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用光8億美金」 賈躍亭許家印之爭背後:誰的「法拉第未來」

10月7日晚,恆大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恆大健康一紙公告,將恆大與賈躍亭Faraday Future(直譯為“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的紛爭公之於眾。此時距恆大與FF“聯姻”還不足4個月,雙方卻已經站在了“分手”的邊緣。

作為恆大與FF“聯姻”中的重要“子女”——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今年7月已更名為“恆大法拉第未來(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馳汽車”或“恆大法拉第未來(廣東)”),其在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用來建設FF中國電動車製造工廠的土地,施工進展情況如何?是否能順利完成“24個月內建成投產”的要求?恆大與FF之間的矛盾是否會對其造成影響?而FF南沙拿地時是否得到恆大的“助攻”?這基本用光的8億美金去哪了?是什麼原因導致賈躍亭與許家印走向紛爭?

合作前:

恆大系影子早已若隱若現

拿地花的是許家印的錢?

今年4月,FF關聯公司睿馳汽車花3.641億在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拿了一塊製造業用地,計劃修建電動車製造工廠。彼時,背後的“金主”便已隱現著恆大的身影。此時,是雙方宣佈正式合作的兩個月前。

為何賈躍亭在資金困難時未將所有資金投入美國漢福德工廠進行電動車量產,轉而在中國廣州拿地建廠?拿地的錢究竟從何而來?成都商報記者就此電話或微信方式採訪了FF多位相關負責人,但至截稿時,未獲得明確回應。

但梳理媒體的公開報道,或許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2月13日下午,賈躍亭在第一次FF全球供應商峰會上,曾主動曝出融資消息,稱FF已成功完成15億美元股權融資,其戰略投資者為香港投資機構。但賈躍亭並沒有具體說明投資方是誰。3月22日,他又在美國FF全員大會上宣稱“5.5億美元已經到賬”。

而在財新網4月7日的報道中,時穎董事華宏驥表示,FF的新投資人為香港富商趙渡,恆大未參與FF融資。“我們是(FF的)單一大股東。”

新浪財經4月也曾報道,時穎公司董事華宏驥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投資了FF,款項用途之一,就是“在中國廣東南沙設立生產基地”。華宏驥表示,時穎與賈躍亭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時穎出資20億美金,佔合作公司45%股份,為第一大股東;賈躍亭以FF公司作價,佔股33%;公司管理層佔股22%。投資款將分期分批投入到該合作公司,專款用於產品研發生產及在中國廣東南沙設立生產基地,目前時穎已向合作公司注資5.5億美金。

成都商報記者查詢中譽集團官網發現,趙渡為中譽集團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而更為有意思的是,根據中譽集團2017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譽集團分別持有恆大健康和恆大集團的股份2.66%和0.12%。同時,該集團還持有恆大集團9.5%和8.75%的優先票據。

此時,FF與時穎、中譽集團、恆大集團這幾家公司的關係還顯得撲朔迷離。而隨著恆大健康6月25日的公告,坐實了其是FF背後“金主”的身份。恆大健康公告稱,以67.467億港元收購時穎100%股份,從而獲得其擁有FF公司4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合作後:

一年不到就稱沒錢了

8億美金有沒花在南沙?

雙方宣佈合作後,是一系列的動作——

6月25日的收購的公告中,還有人事調配的消息:恆大將向合資公司Smart King Ltd派駐兩名董事,其中,中國恆大總裁夏海鈞將任該公司董事長,並擔任FF董事長,恆大健康主席時守明任合資公司董事。

7月24日,睿馳汽車提出更名以及人事變更申請,並於8月初得到相關部門批准。更名後的恆大法拉第未來,也將由恆大集團副總裁彭建軍擔任法人代表。

7月30日,香港公司註冊處綜合資訊系統顯示,名稱曾為“法法汽車生態(香港)有限公司”的Smart mobility(HK)公司是睿馳汽車的母公司,也已更名為“恆大法拉第未來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8月14日下午,醞釀了一段時間的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以下簡稱“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集團”)揭牌儀式在恆大中心正式舉行。

而在這一天新成立的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集團的高管中,也不乏“恆大系”的身影。除上述公告中披露的夏海鈞、時守明外,恆大集團副總裁、恆大健康副董事長彭建軍將出任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集團董事長;恆大高科技集團副總裁、原廣汽豐田董事長袁仲榮,將出任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集團總裁;並由恆大集團調任劉浩、劉浩、劉俊、沈立柱、王全喜擔任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集團副總裁。

除了上述已完成更名的恆大法拉第未來(廣東)、新成立的恆大法拉第未來(中國),另外,還有恆大法拉第未來汽車銷售(廣東)有限公司在8月10日完成更名、恆大法拉第未來汽車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等諸多分公司也相繼完成了更名。

股權、高管、新公司……在恆大入股後,諸多FF在國內的公司都加上了“恆大”字樣。

然而,隨著恆大系對FF集團介入的加深時,已經先後分批支付的8億美元,賈躍亭卻稱“已經基本用完”了。

根據10月7日恆大健康的公告,恆大子公司時穎於2017年11月30日與賈躍亭控制下的FF Top公司簽訂合併與認購協議。恆大在三年內投資20億美元,佔合資公司45%股份,按照協議約定在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恆大在2018年5月25日已提前支付完畢2018年底前應支付的8億美元。時至7月,賈躍亭提出恆大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

10月8日,成都商報記者趕往位於南沙區萬頃沙鎮的工地看到,遠處有打樁機在作業,能聽到機器工作聲響。此外僅有一臺挖掘機在現場,再沒有看到其他較大的施工設備。據瞭解,此前網上有“FF南沙工廠停工”等說法,現場一位項目部工作人員對成都商報記者說:“都不是真的,你看,還是在有序進行中的。”

一位接近恆大的相關知情人士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南沙的工地整體情況是按照時間節點的計劃進行的。

紛爭苗頭或早現

緊急仲裁

最快本月見分曉

8月14日,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正式揭牌。據恆大健康的公告,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有限公司為法拉第未來中國運營總部,全面負責法拉第未來在中國的技術研發及所有生產經營管理。

但是幾天後,FF又發佈了一則名為《法拉第未來全球運營聲明》,稱FF公司總部仍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目前沒有任何將全球總部搬離加州的計劃。

10月3日,時穎與FF原股東所成立的合資公司Smart King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緊急仲裁,要求剝奪時穎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時穎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10月7日,恆大健康公告顯示,2018年7月,FF原股東提出時穎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時穎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此時時穎與Smart King及原股東簽訂了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前提下,提前支付7億美元。

10月8日,FF回應稱,“恆大不應該一方面拒絕支付資金,另一方面享受補充協議生效後的權益,包括接管FF中國的大部分經營管理權。”而援引

騰訊《稜鏡》對一位接近FF的人士採訪,簽訂此補充修改協議,恆大即試圖獲得對FF中國與FF所有IP的控制權及所有權。“賈躍亭對此極其失望。” FF人士說,之前許家印到洛杉磯考察時,對FF員工表示不會插手業務,只提供資金,讓大家不要為錢發愁。

成都商報記者查詢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官網瞭解到,緊急仲裁程序平均用時14天。屆時,恆大是否能左右FF未來的融資計劃?FF是否能通過新的融資稀釋恆大的股權?雙方的合作究竟是繼續下去還是到此為止,圍繞法拉第未來的諸多問題或將得到更進一步的答案。

/ 專家觀點 /

沒有“農夫與蛇” 只是基於各自利益

關於恆大集團與FF集團的糾紛,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這件事裡,沒有所謂的“負心漢”,也沒有所謂的“背信者”。“問題的實質是雙方基於各自利益對FF控制權的爭奪。”

宋清輝分析道,“說到底,賈躍亭方面發自心底不希望恆大一家獨大,擔憂未來有一天被清洗出局。媒體將賈躍亭和許家印比作是農夫與蛇的故事,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層現象,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針對合資公司Smart King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緊急仲裁一事,宋清輝對成都商報記者解讀稱,賈躍亭方此舉,是對勝算有很大的把握,另在合資公司上也佔多數董事地位,有很大的話語權。而此仲裁的結果,給FF與恆大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對FF而言,失去新“金主”的支持,無異於自殺;對恆大而言,則會有投資損失的風險。

宋清輝認為,許家印的種種動作,也顯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極大的“野心。”對FF和新疆廣匯的兩筆投資,恆大在新能源汽車轉型上已經花費超過200億元。“入股廣彙集團,恆大正是在為法拉第未來進軍中國汽車市場開闢汽車銷售渠道的打算。”宋清輝稱。

另外,對於FF多次公開強調的量產在即,宋清輝認為,量產車下線,對其公司的估值產生積極變化。“但從目前來看,FF最終能否量產、何時量產還是個未知數。FF或會再現樂視只講故事的老路,並將一個接著一個講下去。鑑於賈躍亭信用已經破產,下一步賈躍亭估計很難募集到資金進行生產。毫無疑問,如果募集不到資金,FF就會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