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下辖地区,属黑龙江省十三个地级行政单位之一。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是祖国的最北部边疆,素有“神州北极”之美誉。东依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临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南濒辽阔肥沃的松嫩平原, 北靠中俄界江黑龙江

大兴安岭行政区划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东南部与黑龙江省黑河市毗邻,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毗邻,北靠俄罗斯,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署办公,驻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4个区1个市2个县,37个乡镇6个社区, 43个居民委员会80个村民委员会和52个林场。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东西横跨6个经度,南北纵越3个纬度。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北坡,处于根河与嫩江两条地震大断裂带上。

为多年冻土带,处多年冻土带南部。盘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东直线以西为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其他为岛状多年冻土带。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 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 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独特,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高寒禁区”之称。气候湿润,夏冬多雨。温差较大,夏日昼长夜短,以夏至期间为主,偶有北极光出现。冬季夜长昼短,时有奇寒。太阳年辐射总量4500百万耳,年日照2600小时,年有效积温2100摄氏度。

大兴安岭地区水系为外流流域,流入太平洋海域的黑龙江流域区,属地表流经带的湿润带与多水带。境内较大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那都里河等,国际河流有黑龙江,省内地区间界河有嫩江。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79.83%。截止2008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14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等。


截至2011年,全区有39个单位从事地质勘查、调查工作,有探矿权268个,开展野外勘查工作的探矿项目有240个,勘查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投入资金4.37亿元。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林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多为坡地,土壤多为酸性沙质壤土,气候凉爽,无霜期短,极适合寒带生物生长。据调查统计,大兴安岭地区具有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大兴安岭地区境内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 加格达奇火车站 加格达奇火车站 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齐齐哈尔等城市,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洲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111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公里。


大兴安岭的旅游资源占据了世界三大旅游资源——森林、冰雪和海洋中的两项。截止到2009年9月,全区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10家。其中,AAA级的有7家,分别是北极村、加格达奇北山公园、地区资源馆、万亩种子园、新林大乌苏鹿苑、塔河栖霞山公园和图强林业局博物馆。AA级的有漠河五六火灾纪念馆和兴安湖渡假村。A级的有古里旅游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神州北极----大兴安岭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