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四章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四章

第 十 四 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

译文:看不见的,我们称之为夷;

原文:听之不闻,名曰希﹔

译文:听不到的,我们称之为希;

原文:搏之不得,名曰微。

译文:摸不着的,我们称之为微。

原文: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译文:无论是看不见、听不到还是摸不着的人们都没办法查究,所以就把他们归类为一种。

原文: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译文:其上不是明亮的,其下也不是昏暗的。

原文: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译文:它一直存在却无法命名,最终复归于无物。

原文: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译文:它没有具体的形状,也没有物体那样的表象,我们称之为惚恍(若有若无)。

原文: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译文:我们想迎面碰到它却找不到它的头,我们想尾随它却找不到它的尾。

原文: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译文:哪怕掌握的是古时候的“道”,现在依然可以控制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

原文: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能解释这世界最早是怎样诞生开始的,就称之为道的规律(纲纪)。

现代人发现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而科学所涵盖的专业门类也在不断的拓展。而这些无处不在,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规律性科学,老子统称为“道”。道是主宰一切事物孕化变迁的规律性存在,是世界诞生之初就存在的客观规律。因为是主导事物变化最本质的规律,所以无论古今时间怎样变迁,规律都是不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