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6月2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普及一下什麼是客戶備付金

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

通俗說法:客戶備付金就是在網上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在確認收貨前,你支付的貨款,在你收到貨並且做出確認之前,一直放在支付公司的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客戶備付金”。


其實央行在17年1月22號就公佈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後續相繼推出公告,從開始的20%提高到50%,這次從50%提高到100%並非一蹴而就。

央行之所以要進行備付金集中存管,是因為此前各家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存放,客戶備付金的規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

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風險:

一是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

二是一些支付機構違規佔用客戶備付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

三是支付機構通過在各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資金清算,超範圍經營,變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組織的跨行清算職能。甚至有支付機構藉此便利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風險跨系統傳導的隱患。

四是客戶備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於支付機構統籌資金管理,存在流動性風險。


央行發“鐵令”,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100億

備付金比例提高至100%後,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等三方支付機構 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還了,支付寶微信一年少賺上百億。


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嗎?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你的錢更加安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