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牌軍里的王牌,桂系第七軍爲何被圍殲?

2218992768


第七軍是桂系的起家部隊,有“鋼軍”之稱,有悠久的征戰史,在北伐、內戰、抗戰中經歷多次大戰,最終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灰飛煙滅。

1、北伐鋼軍

第七軍是李、白、黃統一廣西的基幹部隊,在統一廣西過程中東征西討。在北伐戰爭前,有20個團,全軍近三萬人。

在北伐中,十二團參與北伐。先後在衡陽、長沙、汨羅江、汀泗橋、賀勝橋諸戰役後,擊敗吳佩孚主力,圍困武昌。

*北伐戰爭

之後東下江西,在南昌、南京、龍潭、淮河連破孫傳芳主力。

整個一次二次北伐,鋼七軍正面擊潰敵軍在三十萬以上。

2、擴編與爭霸

第一軍是桂系的種子部隊,隨著北伐的勝利自然擴軍。而且繳械諸多軍隊,諸如第六軍、第二十七軍等。

在1927年八月,第七軍二師、三師、留守部隊擴十九、十三、十五軍。

在蔣桂戰爭、第二次反蔣戰爭、中原大戰中,第七軍損失慘重。之後長期作為李、白的統治支柱駐防廣西。

(中原大戰)

3、抗戰揚威

在抗戰開始後,第七軍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之後長時間駐紮大別山區,在敵後作戰。

1939年至1941年間,該軍相繼參加了隨棗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

4、花落誰家

在解放戰爭中,第七軍在初期也立下一些戰功。在大別山地區與中野多次作戰。

但大廈之將傾,狂瀾之既倒非一個軍的能力能解決。東野的幾十萬齊裝滿員精銳渡過長江,再無能抵禦的。

(衡寶戰役)

青樹坪只是垂死掙扎。衡寶戰役是時間問題。

總結:

第七軍是國軍中比十八軍戰史還長的部隊。北伐的八個軍到了解放戰爭期間,只有兩個軍。這樣老牌部隊的滅亡,並不是因為戰鬥力的問題,而是歷史的選擇。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抗日時的李宗仁白崇禧常說:“日本如侵略廣西必遭失敗”,而事實上,日軍在廣西幾無敗績,1939年桂南會戰中,桂軍主力“夏威集團軍”在白崇禧親自指揮下,能用別的部隊打絕不會讓自己人衝,夏威的第十六集團軍始終充當預備役,能看見敵人,但就是不打,毛都沒掉一根。

1944年,日軍第二進犯廣西,史稱桂柳會戰,蔣委員長命令桂軍第三十一、四十六兩個軍守桂林,但白崇禧將主力部隊調離陣地,只留二個師2萬人守桂林,這麼點兵哪守得住,主力又跑得遠遠的,桂林、柳州、南寧、梧州很快被日軍佔領,廣西當時99個縣市,日軍佔了75個。

桂平反攻戰時,在中國處於優勢時,粵軍第六十軍衝在前面,桂系在後面掩護,由於粵軍進攻遲鈍,讓日軍安全渡過潯江。

我知道的太少,只知道第七軍軍長李木一被第四野戰軍俘虜,全軍被殲,在四野戰史上,這次戰鬥不太引人注意,必競在輝煌的四野戰史中,能讓人不忘的大概只有遼瀋和平津兩戰役和以四野為主力的朝鮮戰爭。


大清完顏丹


國民黨軍隊打敗仗的口頭禪是:“不是我軍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了。”這句話要是換到桂系第七軍主力被殲的衡寶戰役中,則可成為“不是我軍無能,是共軍太強大了”。

在解放戰爭後期的南線大追殲中,林彪所指揮的部隊為第四野戰軍的三個主力兵團和第二野戰軍的二個兵團,一線兵力高達54萬餘人;而華中國軍在陳明仁和張軫兩個兵團起義後,白崇禧能集結起來包括桂系家底在內的總兵力不過20萬人,敗局已定。


四野在東北不僅獲取了大批日式裝備,更消滅了包括新一軍、新六軍、新五軍、七十一軍等在內的眾多美械或半美械部隊,遼瀋戰役中被殲國軍高達48萬餘人,四野甚至在瀋陽接收了整整一個一彈未發的高射炮團。因此不僅繳獲了充足的武器彈藥,同時按照“即俘即補”的原則補充了相當一批有戰鬥經驗的國軍士兵,正是兵強馬壯的巔峰狀態,可以說是幾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者。而桂系的第七軍雖然也在白崇禧的照顧下全部換裝美械,卻不過二個師2萬餘人,是無力迴天的,被殲只是時間問題。

1949年9月至10月發生在湖南衡陽和寶慶地區的“衡寶戰役”,橫跨開國大典期間,歷時34天。它與西南戰役和海南島戰役並稱四野渡江之後的“三大戰役”。林彪指揮的戰鬥序列是:四野第12兵團肖勁光部、第13兵團程子華部、第15兵團鄧華部,同時指揮二野第4兵團陳賡部、第5兵團楊勇部,以絕對優勢兵力採取大迂迴的戰略包抄桂系主力,直接投入衡寶戰役的中路和西路軍約40萬大軍。如果白崇禧全力逃回廣西,恐怕林彪還要費些周章,第七軍或可堅持更長一些時間。



然而“青樹坪”戰鬥讓白崇禧產生了強烈的戰略誤判,認為憑手中掌握的20萬桂系精銳足可與林彪一戰,結果不逃反守,在衡寶地區拉開了與解放軍決戰的架式,而這正是林彪求之不得的。許多答友過分解讀了青樹坪戰鬥中第七軍的戰力,其實這是林彪的一次火力試探和一個有意破綻,即以第49軍鍾偉所部的“孤軍冒入”,吸引白崇禧主力反噬露形,他最擔心的,反而是桂軍主力不戰而逃,一路撤進西南十萬大山。

白崇禧以桂系第七軍和第四十八軍主力,未能吃掉鍾偉手下的一個師,依然沒有清醒。



鍾偉所部在付出重大傷亡後安全撤出不利戰場,桂軍雖然取得了局部戰鬥的勝利,卻暴露了主力集結地域,更要命的是白崇禧自此信心爆棚,認為經此一戰四野已受重創,決心不再撤退,而是死守湘桂門戶,與四野一決高下,不料正中林彪下懷。

自9月下旬起,林彪指示中路軍按兵不動,卻急令第13兵團組成的西路軍、第15兵團和陳賡兵團組成的東路軍迅速出動,分別佔領湘西芷江、粵北韶關一線,徹底切斷了桂軍可能撤往貴州和雲南的道路。1949年10月5日,開始行動的中路軍先頭部隊韓先楚40軍第135師襲佔湘桂咽喉靈官殿地區,完成了對桂軍主力的戰術合圍。




(被俘的桂系第七軍軍長李本一)

“小諸葛”如夢初醒,下令各部全速撤往廣西老巢,但四野135師猶如釘子一般定在靈官殿,有力遏阻了桂系第七軍的瘋狂突圍,10月9日,四野中路軍主力第12兵團等共五個軍追至,壓縮包圍了桂系王牌第七軍軍部及171、172兩個主力師,同時被圍的還有劃歸第七軍臨時指揮的四十八軍138、176兩個師,戰至10月11日,桂軍四個主力師基本被殲,斃傷俘者為47000餘人。

雖然桂軍暫時逃脫了全軍覆滅的命運,但精銳喪失殆盡,所謂的“鋼七軍”在廣西重建時,都是用保安團、民團拼湊的,再不復往日之強悍,1949年12月在廣西博白戰役中再次被殲,軍長李本一被俘,這一次則是灰飛煙滅了。


度度狼gg


國民黨西南地方實力派“新桂系”麾下的第七軍素有“鋼七軍”之美譽。

桂系第七軍之所以被稱為“鋼七軍”,主要是該部紀律嚴明,驍勇善戰,是國民黨地方“雜牌部隊” 中不可多得的一支鐵血精銳,堪稱“雜牌”中的王牌。

七軍自成立後就幾無停歇的東征西討,戰績驕人,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時期號稱從無敗績,李宗仁、夏威、楊騰輝、廖磊、周祖晃、李品仙、張淦、李本一等桂系悍將大多出自七軍,有些還先後擔任過軍長。

1926年初,廣東國民革命政府與李、白、黃進行談判,就兩廣統一交換意見,並於3·15日達成了兩省軍、政、財統一的三項決議,24日,桂軍被孫中山大元帥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全軍共9個旅37500餘人,李宗仁任軍長,白崇禧為參謀長兼二旅旅長,黃紹竑為黨代表。兩廣實現統一,為波瀾壯闊的北伐戰爭創造了先決條件,也為國民革命軍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桂系第七軍是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絕對主力,先後參加過通湖南、克武昌、攻南昌、取杭州、定上海的歷次戰役,一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兵鋒所指,最遠竟抵達山海關。

武昌外圍汀泗橋、賀勝橋之戰,李宗仁、白崇禧親自指揮北伐軍主力七軍 、四軍與吳佩孚的北洋軍連續惡戰。汀泗橋之戰打響後,經4天激戰,七軍主力配合葉挺獨立團擊潰了數倍於己的敵人,北伐軍終於打通了鄂南通往武昌第一道門戶。賀勝橋一戰空前慘烈,雙方盡遣精銳,七軍更是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一舉攻破由吳佩孚親自督戰的北洋軍,並攻佔賀勝橋,沿鐵路線直搗武漢。從此,“鋼七軍” 的名頭逐漸響亮。

新桂系從北伐出師以來短短兩年,轉戰兩湖,馳騁京津,實力增長很快,已擴編為8個軍2個獨立師,桂系兵強馬壯,控制了廣西——武漢——唐山三個重要據點,年僅33歲的白崇禧身兼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要職,成為與蔣介石、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平起平坐的風雲人物。“桂系三巨頭”配合默契,黃紹竑打理廣西;李宗仁盤踞武漢;白崇禧鎮守唐山。以七軍為核心的新桂系能攻善守,聲威赫赫,不過卻犯了兵家大忌:戰線拉得過長,兵力過於分散。

桂系將兵力分散部署在南北數千裡的一字長蛇陣上,只要被敵攔腰截斷,就首尾不能相顧,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桂係數度起兵反蔣均以失敗告終。

1934年10月,紅軍路過桂北,白崇禧親自坐鎮桂林,派廖磊率赫赫有名的“鋼七軍”到全州、興安一帶佈防。白崇禧顧慮蔣的嫡系部隊中央軍會尾隨紅軍進入廣西,於是叮囑廖磊對路過廣西的紅軍只追擊,不堵截,不硬拼,既可應付蔣,又可防止紅軍深入廣西腹地,並最大程度地保存實力。在紅軍由湘南進入廣西的10多天時間裡,七軍只是尾隨並監視,並未與紅軍發生過實質性的戰鬥。

當然,紅軍主力渡湘江時,還是遭到了桂軍、湘軍、粵軍以及中央軍的聯手攻擊,損失慘重,血流成河......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全民族抗戰正式打響,白崇禧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協助總長何應欽籌劃抗戰大計。在空前慘烈的凇滬會戰中,白是組織指揮該戰役的主要負責人之一。8年抗戰中,桂系軍隊先後參加過淞滬會戰、津浦路會戰、徐州(含臺兒莊作戰)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南昌會戰、桂南會戰等一系列戰役。“鋼七軍”果然名不虛傳,該軍官兵們殊死奮戰,在安徽、湖北等地重創日寇,以極大的代價取得了諸多赫赫戰功。在8年抗戰中,桂系的英勇表現有目共睹。

白崇禧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在這些戰役後,總結了日軍戰術的優點與缺點,並針對敵強我弱的事實,制定了一套頗有科學性並行之有效的破敵戰術對策。1945年5月,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0月晉升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李宗仁也是)。

1948年底,桂系王牌七軍的171、172師在南逃途中參加了青樹坪伏擊戰,桂軍與孤軍深入的四野49軍下轄之146師展開了數日血戰 。事後統計,146師陣亡877人,傷2000餘人。前來增援接應的145師也傷亡470餘人。其傷亡之慘重為四野渡江以來之最。七軍的兇悍能戰,由此可見一斑。

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唐生智投誠,湖南和平解放。

10月初,白崇禧發現其兩翼已被解放軍迂迴包圍,於是急忙命大軍南撤廣西,就在此刻,著名的衡寶戰役打響,桂軍王牌七軍、四十八軍被四野分割包圍,遭遇重創,陣亡多達3萬多人,以剽悍著稱的七軍幾乎損失殆盡,白崇禧率殘軍退回廣西。

12月初,桂系張淦的第三兵團被四野圍殲於茂明,這位威風一時的“羅盤將軍”被俘虜 ;劉嘉樹的第十七兵團在桂西北的東蘭一帶灰飛煙滅,劉司令被生擒 ;徐啟明的第十兵團在橫縣全軍覆沒,徐司令被俘後僥倖逃走。黃傑第一兵團(蔣嫡系)、魯道源第十一兵團(滇軍)在中越邊境被解放軍擊潰,黃、魯率殘部遁入越南,被法軍繳械後輾轉遣送臺灣。12月4日,南寧解放。7日,欽州被解放,桂系殘軍南逃的唯一出海口被封死。12日,廣西全境解放,縱橫民國20餘年的新桂系軍閥徹底覆滅。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桂系的第7軍就是民國時期有名的“鋼7軍”,也是李宗仁與白崇禧的看家部隊。在被國民黨中央軍稱為雜牌的桂軍之中,特別擅長山地戰和夜間戰的桂系第7軍無疑是雜牌中的王牌。這支軍隊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又轉戰南北,被蔣介石貫以“鋼軍”的名號。然而,正是這樣一支頑強的地方部隊最終也落得個被圍剿的命運。那麼,第7軍的興衰史是怎樣的呢?


李宗仁、白崇禧三人於1925年統一了廣西省政過後,隨即與廣東國民政府開始協商北伐事宜。當時,才新組建不久的桂系第7軍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7軍的序列,編制為9個旅、18個團、2個獨立團、1個新兵團。1926年的7月,第7軍抽調了12個團進入湖南作戰,只留下8個團守衛廣西本土


在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第7軍、第4軍、第8軍作為北伐軍主力,先後消滅了吳佩孚的20萬主力與孫傳芳佈防的10萬大軍,為國民政府佔領江西、湖南、江蘇等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比如在“賀勝橋戰役”中,第7軍與葉挺獨立團並肩作戰,擊殺了吳佩孚的副官。在“龍潭戰役”中,也是第7軍拼死衝鋒,攻佔棲霞山,最終擊潰孫傳芳的數萬大軍。

在解放戰爭初期,早已“聲名鵲起”的第7軍也曾經讓解放軍戰士吃到了苦頭。在1946年的泗縣戰役中,山東野戰軍聯合華中野戰軍向國民黨第7軍的172師發起猛攻。戰鬥雖足足打了二天,但由於桂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意志,山東野戰軍在付出了傷亡7000餘人的代價後也未能攻克泗縣,最後只能執行戰略撤退。

1949年初,由於國共和談再次破滅。解放軍的200萬大軍隨即發動渡江戰役,如樹風掃落葉之勢撲向南方。眼見國民黨的敗局已定,但老奸巨猾的蔣介石仍想放手一搏。為此,蔣介石把扼守湖南的重要任務交給了桂系的白崇禧。

當年的9月,解放軍4野與桂系主力在湖南衡陽和寶慶一帶展開激戰。戰前,白崇禧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認為自己掌握的20萬桂系精銳足可與林彪的四野一戰。殊不知這正中林彪的下懷,林彪指揮肖勁光、程子華、鄧華、陳賡、楊勇分兵進軍,準備以優勢兵力包抄桂系。

戰鬥進行到9月11日時,四野已經將桂系第7軍的171師、172師和第48軍的138師、176師共4個師全部殲滅於祁陽以北地區,繳獲了大炮了400餘門,輕重機槍1200餘挺,長短槍1.5萬餘支、戰馬1100餘匹、汽車270餘輛,各種槍彈、炮彈140餘萬發,並且解放了新寧、寶慶、隆回等廣大地區。



在整個衡寶戰役中,解放軍動用了2.5倍於敵的優勢兵力進行迂迴包抄,並利用白崇禧盲目自大的缺點,最終殲滅桂系近5萬人,其中的第7軍更是幾乎全軍覆沒。曾經聲名鵲起的桂系第7軍經過此次打擊以後,名存實亡,一蹶不振。同時,解放軍也通過此戰基本上完成了解放湖南的目標,並打開了進軍廣西的門戶。


古風吹落梨花捲


第7軍就是大名鼎鼎的"廣7軍\

笑嘗歷史百態


桂系第7軍組建於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這支由廣西子弟兵組成的軍隊曾在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從珠江到長江、從淞滬戰場、徐州戰場、武漢戰場再到桂南戰場都留下第7軍浴血殺敵的身影,也因此博得了“鋼七軍”的美名。同時也成為桂系軍閥博取政治權利的資本。

40年代末,隨著解放戰爭如火如荼的發展,國民黨反動政府在解放軍的打擊下搖搖欲墜,作為第7軍自然也和其他國民黨中央軍部隊一樣免不了覆滅的命運,這與其說是第7軍兵力不如解放軍,不如說是形勢比人強。

渡江戰役後,解放軍第二、三、四野戰軍近200萬大軍橫掃南方如卷席,國民黨軍一觸即潰。面對危局,蔣介石以實力尚存的白崇禧、胡宗南集團為骨幹,拱衛中南和西南。擔任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坐鎮衡陽,其對手是傭兵百萬、從白山黑水一路打過長江的第四野戰軍。四野的第4、12、13、15兵團的數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向白崇禧所部正面防線湖南和後方根據地廣西同時發起攻擊。白崇禧眼看有被四野大軍合圍的危險,加之長沙和平起義,正面防禦還沒開打就已崩潰,只得下令放棄湖南全力向廣西根據地撤退,企圖依託地利和人和優勢與四野決戰,原先準備趁四野進入湖南立足未穩擔負攻擊的第7、48、126軍奉命轉入後衛,掩護全軍南撤。

而第四野戰軍沒有實現在湖南境內殲滅白崇禧的戰略意圖,於是以絕對優勢兵力全力圍追堵截為白崇禧殿後的第7軍等3個軍。

湖南早在30年代就是最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群眾基礎根深蒂固。在人民群眾大力支援下,來自白山黑水間的四野子弟兵以穿插分割的拿手戰法迅速將出身南方、擅長山地戰的第7軍4個師近4萬人團團包圍在了湖南祁陽縣的黃土鋪。隨後,四野以8個師的絕對優勢兵力、火力發起攻擊。陷入重圍的第7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僅僅兩天,這個曾經縱橫大江南北的鋼軍就一個不剩的被四野大軍全殲,第7軍軍長李本一、副軍長凌雲上、參謀長鄧達芝以及其他三個師長都被四野活捉。

而失去了鋼七軍的白崇禧桂系集團也從此一蹶不振,苟延殘喘了幾個月後也被從湖南、廣東殺來的第四野戰軍全殲於廣西。


天狼星大將軍


雜牌軍裡的王牌,桂系第七軍為何被圍殲?一是大勢所趨,歷史走到這一步,地方軍閥的勢力被消滅是必然的。二是實力不如人,衡寶之戰,1、林總率四野三個兵團加二野兩個兵團共31個師群毆桂系第七軍、第四十八軍4個師,實力懸殊。2、天意要滅桂軍,林部135師丁盛因電臺故障與林總指揮部失去聯繫,毫無目的地地瞎逛,卻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誤闖誤撞,釘上了桂軍的死穴了。3、鄰院起火,殃及桂繫了。衡寶之戰開戰前夜,程潛、陳明仁通電起義了,消除了湖南國軍的壓力,林總得以全力圍毆桂軍。天時地利人和,全被林總佔了,桂軍只能憑藉自己的毅力,在這樣的情景下,在被打殘的情況下,竟然餘半口氣脫身而去。兩個多月後的博白戰役,揚名20年的鋼七軍,終於劃上記號了。第七軍軍長李本一從博白跑到平南後被俘,李本一被活捉後,被送到四野總部所在的湖北漢口劉家花園管教。三野陳司令員突然來電,要求林總將李本一移送駐合肥劉公祠的皖北軍區軍法處關押。1951年3月5日,皖北人民法院在合肥市苗圃廣場召開萬人大會,宣判判處李本一死刑,立即執行。

據說李本一是解放戰爭中唯一被處死的被俘軍長。


西園小苑


桂系雖然精銳,奈何格局太小,大勢已去,無奈而已!不過當時桂七軍的覆滅指揮失當也是原因之一。桂七軍組建於孫中山先生時代,實際上可不是什麼“雜牌”是國民政府的“老底”之一,裝備精良,曾經由名將白崇禧親自指揮,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都有過輝煌戰史,在國內戰爭最後階段在“青樹坪戰役”曾經擊敗不可一世的林彪將軍的“四野”先頭部隊,致使起義投共的湘軍又轉投國軍,因此有驕橫自大心也!在遇到十倍解放軍大包圍時七軍三個師部隊不按白崇禧的計劃南撤,而是一個師之兩個團走公路結果順利撤到桂林,兩個師及軍部主力竟然仗著所謂桂軍善山地戰走小路,結果被稱勝而來士氣高昂的解放軍優勢兵力伏擊,於是全軍覆沒!說明桂軍的確格局比較小,不善於打大型戰役啊~因為那時老蔣的中央軍胡璉部已經放棄粵贛防線,解放軍已經自粵西“兜”了桂系的底,這仗已沒辦法打了(這個時候了國軍仍在內鬥啊呵呵)……


姚生42


桂系第七軍就是大名鼎鼎的“鋼七軍”,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隊,比起蔣介石的五大主力也毫不遜色,甚至比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組建更早,從北伐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可謂是戰功赫赫,後來被我人民解放軍消滅。



而這桂七軍,在國民革命時期便是主力軍,在北伐時期的賀勝橋戰役中,桂七軍聯合葉挺獨立團大敗北洋直系大將吳佩孚的精銳,使得這位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梟雄走下了人生的巔峰,結束了這位常勝將軍的政治生涯。而在與另一個軍閥孫傳芳的戰鬥中,桂七軍以少勝多,殺的孫馨帥六萬大將屍橫遍野,這足以說明其強悍的戰鬥力。



而在抗戰中,桂七軍在桂系首領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揮下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等重大戰役,也正是在這些血戰中,流傳出了這麼一句話:“川軍滇軍黔軍是隻羊,湘軍是頭狼,桂軍是虎又是狼”,因而桂七軍又被譽為虎狼之師。



在解放戰爭中,桂七軍組成了第三兵團,其一直被我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視為心腹大患,而桂系在大別山區給劉鄧大軍造成了不少傷亡,之後在“青樹坪戰役”中使得四野損失慘重,這也是四野打入南方首次遭受失利,也是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的一次重大失利。後來在衡寶戰役中,桂軍被解放軍四野十三個師圍困,最後被殲滅。

桂七軍是中國軍人的典範,他們在北伐和抗日中的英勇我們不能忘記,但是為了國民黨的獨裁而戰註定會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