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日中國平安「自我剖析」價值幾何 投資者圍觀叫好

千股跌停日中国平安“自我剖析”价值几何 投资者围观叫好

10月11日,A股重挫,再現千股跌停。其中,滬深指數全線暴跌,其中上證綜指下跌142.38點,跌幅5.22%,收於2583.46點,創近4年新低。

就在此時,中國平安發佈多份公告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其中一份《平安價值深度解析三》引起網友熱議。報告的撰寫者並非是賣方分析師,而是來自中國平安的首席財務官及總精算師姚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的《平安價值深度解析三》中,除了對以往壽險價值的分析,還詳細解刨了平安產險、銀行、信託、證券營運利潤的主要驅動,並解讀了ROVE指標,給出了對集團各業務板塊合理估值的框架。

在千股跌停日,中國平安甩出此份報告也獲得了諸多投資者讚譽。有投資者提到,“冬炭夏冰。一個如此負責、周到,把股東放心上的上市公司。此時最重要的是信心,他就來同舟共濟了”。也有投資者稱,“中國平安的投資者關係確實值得稱讚。”還有投資者調侃稱,“平安居然自己寫了自己的研報,搶了分析師的飯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並非平安首次發公告分析自身價值。早在2016年12月,平安就發佈了一份名為《平安價值深度解析一》的公告,該報告主要內容是平安當年的投資者策略日上平安管理層解答的若干問題。首份報告罕見披露了多組內部核心數據,並對外界關注的平安核心業務——壽險的價值結構作了全面披露,並稱“平安壽險有近4000億的未來稅前利潤釋放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國內上市險企對公司業績最全面的一次“自我解剖”。從這些以往並不公示的內部核心數據中,或可管窺中國平安這家綜合金融巨頭核心價值的動能,以及其與目前國內保險業常見的業務、利潤及內含價值的架構存在的本質區別。

此後,伴隨著平安開放日,該報告以每年一次的節奏在上交所公告中出現。在2017年11月的《平安價值深度解析二》中,除了繼續解讀剩餘邊際,姚波還對“壽險行業消費升級是否可持續”等問題發表觀點。往年該報告解答的問題還包括:在中國經濟下行期平安業績是否還能保持穩定增長,內含價值的假設是否審慎合理等。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