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在农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常和儿女说:日子要过得好,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勤和俭二字。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听不听由你。等你们也上了年纪,到我这个岁数,就相信我说的过好日子窍门就是勤和俭,真的,别没有什么窍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这过日子的勤和俭二字还有个小故事呢。

话说高大的吴山脚下,有个吴家庄。无良家就在吴家庄里。吴良家里有大儿子吴干和二儿子吴想三口人。吴良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吴良睡不得懒觉,天不亮就起来背着粪筐在村前庄后拾狗屎检牛粪,等人们开始下地干活时,吴良已经拾了一大筐粪了。吴良回家吧粪倒进粪坑里后,又扛起锄头和纷纷下的的人们一起锄地了。

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吴良的地里粪施的多,地又锄的勤,庄稼总比别人家的长得好,粮食打得多。

这一年,老天爷偷了懒,雨水少得可怜。秋后粮食基本是颗粒无收。来年春上好多人家断了顿,揭不开锅,村里只有吴良家里有粮食吃。吴良是个善良的人,无论谁个拿着粮袋来他家借粮,都能背着提着大袋小包的粮食走出吴良的家门。在吴良的周济下,吴家庄的人们都平安的度过了这个春荒。

吴良家里粮食多,从不浪费,这顿饭吃不了,剩下的下顿热热再吃。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攒一斗。

别人问他日子比别人过得好,有什么窍诀。吴良总是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窍诀,要说有的话,也就只有勤和俭二字了。真的没有什么窍诀。人们说,这勤和俭就是窍诀啊。于是,吴良就叫木匠给做了块匾,又请了庄里的一个老秀才在匾上给写了勤和俭两个大字。吴良把写有勤和俭两个大字的匾端端正正的挂在北墙上。

这年,吴干和吴想都娶了媳妇。吴良想歇一歇,享享福了。谁想,天不遂人愿,秋后,吴良得了一场大病。吴良看了多个老郎中,吃了无数的草药,病光重不轻。吴良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晚吴良把儿子和儿媳叫到病床前说:我是不行了,你们以后过日子,照着匾上的意思做就行了。几天后,吴良就过时了。

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吴良下葬后,吴干和吴想的舅舅对外甥说:你爹没了,你们又都成了家,也该分开过了。我现在就给你们把家分开。吴干和吴想都同意。财产很快就分好了。最后就是那块勤俭匾不好分,兄弟俩都想要,可是就一块呀。舅舅说:要公平就公平到底。就找来锯子从匾的中间,也就是勤和俭的中间锯开了,兄弟俩一人一半,吴干要了带勤字的那半,吴想要了带俭字的那半。

吴干把带勤字的半边匾回家挂在堂屋北墙上。吴干就像他父亲吴良一样,起早贪黑没日没夜拼命地干活,打的粮食比别人的都多。可他的媳妇是个大手大脚的女人,做饭恐怕不够吃的,每回都做的太多,吃不了。剩的饭他就送到村外的山沟里,说这样干净卫生,谁借了东西不还,她也不去要。吴干家收入的多,可也浪费的多。一年下来,家里也没攒下多少。

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再说吴想家,他把带俭字的半边匾回家也挂着堂屋的北墙上。吴想是老二,从小叫爹爹和哥哥惯坏了,光贪玩,不知道干活。自己过日子后,坏毛病就改不过来了,干活吊了郎当,庄稼地里的草比庄稼还高,不用说秋后打的粮食多不了。天天省吃俭用的,每顿吃个半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俭是俭了,可家里穷的很。

这天,吴干和吴想的舅舅给吴良上三年坟。他到吴干家看看,家里空荡荡的,只有墙上的那块匾醒目,别的什么也没有。再去吴想家瞅瞅,粮囤子空空的,屋里除了一张床和那块匾,也是空空如也。吃饭间,舅舅问外甥吴干和吴想说:这几年,我没空过来看看你们,你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吴干和吴想就把平常怎么过日子的经过都说给舅舅听了。过了半天,舅舅叹了口气说:是舅舅害了你们。你们分家时不该把勤俭匾锯开,一家一半。过日子就得勤和俭,勤和俭不能分开。过日子既要勤又要俭。这勤和俭缺一不可。兄弟俩一想说:对呀,我们一个勤,一个俭,日子都没过好。

民间故事丨过日子勤和俭的故事

自此以后,吴干家也学会节俭了,吴想家也学勤快了,干活出力了。几年后,两家子家里粮囤子满了,钱袋子鼓起来了,成了村里有名的富户。

吴家庄的人们把吴干和吴想过日子的前前后后的变化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在行动上。吴家庄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