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浚县这600多年的古城墙,依然高大和雄壮不减当年


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明清多次重修扩建,古城才渐趋完整。解放后,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被拆除,现仅存沿卫河一段古城墙、姑山南侧古城墙遗迹等几处。此图是浚县古城墙的西门

现存浚县古城墙卫河沿岸段城墙及姑山南侧城墙遗迹。2000年9月,浚县城墙列入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图是古城墙卫河沿岸段的外墙

浚县古城墙卫河沿岸段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此图是古城墙卫河沿岸段的外墙墙砖,砖已经风化,可见其历史之长

游人相继攀登的古城墙位于城西卫河处,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好的一段,再经维修,墙体的高大和雄壮不减当年。 此图是登城的马道

如今可以从西城门经过西北角楼走到北城门。周末开放,是游人 追溯历史、 漫步赏景的好去处。此图是在城墙上游玩的游人,远处是西北角城楼

浚县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墙建筑的优秀作品,历经六百余年仍稳固如初,可见当初建造之坚固,工艺之精细,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墙的修建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浚县古城墙外面就是中国大运河浚县段,该大运河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此图是古城墙及大运河

同时,浚县古城墙历史上作为浚县城市的主要保护体,历经几百年的战争摧残和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其简易实用的建筑手法以及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为当今建筑技艺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之处。此图是古城墙内墙照片

浚县古城墙之所以如此坚固,除外墙的砖石之外,同其墙内的夯土有关。据了解,据了解,其墙内的夯土采用粘性夯土并掺杂白灰,而且夹杂有芦苇、棉花条等做为加强筋,使其夯土强度得以加强。此图是墙内夯土的局部图片

浚县古城墙卫河沿岸段城墙现存一个城门,两个便门。此图是主城门西门,上书“西詹行翠”,是不是向西面可以看到西部太行山的翠绿之意呢?

此图片是允淑门,高4.75米,宽5.48米。门左侧墙壁嵌明崇祯十四年修允淑门石碑1通。通过此门向东既是浚县县衙旧址。

此图是允淑门再向北的观澜门。这些便门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原创作品,欢迎评论、收藏,欢迎转载链接,点击“关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内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