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困难,你们感受到了吗?

登山钓水


实体经济困难当然有一些技术性的原因,比如融资难,贸易战,房租和地价上涨的挤压,等等,

但是,实体经济困难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已经进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中留给实体经济的比例已经不再上涨,甚至份额还会不断减少,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大幅超过实体经济,中国作为后来者,经济发展也是这个规律,一个国家由穷变富的过程就是需求不断改变的过程,一开始是追求温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温饱满足后就是其他的物质需求,这时候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而随着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精神需求,个性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开始占据主导,这些是服务业的内容了,

从现实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现在似乎是啥商品也不缺,啥东西都不好卖,其实就是市场饱和了,拿农业举例,一个人穷的时候是吃三顿饭,富裕了还是只能吃三顿饭,因此只要人口不增长,粮食需求就不会大幅增长,实体经济同样如此,

但是服务业不一样,发展空间很大,几乎没有限度,比如旅游,在家附近转悠是旅游,到远距离省份是旅游,到东南亚是旅游,到南美还是旅游,还没提旅游方式的变化,总之,只要你有钱,总有你需要的项目,

现在实体经济不景气,但是互联网经济,文化,娱乐经济却风生水起,因此实体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产业升级,才能争取市场份额,


万事皆空70


朋友,实体经济目前之困已经非常明显、突出,我作为一个长期在金融部门的人员已感触很深,相信经济界、全体民众都有切身的感受。

目前最大的困难,横亘在实体经济之间就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体经济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现实困难。近几年国务院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多达几十项,除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难问题,但至今这个顽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据权威机构预测小微企业融资缺口约在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五项措施意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难问题,这不仅说明中央政府重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更在于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之困的形势相当严峻,贷款难、难借款应是当下小微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最真实的写照。可见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到了非下决心彻底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经营陷入困境,债务违约高、纠纷多,盈利能力下降,东南沿海发生几波关门、跑路高潮,使小微企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过去几年东南沿海实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深圳、东莞、温州、福州等地小微企业因资金断链、经营难以为继而不得不关门跑路的实体企业多达上百万家,不少老板因此走上自杀等绝境,这一幕幕实体企业的悲惨史,应该很多人记忆犹新,始终难以忘怀。

可时到今日,这种现状虽有所改观,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让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脱困,不少实体企业依然在艰难的经营路上苦苦挣扎。

此外,还要看到不少实体经济因经营艰难不得不背离经营初衷,踏上了转行转产的“脱实向虚”经营之路,使实体企业整体经济前景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不少实体企业家卖掉机械设备,加入到炒房地产、炒黄金期货、炒股及其他虚拟经济领域,加剧了全社会资金及其他各种资源的脱实向虚,这对我国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信这一切全国民众都应有切身感受,也有切肤之痛,但愿各级政府及全社会集思广益,积极参与解决实体经济摆脱经营困难的伟大实践和谋划之中,愿中国实体经济早日走出阴霾,步入稳健发展之道。

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各级政府进一步对实体经济加大降税减费的“让利”力度,建立各种信贷保险基金和信贷奖励制度,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兴趣和消除信贷后顾之忧,让实体经济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和活力。

同时,银行应消除信贷门第观念和“嫌贫爱富”信贷经营思维,向小微企业切实伸出信贷援手,给予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此外,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进一步在货币信贷上加大定向降准力度、对小微企业信贷不良贷款提高容忍度等等,消除银行机构对资金来源不足及不良借款增加等方面的担忧。


财经深思


美国跟中国贸易杠上了,积极因素是说我们要励精图治、自力更生。客观地说,我们要准备过苦日子了,不是几年,而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日子。

外贸收缩,内需疲软,生产过剩,互联网企业跨界打劫,强者恒强,中小企业走入了一条破产不归路。

实体经济的困难,积极因素说我们要跟上互联网经济,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勇于转型升级。那只是口号层面。落实到每个公司具体的行动,落实到中小企业的当家人头上,就是举步维艰,不知方向在哪,关门不甘心,不关门侵蚀老本,拉下深渊。

钱难挣了,互联网企业却还在吹泡泡,融一大笔大笔的钱。目前小米、美团、滴滴等公司抢着去上市,更让人感受到资金的不足,它们都在收割最后一笔钱呢。

1、初创企业进入倒闭潮。

我的最深的感触是,2014年采访了一批初创企业,现在重新看它们,几乎60%都没有动静了,可能有30%转型了,也就是说重新选择了新的创业方向,还在硬撑着。

2、传统行业举步维艰。

另一个感触是,遇到在传统行业的同学、朋友,第一句话就是:钱太难赚了。看着区块链很火,那些90后动不动几千万,上亿元的赚钱,觉得不可思议。

生意难做。

3、投机迅速被打回原形。

以为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概念,可以投机一把。如今资金收紧,股市哀鸿一片,融不到资,没有钱招人,想抢区块链的一些实利,去买点空气币什么的,听说一个投资联盟,90%2018年投钱进入的都亏损了,从几百万到千万元不等。

投机是最快最容易迅速归零的,没有踏踏实实的业务,投机更是死路一条。

4、房租、赋税高。

跟自己实际相关的还有房租高,企业赋税高。成立一个小公司,一年什么没干,没有取什么业务,各种维系费用都要1-2万元呢。

房价高,租房自然租金也不便宜,绝大部分实体企业要租房,这直接抬高了生产成本。所以,楼下的饭店一拨换一拨,几十万的装修费还没赚回来,就着急撤出,耗着亏得更多。

5、大学生就业率低。

再一个较深的感触是,应届大学生就业率很低。

10多年前,我那时大学毕业,找一份工作不那么难,一个班90%以上都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现在的情况,普通院校的就业率有60%就不错了,往大城市挤,高房价高物价是拦路虎,回撤家乡,各种消费,各种服务还没有起来,网络经济又一家独大,很难有中小企业的空间。

中国实体经济到了空前困难的时期,尤其目前技术在爬坡,资金不足,贸易又大受影响的情况下。

不知道,在这个需要咬紧牙关的时期,我们能不能坚持住?保持饥饿,保持耐心。

最后,还是要傻傻地保持乐观。


财经作家邱恒明


最近几年的黄金周,所有的景区都爆满,我觉得这一方面跟如今国人钱包鼓胀了些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假日消遣方式了。

放在十五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的黄金周,大家最有兴趣的是去商场里买买买,商场里也大做活动,什么一百减五十两百减一百,然后还有领券什么的,常常弄得非常复杂。我记得那时候黄金周去逛商场,是需要饱餐战饭做好一切准备的,逛到最后,几乎崩溃。

而现在,谁还去逛商场呢?

再有,在十年前,我一直想开个精致讲究的小面馆,到现在完全放下这个念头,可能面馆开好了也能赚钱,但是,在被外卖主导的小吃市场,面馆如何讲究得起来?要知道,好吃的面,对于时间是非常讲究的。

让我感触的还有,我们小区外面的几家门面,市口最好的一直做超市,但是基本开一家倒一家,然后再来一个倒霉蛋接手,能开得下去的,只有房产中介,以老人为目标对象的保健医疗用品店。我想这些都是实体经济衰落的现象。


闫红说


实体经济困难,其实不仅是最近开始的。

我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和朋友去餐厅吃饭,忽然发现老板站在门口吆喝、招呼客人进门。

往里头扫了一眼,门可罗雀,几乎没什么客人。

而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同样是这家店,人满为患,排队都要排一个小时。

后来去万达,也发现,偌大一层餐厅,服务员都比顾客多!

那些投资的老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山东辱母案:

“2016年8月3日,吴学占因“于欢案”被抓获。民警搜查吴学占办公室时,发现了一个U盘。这个U盘储存了80 G的影像图片资料,其中3段是王秀娥裸体悬吊被凌辱的视频,还有11张王秀娥遭受侮辱和殴打的照片。”

这起事件的背后,其实就是”高利贷“、”融资难“。

当地民营企业比较多,于欢他们家企业算是比较大,一般都以纺织、钢铁粗加工为主,做什么模具的,高速路护栏的,很多人奋斗了半辈子,终于把企业做成了不小的规模,企业其实就是他们一生的心血,所有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去借高利贷做过桥归还银行贷款,就是想继续经营下去,不要征信花了,他们指望着银行给他们续贷,都特么被银行忽悠了。

当初,4万亿刺激下,房地产爆发式增长,钢筋水泥需求也剧增,然后一时被冲昏头脑,或者被银行的忽悠去贷款扩大产能,但是后来行业不景气或者经营不好,然后就欠下贷款了,然后借高利贷还款。

也有些是借高利贷搞经营,维系现金流,不让资金链断裂。

实体经济这么惨,其中一个原因还真就是房地产惹的祸。

最近不是有专家鼓吹“六个钱包”嘛。

这六个钱包都去付首付了,剩下哪有多少钱消费啊?!

所以,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个个都是资产百万、千万的穷人。

没人消费,试问,实体经济哪能好的了?!


冯起升


我是深刻的感到实体经济的艰难,有在这方面做过一个调研和了解,这个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谈。

首先是房租的快速上涨。现在租个厂房的厂租或地租,也越来越高,这一块是的硬成本,已经让很多搞实体经济的小企业和小老板苦不堪言啦,负担很重。

第二个最重要的就是人工成本的提高。现在招工特别难,一般的工人的话,一天没有一两百块钱,根本是不考虑的,那也就意味着现在用工人,每招用一个,每个月至少要增加三五千的支出。

第三就是产品本身的销售。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基本上大家能想到的任何产品任何东西,都充满着剧烈的竞争。二三十年前,那种有产品上市,马上能打开一片新天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是一片红海,就没有了任何南海的地方了。

第四点实体企业转型困难。除非是高新科技,企业自己不断创新,那这个对于很多实体经济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第四点这也是现在很多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越来越艰难的原因,但是想往高新科技方面转型又没有门路,这个门路包括人才技术,和大量的前期科研投资。

还有第五点,很关键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嫌贫爱富。很多银行贷款现在都是瞄准国企、央企和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想扩大规模和发展也是困难重重。

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和各种资金成本、税负(社保)、人工成本负担之下,只能关门倒闭了,甚至有的是欠了很多的外债,只能大门一关跑路了。

由此可见,在中国做实体经济是很难的,希望有关政策能够看到这一点,在政策支持、金融支持,还有税负等方面,能够给中小和小微企业减轻负担,能让他们轻装上阵去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整体提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利国利民。


水禾田


本文从消费,出口,投资三方面数据的纵向对比来揭示目前的经济情况,同比数据是直接除的,有兴趣自己也可以去做下。
我们来看零售消费数据吧。
2018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59亿元,同比增速3.05%。
2017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增速10.7%。
2016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增速9.98%。
2015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95亿元,同比增速13.85%。
2014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0亿元,同比增速12.5%。
2013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86亿元,同比增速13%。
2012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5亿元。
以上是2013年到2018年6年的数据,2011年的数据我没搜到,所以没法给出同比数据。
很明显的就是今年5月的零售数据,只有3%的增幅,而在此之前,除了2016年接近10%,其他年份都是在两位数以上。
接下来看看出口数据。
2018年5月出口1.34万亿元。
2017年5月出口1.32万亿元。
2016年5月出口1.17万亿元。
2015年5月出口1.17万亿元。
出口数据没什么增长,就去年5月还不错,增长在10%以上。
再看下投资情况。
2018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速6.05%。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速8.55%。
2016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增速9.6%。
2015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1245亿元,同比增速11.4%。
2014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716亿元,同比增速17.2%。
2013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1211亿元,同比增速20.5%。
2012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8924亿元,同比增速20.7%。
2011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0255亿元。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到2018年固定投资规模翻倍,这增速要比消费零售增速要高(16715到30359,没有翻倍),不过从2015年至2017年,投资增速已经不及消费增速了,说明内需拉动力在提升。
但是,2018年5月,消费和投资增速双降,消费增速只有投资增速的一半,由此可见今年压力之大。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


现在的都是小事了。比前几年差远了。 13 14年东北经济危机人口流逝差点把我逼疯了,经营的公司一夜之间就没顾客了,辛辛苦苦赚了几年的钱几个月就赔没了。经济好的时候建几个分公司投了不少钱想大赚一笔,经济不好抽身的机会都没有。有大量房贷要还,为每个月的房贷发愁 感觉活着没意思。稍微贵点的都不敢吃。不敢聚餐见同学,怕花钱,在同学提醒下果断放弃了当时经营的行业 开始转行用人少的行业 大约两年后熬过来了。房贷也还完了。

经历过一次危机以后自己准备了充足的弹药,不在盲目的投资,什么几套房几千万,去他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是真的。

经济危机没啥怕的,熬一熬就过去了,而且不管什么危机总有发财的行业。最怕的是人口危机和人才危机,年轻人没了整个城市如同一个死城,毫无生机,根本看不到希望。


东北老张


实体经济困难,你们感受到了吗?

近些年来,关于实体经济的困难,的确有了很深的感受。

第一个例子:大概在三年前,一个在广东东莞办鞋厂的朋友,因为订单大幅下降,不得不关掉厂子,后来回到家乡县城,连续做了几个项目,每个都没能坚持到半年,就撑不下去了。如今仍然在寻找合适的项目。

第二个例子:一个在某城市三十多年的企业,每年上交利税几千万元,最近由于利润持续下滑、环保压力、周边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也面临停产关门的境遇。

第三个例子:在人情风、公务接待等多项治理之下,一些城市的第三产业受到影响,有的已然惨淡经营,并逐步波及到农业食品环节。

第四个例子:一些商铺、商场、市场没有了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有的服务员和工作人员,比顾客还要多。

一些做实体经济的人说,现在真是不好做的时候。一是项目、生意不好做,可以赚钱的机会和市场越来越少;二是生产经营环境欠佳,尤其是不作为、缺乏担当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融资难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四是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从来少有真正的关注与支持,一些地方习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搞雪中送炭;五是缺乏规范的法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竞争存在问题。


碧翰烽


5000年未有之财富大劫案

据权威媒体估算,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值430万亿元,是中国GDP的五倍有余。这是城市化取得的好成绩,但同时这也是5000年最大的一次财富洗牌。

98年停止福利分房,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至2016年经过18年的发展,多数二线城市已经达到了1万元每平米,全国房地产市值大概200万亿左右。然而从1万元到2万元,大多数城市仅用了1年甚至几个月,可以用激增的财富来形容,这期间整体成本仍然在10000元以下,也就是在一年时间内普通民众凑齐了200万亿以上的资金白白送给房地产商。多数家庭都使用前三代6个钱包的百年积蓄,而且用后30年的贷款继续还债。居民负债率高达49%。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又不得不举债买房,使财富迅速的向少数人手中聚集,定义~总之这是5000年未有过的财富劫持计划。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也未曾见到如此迅速的财富转移,少数的几万家房地产公司掌握了百万亿级财富,集中在那几万风光无限的地产企业家手里。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数据仅是估算,不必纠结。我只是做一个例子,一个行业占用了太多的资源,挤压了其他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经济体系中,制造业是最基础的骨骼,房地产不过是肥肉,肥肉太多了,体型是很大但很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