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以后再也不投P2P了”,这是今年我听过最多的话。

从和P2P相亲相爱,到P2P大规模爆雷,可以用一张图表达大家和P2P,大概就像从恋爱到分手的全过程。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看好-爱上-投资的兴奋-赚钱的喜悦-暴雷的惊恐-对行业的愤怒

不过,资本是逐利的,再大的伤害最终也会有逐渐抹平的一天,到最后可能你还是会说一句“真香”,便再次投入P2P的怀抱,不过那一天到底来了没有?什么时候来?“金九银十”的这个黄金周,P2P行业是不是真回暖了?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别说话,我们看数据!

正在远离爆雷中心点的我们

网贷的本质就是中介,帮我们把闲钱借给需要的人赚利息。之所以暴雷,除少数卷钱跑路以外,更多的还是墙倒众人推,整个行业陷进流动性风险。A平台出事了,大家担心,流言四起,BCD...也会跟着出事,纷纷要求赎回资金。

就等于你和平台说,“我不借了,立马还钱。”但平台不是提款机,借出去的钱没到期拿什么还?越没钱大家越害怕,越害怕去要钱的人就越多。在金融学里,这叫挤兑,最后的结果就是老板被逼疯,平台爆雷。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那么这股爆雷潮现在怎么了?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从6月份暴雷63家,7月份暴雷174家,8月份暴雷62家,9月份暴雷25家,也就是说从6月份集中暴雷开始,7月份达到高峰,之后一直在回落。

我们看到9月份暴雷25家,小于1月份的26家,回到了行业暴雷平台的常态区间,也就是说没有暴雷潮的时候,行业也基本会有这么多平台暴雷。

总的来说,暴雷平台数量趋势走低,行业回归常态。

而另一方面,我们看目前仍然在运营的平台数量,从6月开始也在缓慢下降。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为什么爆雷平台的数量正逐渐减少,正常运营平台也在逐渐减少?在这里我们可以推断的观点是,随着政府介入,包括合规性的要求,不符合白名单的平台必须关闭,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仍然不敢全情投入的我们

从行业雷潮数据来看的结果,9月雷潮算是尾声了,那么我们再从平台成交量来看看行业情况。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9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活跃借款人数分别为241.64万人、274.35万人,其中活跃投资人数环比下降7.25%,活跃借款人数环比下降9.08%。

其实自从年初开始,由于投资人仍然以谨慎、观望为主,使得投资人数出现下滑。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平台上都出现了债转标,不管是急需用钱需转让,还是想远离风险,共性就是他们的收益绝大部分都比平台发布的新标收益高,导致平台借款端业务撮合的规模下降,借款人数也出现较大下降。

但可以看出,尽管9月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虽然仍然出现下降,但是下降幅度相比上月已经有所缓解。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相比起成交活跃度,投资收益却一路走高

行业综合收益从6月份开始猛涨,而9月份更是达到了10.3%!9月综合收益率为10.30%,创近两年新高,跟去年9月份相比上升77个基点。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收益的步步高升,是否意味着将有阵阵春风吹向P2P行业?

平台在下半年提高收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人。纵观这几个月,不管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纷纷加息,主要还是为了吸引新的出借人,保持平台的资金池,才能让平台继续运营下去。

一旦未来合规备案结束,整个行业更加规范和安全性增高,收益率必然又要下降了。

在这个9月,暴雷平台数量已经趋于正常范围,但是行业收益却达到了近两年最高水平,对有信心的平台不妨放胆投资一波,毕竟有个词叫“抄底”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P2P合规大检查,安全性的体现

8月中旬,随着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网贷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并随文同时下发108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序幕。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宣布启动P2P平台合规自查、检查工作,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浙江、山东、贵州、四川等省、市地方互金整治办或相关管理部门也先后发文,对辖区内P2P合规检查进行了部署。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而且,截至9月底位置,通过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测评的银行增至28家。目前,共有421家正常运营平台与中国互金协会公布的首批通过测评的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含展期、部分项目逾期仍在发标的平台和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的平台),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26.39%。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无论是合规检查,还是资金管存白名单的银行,无不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对P2P行业的管理,都趋向规范化,以求最大限度保证出借人的资金安全。

钱老师可以判断,在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会跟房地产行业的规则越来越像,大部分的的用户集中在几大头部企业,它们是全国性的;而部分的区域用户将集中在区域的头部企业,这将具有地域性。而除此以外的小企业,将很可能逐渐消失。

黄金周刚过,P2P投资的黄金期也要来了吗?

最后,钱老师再帮大家总结一下值得注意的几点,虽然说整个行业正在逐步回暖,但慧眼识平台仍然非常重要,如何砾中取珠,确实需要仔细分辨,下面是我们总结了几条标准:

合规:合规现在是考察平台的重中之中,是决定平台能否存在下去的核心关键。无论是监管发布的“3+1”制度框架,还是政府发文,都反复强调网贷的金融信息中介的性质,平台只能从事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点对点的借贷撮合等服务,不得放贷,不得自融、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代销其他金融产品;

标的符合小额分散原则,个人借款不超过100万,企业借款不超过500万。没有通过集合标、智能投标、活期产品、理财计划等形式进行期限拆分错配,没有开展净值标和类资产证券化形式的债权转让,没有开展校园贷、现金贷、首付贷业务;

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存管银行在中国互金协会“白名单”之内。消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符合银监会和互金协会的信披指引要求;没有线下宣传推介,没有暴力催收,落实客户实名注册与投资人风险教育。

成立时间:监管要求原则上不允许专项整治开展后成立的P2P平台备案,就是说没有纳入各省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名单的平台可以洗洗睡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成立3年以上的平台,经验更丰富,相对更靠谱,当然,时间越久越好。

技术实力:上面几点都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部分,至于互联网部分,也是评判网贷平台的重要标志,两者兼具者,才能行稳致远。技术实力考察内容包括大数据风控、网站和APP的数据传输速度、账户安全、IT团队实力,是否具备ICP经营许可证、等保三级等证书等证书,如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软件著作权则更显实力。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它的盈利模式没有问题,随着经济环境浮浮沉沉这是必然的,既要看到行业的好时光,也要守得住寂寞,伺机出动,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