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36年 每次回部队先留遗书 儿子不解 长大后为探究竟成其上司


《增广贤文》有云: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隋唐时期裴世基裴元庆,父子合璧,战无不胜,闯出一番伟业,然而现代也有一对父子,父亲王昌来是北海舰队某潜艇鱼水雷专业士官,人称鱼雷王,是个超期服役的兵王,一级军士长,儿子也在该部队,并且是这位兵王的顶头上司,任职该潜艇鱼水雷部门长。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这就是中国潜艇兵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无闻保卫着祖国的缩影。在王晨的孩时记忆中,父亲总是特别忙,因为职业特殊,经常一个电话,王昌来就要出行,这样一走有可能是几天、几个月或是半年,但每次父亲出行,总会把一个小盒子交到母亲手中,也不让儿子看。

这个神秘的盒子,有一天王晨实在忍不住心中好奇,偷偷的打开了,盒里有一叠粮票和一封信,信上写着:“老婆,看到此信,请勿悲伤,孩子仍小,拜托你把他培养成人…”“晨,爸爸不能陪成长,你要少吃零食,多听妈妈的话…“幼年的王晨不懂爸爸为何总留遗书,多年以后,王昌来接受采访时才透漏:当时水下发射任务风险很高,每次出任务都有可能回不来。


虽然儿子是父亲的顶头上司,但这个老子可非同一般,而且令人敬畏。王昌来是一级军士长,人们把这种军衔称作“兵王”。王昌来出生于1958年,20岁光荣入伍,后派至潜艇某部门工作,这一干就是36年,现已退休的他仍发挥着余热,被支队聘为教练室鱼水雷专业教练员。

小时看着父亲一身戎装好不神气,王晨就说:等我长大了,我要你这个兵给我敬礼!没曾想,一句童言变成现实。懂事后的王晨不仅一心想要当兵,他更想看看父亲到底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整个童年的疑问始终萦绕着他,虽然起初父亲坚决反对,但最终没拗过他。2004年王晨入伍参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聪慧成了一位部门长,更巧合的是父亲竟然成了下属,虽然儿子是长官,但王昌来也时刻谨遵军纪,他说:在潜艇上我是你部下,不是你老子!

战场无父子,为了提高个人专业技能,王昌来和王晨还搞起了鱼类发射比赛。小王带着自己的艇员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的步骤模式,以熟练的操作方式迅速完成比赛,获得同事们的连连掌声,正当小王准备赢取父亲表扬的时候,老王一瓢冷水泼下来:这样不行,速度慢。小王并不服,要挑战父亲,老王积极应战。哨声一响,父子同台PK……最终,老王以一分钟的优势胜出。如今,在王昌来和王晨所在的部队,提起他们父子俩,大家都忍不住夸赞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