王府嫡系,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玄武门之变后一直担任玄武门和各大皇宫的安保工作,跟随李勣攻灭高句丽,上朝时猝死。 

张公谨,早年跟随王世充,加入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要算卦被他阻止,促使李世民下了动手的决心,后跟着李靖攻灭东突厥,不久病逝。

独孤彦云,秦王府嫡系,玄武门之变后突厥南下兵临长安,他在与突厥的战斗中死去,死得太早,与凌烟阁无缘。

公孙武达,最早跟李渊太原起兵的元老,后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成为秦王府嫡系,李治永徽年间方才去世。

郑仁泰,是秦王府嫡系,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李治在位时与薛仁贵征讨铁勒失利,不久病死。


下一个话题预告:张翠山死的时候,武当七侠,为何只有殷六侠哭?

延伸阅读:所有人都忽略的秘密,阳顶天气死明教分裂,都是因一个16岁混血女


三生有画


开门见山,一一道来。

1.长孙无忌,自缢而死,不得善终。

与房玄龄修《贞观》,与律学士著成《律疏》。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


2.鄂国公尉迟恭,善终。

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天下太平之后英雄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安享晚年。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3.陈国公侯君集,不得善终。

依附太子李承乾谋反被诛杀


4.郯国襄公张公谨,善终。

三十九岁病死在襄州都督任上。


5.襄武郡开国公刘师立,善终。

参与诛杀李建成,升至左骁卫将军,谥曰肃。


6.东莱郡公公孙武达 ,善终。

死在右武大将军任上,陪葬昭陵。


7.历阳郡公独孤彦云,善终。

在颉利可汗与唐对峙中牺牲。


8.同安郡公郑怀泰,善终

病死。


9.汉东郡开国公李孟尝,善终

七十四岁暴病死于长安静安坊府,谥曰襄,陪葬昭陵。


10.怀宁县工杜君绰,善终。

上朝时猝死,谥曰襄公,陪葬昭陵


自律爱自由


玄武门之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直接关系到中国最伟大的帝王和朝代的诞生。而这起事件的领导者,李世民,也正因为这起事件,让他的名声受损,杀兄弑弟,逼父让位。但是却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世民可是说是反隋建唐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同样也是重要的执行者。也正因如如此,李渊登基称帝,封李建成为太子后,太子李建成因为李世民的赫赫战功,甚为忌惮,于是便联合弟弟李元吉,处处刁难李世民,并且离间与李渊的父子情谊,多次处心积虑的想要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一方面迫于无奈反抗,另一方面,可能确实有称帝之心。于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杜君绰、郑仁泰、刘师立、独孤彦云、公孙武达、李孟尝,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最后一举拿下李建成、李元吉,连同其子一起斩杀,斩草除根,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自此开启大唐盛世。细看一下当初李世民带的十个人的结局。


1、\t长孙无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可以算是李世民的发小,好哥们儿,当然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也是天策府的重要成员,李世民称帝,高居丞相之职。但因为反对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后,遭到武则天记恨。后被许敬宗诬陷造反,削爵流放黔州,又被逼自缢,家产被抄,亲属也被流放岭南为奴为婢。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陪葬昭陵。

2、\t尉迟恭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是李世民的重要战将,忠心不二,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但是为人过于耿直,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忠臣不和,后到地方上任。晚年沉迷炼丹修仙,偏信术士,不与外界交往。最后寿终正寝,享年74岁,也算是高寿了,唐高宗罢朝三天,陪葬昭陵。



3、\t侯君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却也是唯一一个被李世民斩杀的功臣。早年并无半点功业,跟随李世民多次征战后,能力突出,逐渐受到赏识。但是在李世民称帝后,征讨高昌时,犯下错误,私自处置无罪之人,而且还私吞高昌国宝,被人揭发后,关入大牢。虽然后来被释放,但是自恃劳苦功高,心有不满,后与太子李承乾预谋造反,事败被揭发,被斩,妻儿遭流放岭南。


4、\t张公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唐朝的一大奇才。最初效力于王世充,后投归并追随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前,就为其出谋划策,。在讨伐东突厥时,任副总管,但可惜病逝在襄州都督的任上,年仅39岁,李世民追封他为郯国公。

5、杜君绰

开始是投身义军,后归附唐朝,跟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宋金刚。而参与玄武门之变,也是他的重要功绩,又攻打高句丽,并且斩首3万,封左领军大将军。高宗龙朔二年,上朝时,死在宫廷之中,陪葬昭陵。



6、\t郑仁泰

很早就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平刘武周、征宋金刚、讨王世充、战窦建德的战争,也算是重要的大将。铁勒叛乱,高宗命郑仁泰为总指挥,但结果确实大败,甚至被弹劾为最大的败仗,高宗虽并未怪罪,但是等两年后再次平讨铁勒时,郑仁泰降职为左武卫将军,也是在当年去世。


7、\t刘师立

一早追随王世充,任亲卫将军,在洛阳陷落后,本来应该被诛杀,但是李世民欣赏其将才,收为已用。罗艺叛乱后,被弹劾是为同党,被除籍,也因参与玄武门立功,又被任命为检校岐州都督。征讨吐谷浑有功,多次劝降多部落,在贞观十四年去世。

8、\t独孤彦云

鲜卑人,和李世民也算是姻亲,安康公主下嫁其子。历史上对其记载并不多,玄武门事件中立下大功,在与颉利可汗对战中,不幸身故,陪葬昭陵。



9、\t公孙武达

早期做过隋朝的禁卫军,后来刘渊起兵后,跟随李世民,征讨过刘武周。多次参与对抗打击突厥,战功突出,戎马倥偬。最后高宗初期死在右武卫大将军任上,陪葬昭陵。


10、李孟尝

家道中落,沦为难民,隋末中原大战,入山为匪,后随王君廓,又一起投降唐军。被随李世民招入秦王府为将,征讨薛举、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屡立战功。太宗时期,跟随李世勣阴山大破突厥,又平昆、口二州蛮夷骚乱。高宗时,暴病死于长安静安坊的府第,74岁,陪葬昭陵。


农夫史观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事变,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有个玄武门九人的说法,但实际参与玄武门的远不止这九人。玄武门九人,一般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这九个人,挨个说下其结局。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妻子长孙皇后的哥哥,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玄武门事变的重要谋划者。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已经位高权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排名第一。

李世民去世后,遗命长孙无忌为辅政大臣,辅佐唐高宗李治。

长孙无忌在唐高宗李治时代权势过大,和李治在立武则天为后等事件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在和皇帝李治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贬斥流放。显庆四年(659年)七月,长孙无忌在流放地被逼迫自杀,亲属也被流放岭南为奴。

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即大名鼎鼎的门神。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敬德一箭射死李元吉,又带兵威逼李渊,立下了大功。玄武门事变后,尉迟敬德居功自傲,飞扬跋扈,一次宴会上,因座次和人发生冲突,竟然差点打瞎了劝架的江夏王李道宗的一只眼睛。

这次事件后,李世民狠狠敲打了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从此收敛很多。晚年不问政事,闭门谢客,沉迷炼丹之类。显庆三年(658年),以73岁高龄去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尉迟敬德排名第七。

侯君集

侯君集在玄武门事变前地位不高,但在玄武门事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玄武门事变的重要谋划者。玄武门事变中,称得上谋划人的,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这四人。玄武门事变后,侯君集地位急剧上升,贞观四年就做到了宰相。

贞观九年,侯君集作为李靖的副手参与了灭吐谷浑之战。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兵攻灭了高昌国。之后侯君集自以为功劳大而得不到重用,怨气很深,和太子李承乾勾搭在一起。

李承乾准备效法老爸李世民也来个政变,玄武门事变谋划人之一的侯君集自然是这次政变的主要谋划人。政变还没发动就泄露了,贞观十七年,侯君集被李世民处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侯君集排名第十七。

张公瑾

张公瑾在隋末曾经是王世充下属,后来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成为亲信。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犹豫不决,烧龟壳占卜吉凶。张公瑾将龟壳甩地上说:“难道占卜结果不好大王就不发动了吗?”


贞观四年,张公瑾参与了李靖灭东突厥之战。贞观六年,年仅38岁的张公瑾英年早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张公瑾排名第十八。

刘师立

刘师立隋末原本是王世充属下的将领,王世充被灭后,投降唐军,被李世民引为心腹。玄武门事变中,刘师立出了大力。玄武门事变后的封赏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三人食邑一千户,刘师立和侯君集张公瑾一个档次。

贞观年间,刘师立先后参与过对党项、吐谷浑作战。贞观十四年去世。

公孙武达

公孙武达是李唐老资格的元勋,参与了太原起兵。之后在李世民下属参与了唐朝开国时期的多次重要战役。

玄武门事变后,公孙武达参与过多次边疆战事。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病逝。

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和独孤信家族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其祖父李楷,曾经在独孤信下属,后来被赐姓独孤。玄武门事变后,独孤彦云被封幽州都督、历阳郡公,后来在于突厥作战中战死。

杜君绰

杜君绰隋末参与过农民军,后来投奔李唐,在李世民下属参与了多次开国重要战役。杜君绰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年间还很活跃,参与了对高句丽的战事。

龙朔二年(662年) ,杜君绰去世,是去世的比较晚的唐朝开国将军。

郑仁泰

郑仁泰在武德早期就加入了李世民的幕府,参与了多次开国重要战役。在贞观年间,郑仁泰相对地位较低。在唐高宗李治年间,郑仁泰成为唐军的重要高层将领。龙朔元年(661年),郑仁泰、薛仁贵领兵讨伐铁勒叛乱,这次作战,郑仁泰是主将,地位在薛仁贵之上,但郑仁泰表现不好,成就了副将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的威名,郑仁泰事后被降职,几年后死去。

郑仁泰也是去世比较晚的唐朝开国将军之一了。

李孟尝

李孟尝隋末参与过农民军,后来归顺唐朝在李世民下属,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多次开国重要战役。玄武门事变后,李孟尝被封武水县开国公。

贞观四年,李孟尝参与了李靖灭东突厥之战。

乾封元年(666年),74岁高龄的李孟尝去世,也是一位去世很晚的唐朝开国将军。

玄武门事变的其余参与者

参与玄武门事变的人数众多,在多个场合执行不同任务,远不止以上九人。

凌烟阁功臣之一的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舅舅,玄武门事变时负责释放死囚参战,为李世民增加一点兵力。

凌烟阁功臣秦叔宝、长孙顺德,在玄武门外同太子齐王的援兵作战。

凌烟阁功臣程咬金,参与了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的行动。

凌烟阁功臣房玄龄杜如晦,李世民的两个亲信,自然也参与了玄武门。

除此以外,现在能确定参与玄武门的地位比较高的人物,还有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


仁勇校尉


跟随李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共有十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另外还有一说,与这十个人不一样,我们就只说这一说的十个人的后面的下场吧。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第一人,公元649年,唐太宗逝世,死前令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公元654年,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怕大臣不从,就与武则天一起到长孙无忌家,对长孙无忌各种赏赐,暗示长孙无忌要支持,但是长孙无忌给拒绝了。


公元655年,李冶不顾大臣的反对,最终还是将武则天立为皇后,武则天也因为长孙无忌不肯支持自己,对其怀恨在心。

公元659年,许敬宗向李冶密告,说监察御史与长孙无忌,意图造反,李治最终令长孙无忌自谥于家中。

尉迟恭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尉迟敬德被陈为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尉迟敬德请求告老回乡养老,李世民命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尉迟敬德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回朝后,尉迟敬德就回家养老了,不问政事了。

公元658年,尉迟敬德于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谥号忠武。

侯君集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劝张亮与李承乾造反,后来李承乾失败,侯君集被人告发,李世民本不想治侯君集死罪,但是群臣说侯君集之罪必斩不可,所以李世民最终将侯君集处死,但是赦免了侯君集的妻子和儿子,仅将他们迁到岭南。


张公谨

贞观元年,张公谨出任代州都督。贞观三年,上书建议讨伐东突厥,并随兵部尚书行军总管李靖讨伐,张公谨担任副总管。东突厥平定之后,进封邹国公。

贞观六年,病逝于襄州都督的任上,享年三十九岁。

刘师立

罗艺叛变,刘师立因为与罗艺关系不错所以获罪除名,后来起复为岐州都督,在小莫门川打败了吐谷浑,改任始州刺史,贞观十四年去世。


公孙武达

贞观初年,担任肃州刺史,于张掖河打败了几千突厥兵,升任左监门将军。盐州突厥叛乱,公孙武达斩其统帅可逻拔扈,封东莱郡公。永徽年间死在了右武卫大将军的任上。

独孤彦云

后来因功进封幽州都督,历阳郡公,在与颉利可汗的战斗中战死。

杜君绰

李世民称帝之后 ,杜君绰封为怀宁县开国公,公元661年任辽东道经略大使,击败高句丽军,斩首三万,以功陈左领军大将军。公元662年,死在上朝的路上。

郑仁泰

率军讨平铁勒叛乱,大败而归,后征高丽,也是大败,所以被降职。

李孟尝

贞观四年,李孟尝随李世勣大破突厥于啧北阴山。

贞观五年,封食邑两千户,封汉东郡开国公。

贞观二十年,任黔州刺史。

公元666年,病死于长安家中,享年七十四岁。


历史简单说


其实参加“玄武门之变”的远不止十人,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外,秦琼和程咬金等

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只不过表现得并不突出。

长孙无忌,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尤其是在房杜二人被逐出秦王府之后,长孙无忌更是成为了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而且他还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他的亲妹妹就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号称大唐开国第一功臣,李世民继位后封赵国公,宰相,高宗李治时期作为宰相的长孙无忌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同时得罪了帝后,被流放,随后被迫自尽。

尉迟恭,秦王手下大将,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太子李建成曾多次想收买尉迟恭都被严词拒绝,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落马为李元吉所制,幸亏尉迟恭及时赶到救下李世民,并射杀了李元吉。

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被封为吴国公,60岁高龄还随李世民远征高丽句,晚年的尉迟恭难免有些持功自傲,显庆三年在家中病逝,终年73岁。

侯君集

侯君集的结局算是比较悲催的,玄武门之变后侯君集也受到了封赏,得到了重用,但是由于牵连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侯君集罪无可赦,虽然李世民念及侯君集的功劳想要赦免他,但是群臣的口水最终淹没了侯君集,贞观十七年侯君集被处死。

张公谨

玄武门之变后被封为定远郡公,曾随李靖平定突厥,得胜归来后不久病逝,终年39岁。

刘师立

本是李世民的亲兵,因玄武门之变功劳逐渐晋升被封为襄武郡公,贞观十四年去世。

公孙武达

李世民继位后任肃州刺史,在边境抵御突厥,领军四处征战因功封为晋封东莱郡公,永徽年间去世。

独孤彦云,最终死于抗击突厥的战争中。

杜君绰,因被功封为开国县侯,曾随太宗远征高丽句,662年去世。

郑仁泰,曾担任右武卫大将军等职,后因作战中军机涣散杀伐太重,激起反抗而被降职,不过最终也算善终。

李孟尝,玄武门之变后封武水县开国公。后又因为破东突厥之功,封为汉东郡开国公,666年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像秦琼等人,虽然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但是表现平平,以秦琼的功劳最终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名,恐怕也是玄武门之变减分了。

总体来说李世民对于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还是比较照顾和重用的,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有不错表现的诸多亲信,他们其中绝大部分都得以善终。


一点点历史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逐渐激化,在与李建成相争一直没有实际性进展的情况下,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在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发动了一次流血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能够取得成功,李世民自身运筹帷幄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些得力帮手,显然肯定是不止十个人,十人为主差不多。

这些帮手的记载有很多种,有两种是最为常见的说法。

一种来源于《旧唐书·太宗本纪》:是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程咬金)、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

还有一种来源于其他史料得:以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十人。除了长孙无忌,另外九人被誉为“玄武门九将”!

但不管哪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大唐名将李靖和李勣并没有参与其中。居然题主点名说十人,那应该是指第二种说法的十个人吧!


长孙无忌

李世民曾说过:“我有天下,无忌之力也!”他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属于外戚。李世民继位后,论功行赏,他任吏部尚书,进封齐国公,后改赵国公。他被定为李世民继位的功臣第一,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行第一。

即便是李世民当了皇帝,对他仍是当兄弟看待,甚至让他自由出入自己卧室。由于他的鼎力相助,李治成为皇子。后来李世民更任命其为太子太师,辅助太子李治。

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成为辅政大臣,一时间权倾朝野。但由于不支持李治废后,引起了武则天、李治的不满。

最终于公元655年,李治在颁布发表废弃王皇后立武氏的诏书后,立马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这两位重臣贬谪,长孙无忌最终在流放途中自缢而死。他的儿子也被除名罢官放逐岭南。


尉迟恭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演义里有主要讲他,我们家里贴的门神也有他。

在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为鄂国公。之后还参加了破突厥、征高句丽等战役,因其忠义无双,加上骁勇善战,也很被李世民看重。

在征高句丽后,他回家养老,执着于仙丹研究,偶尔学点乐器,自娱自乐,自此不问世事。公元658年,他在家中病世,享年七十四岁,善终!

侯君集

大唐名将,玄武门之变后,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在此后,参加过平突厥,讨伐吐谷浑、灭高昌国等战役。

但此人居功自傲,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东窗事发后,被下过大狱,因此对太宗很是仇恨。后为了报复,劝太子李承乾谋反。谋反计划暴露后,最终被处死,家人则流放岭南。

张公谨

玄武门之变后,论功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之后改封邹国公。在此后还跟随李靖征讨过东突厥。但在讨伐东突厥三年后,张公谨就因病去逝了,年仅38岁!

刘师立

玄武门之变后,因功封为右武候大将军。后曾率军打败过党项、吐谷浑。公元640年,因病去世。善终!

公孙武达

早期跟随李世民的将领之一,曾跟随李世民讨伐过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玄武门之变后,出任肃州刺史,封东莱郡公。李治继位后,任右武卫大将军,最终死于岗位上。善终!

独孤彦云

此人是鲜卑人,一说为独孤谋。因功任幽州都督,封为历阳郡公。但后来在唐与东突厥的战争中不幸牺牲。

杜君绰

玄武门之变后,封开国公,任忠武将军。后率军出征过高句丽。高宗年间,拜左戎卫大将军。最终于公元662年,上朝时突然发病,最终去世!

郑仁泰

此人是玄武门之变的先锋之一,后因讨平铁勒叛乱战败,而被降职为左武卫将军,之后以凉州都督之职屯兵西部,防备吐蕃。之后一直在这个岗位上,直到病逝!

李孟尝

玄武门之变后,被封为汉东郡开国公。之后参与过破东突厥之战。高宗年间,任右威卫大将军。最终于公元666年,突然暴毙于自己府邸,终年73岁。

总的来看,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论功行赏了,大多得以善终。没善终的,除了长孙无忌死的有点冤后,其他的都是自己作死!


夏目历史君


玄武门之变,一般说来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皇长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并立自己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年号贞观,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但是玄武门之变仅仅靠李世民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很多著名的大将并没有参与其中,像程咬金,徐茂公等,都没有直接参与其中。参与这场政变的主要有长孙无忌,尉迟恭,张公瑾,刘师立,侯君集,杜君绰,郑仁泰,独孤彦云,李孟尝,公孙武达十人,他们最终结局怎样,李世民最后有没有过河拆桥?

首先说一下李世民的大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到处东征西讨,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也是站对了队,支持自己的妹夫李世民,到了贞观年间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等重要职位,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又拥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去世之前又将李治托付给他辅佐,但是在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情上站错了队,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后来也是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被定为谋反,后流放黔州,最后自缢于黔州。长孙无忌死后家人被流放,家里也被抄家。

尉迟恭,即尉迟敬德,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一生戎马倥偬,立下了赫赫战功,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元吉涉及欲趁机杀掉李世民,尉迟恭向李世民说了此事,才决定发动宫变,武德九年八月初八,李渊退位,次日,李世民继位,也就是唐太宗,面对突厥的突然骚然,尉迟敬德临危受命,打击了突厥。晚年的尉迟敬德沉迷炼丹,很少参政,之后李治继位之后,念在尉迟恭有功,也对他很是尊重。最后也得到了善终,后陪葬昭陵。

独孤彦云,也是参与政变的人物之一,但是史料对他的记载不多,在玄武门之变之后,上了战场,最终在与突厥对峙的过程之中战死沙场。

张公瑾也是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九岁。

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战功赫赫,后迁兵部尚书,李世民继位之后,先后讨伐吐谷浑,征战高昌,但是后来=却因为拥立太子李承乾谋反,受到了惩罚,被诛杀,自己的家人也因为这件事牵连,被流放。

刘师立,开始是王世充的手下,后归附秦王李世民,并帮助李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罗艺叛乱,刘师立奉命征讨,平定叛乱之后因有人投诉他是罗艺好友而遭到弹劾,后因念其有功恢复官职,后又东征西讨,贞观十四年因病去世。

公孙武达,向来以侠义豪爽著称,早年的时候追随李渊,后跟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王世充等人,最后也得到了善终,陪葬昭陵。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皆因病去世。

这十位功臣,总的来说除了侯君集谋反,长孙无忌被武则天冤枉谋反,其他人都算得到了善终。



消失的月光


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十位打手分别是: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敬德、刘师立、张公瑾、杜君绰、公孙武达、独孤彦云、郑仁泰、李孟尝。

长孙无忌,李世民皇后长孙皇后之兄长,开国功臣高士廉之外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李世民驾崩后辅佐李治即位,位高权重。因发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被逼自尽。

侯君集,侯君集跟随李靖攻灭吐谷浑 率军千里行军灭高昌,战功赫赫,后来参与李承乾谋反事件,被处死。

尉迟敬德,本为宋金刚部下,柏壁之战中投奔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他持太子首级恫吓李渊,李渊被迫妥协。为李世民即位立下大功,晚年闭门谢客,修仙问道,善终。

刘师立,本为王世充部将,李世民灭郑时投奔李世民,曾经遭李世民以谋反之辞试探,他对答得体,善终。

张公瑾,玄武门之变时大家犹豫不决之下正在用龟壳占卜,他一脚踢飞龟壳給大家定下决心成为关键人物。病逝。

杜君绰,李世民亲王府旧人,玄武门事变后长期担任玄武门护卫官职,唐高宗时,上朝死猝死。

独孤彦云,突厥颉利可汗犯境,他死于对突厥战斗中。

公孙武达,李渊晋阳起兵的从龙元勋,后来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而成为李世民嫡系,死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善终。

郑仁泰,李世民亲王府旧人,贞观年间跟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立下不少战功,永徽年间征讨铁勒部,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旗开得胜局面下由于杀降遭致强烈抵抗,被贬后郁郁而终。

李孟尝,本为王君廓部将,随王君廓降唐后成为李世民嫡系,玄武门之变后南征北战立功不少,于唐高宗乾丰年间方才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