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著意化爲橋

引 子

歲月不居,時光如水;贛鄱大地,宏闊壯麗。

再過兩天,就是毛澤東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發表60週年的日子。

60年前的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為江西餘江縣(現為餘江區)消滅血吸蟲病創作的詩篇《送瘟神》二首。而讓一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筆”的來由,卻是緣於媒體的一篇報道。

1958年6月30日,江西日報記者陳秉彥與人民日報記者劉光輝採寫的通訊《第一面紅旗——記江西餘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刊登在當天的《人民日報》第7版上。

毛澤東主席看了這篇報道後,作為共和國的締造者,一個時刻繫念著人民的領袖,他徹夜難眠,激動不已。餘江消滅血吸蟲病的壯舉,深深撼動了偉人的心靈,那份感慨和豪情,終於化作了《送瘟神》這壯麗的詩篇。

今天,經過60年的努力,包括餘江在內的江西39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血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血吸蟲病疫情已降到歷史最低點。尤為可貴的是,江西成功探索出“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成為新時期全國血吸蟲病防治的標杆。江西經驗,已被確立為新的全國血防策略向全國推廣。

在《送瘟神》發表60週年之際,再次回望波瀾壯闊的江西血防事業,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呼應與告白;是過去的榮光與今時之奮鬥的匯合;是新時代江西人民凝心聚力、實幹擔當、興贛富民的全景寫照與時代縮影。

江西日報記者 祝芸生 毛江凡報道

“第一面紅旗”依然高揚

秋光絢麗,曠野如金。在通往餘江區藍田畈宋家村的鄉間公路兩旁,一片片油畫般燦爛的稻穗,在微風的吹拂下恣意搖曳。稻穀的芬芳,夾雜著撲鼻而來的豐收氣息。不遠處,一棟棟風格別緻的樓房,裝點在綠水青山之間,把一個田園詩般的新農村畫面,深情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餘江,曾是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據《餘江縣志》 記載:“血吸蟲病在餘江縣流行時間有三四百年之久,嚴重危害也有一兩百年。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40年間,已發展得非常嚴重了,最高時的感染率達41%~50%, 有近3萬人被血吸蟲病奪去生命,毀滅村莊達42個。”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是當年餘江血吸蟲病危害的真實寫照。

餘江藍田畈宋家村,隸屬於該區平定鄉——曾經是餘江血吸蟲疫情最嚴重的地方,距離縣城僅6公里。

在餘江血防站,我們見到了從事血防工作34年的業務科科長艾冬雲,他告訴我們,藍田畈血吸蟲病最嚴重時,真可謂哀鴻遍野。有歌謠為證:有女莫嫁藍田郎,頭年做新娘,兩年守空房。寥寥幾句唱詞,無奈地唱出了老百姓的孤苦與淒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餘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響應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滅螺運動,與血吸蟲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1958年5月27日,經過全面複查,江西省給餘江縣頒發了《根除血吸蟲病鑑定書》,餘江從而在全國率先取得以縣為單位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勝利,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戰線上,插上了“第一面紅旗”。

60載滄桑鉅變,一甲子春華秋實。今天,當我們再次走進餘江當年的血吸蟲重災區藍田畈宋家村,看到的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如今的藍田,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秀美鄉村建設,一躍成為餘江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樣板村。經過數年的規劃建設,藍田宋家建成了“第一面紅旗”群雕、豐碑廣場、《送瘟神》景觀牆、血防紅旗幹部學院等13處以“血防聖地”為主題的人文景觀,成了正在創建的國家4A級景區“中國血防紅旗博覽區”的景點之一,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全國血防文化旅遊新村,每年接待遊客達萬餘人次,血防文化旅遊已逐漸成為藍田村民的致富之路。

在餘江採訪時,我們有幸見到了兩位80多歲的老人,他們既是血吸蟲病的受害者,也是血吸蟲病防治戰線的歷史參與者和見證人,更是江西血防事業不斷取得成效的受益者。

上世紀60年代初,一部以血防為題材的電影《枯木逢春》感動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影片主人公苦妹子的原型之一,就是該區鄧埠鎮西畈港邊村民、現年85歲的鄧梅亻女。

鄧梅亻女老人告訴我們,她不滿週歲時,父親就去世了,11歲那年母親也離世,她跟著同族的叔叔生活,村裡人叫她“苦妹子”。後來總算找了個人家嫁了,卻面黃肌瘦,肚子大得像個皮鼓。五年過去了,她還沒有生育,婆婆責怪,丈夫埋怨,鄧梅亻女內心充滿了絕望。1956年,黨和政府派了工作組到餘江縣組織治療血吸蟲病,結果顯示鄧梅亻女一家都患上了血吸蟲病。“經過20天的治療,我的病治好了,第二年就懷孕了,生了個大胖娃娃,後來又生了兩兒兩女。” 鄧梅亻女高興地說。

“頭年治好病,第二年生育”的經歷,讓鄧梅亻女成為當時的奇聞。著名劇作家王煉在醞釀《枯木逢春》中的女主角苦妹子形象時,便以他見到的“苦妹子”鄧梅亻女為原型之一,加以塑造和昇華。鄧梅亻女身體康復後,主動當起了村裡的義務查螺員,一干就是20年,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如今,鄧梅亻女四代同堂,安享晚年,被村裡人尊稱為“福奶奶”。

今年已經88歲的齊洪翔老人,家住餘江鄧家埠水稻原種場。1955年,24歲的他擔任當時的鄧家埠國營農場安山大隊大隊長,帶領幹部群眾沒日沒夜地查螺、滅螺。

“我是滅螺試驗小組三個人之一,當時採取的策略有兩個,一是開新溝填舊溝,二是土埋滅螺,就是把溝兩側的草剷下來放到溝底,然後在上面填上土並壓實,釘螺就全部被悶死了。這個辦法很好,但因為得病的人太多,勞動力嚴重不足,我們只好聯合各個村莊,齊心協力一起搞。”然而,齊洪翔老人萬萬沒想到,正在幹勁十足時,自己卻感染了血吸蟲病,只好住進醫院打銻劑。

銻劑毒性很大,但當時礙於沒有高效無毒的藥物,治療血吸蟲病,打銻劑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沒得辦法,危險也得打,打了有可能死於心臟病,不打就肯定死於血吸蟲病。”說到此,齊洪翔老人伸出了手指,告訴我們他在衛生院治療的半個月,打了8次銻劑,終於把病治好了。可是,休息了沒幾天,他又返回到一線,帶領大家滅螺去了。

交談中,齊洪翔老人拿出一個珍藏了多年的本子,上面工工整整抄錄的,正是毛澤東主席作的《送瘟神》。在每一行詩句的上方,老人都用簡譜譜了曲。當我們還在嘖嘖驚歎時,老人已用中氣十足的嗓音,高亢地放聲唱了起來:“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恍然間,一面面高揚的紅旗,一幕幕戰天鬥地的場景,彷彿就呈現在我們眼前。

江西經驗成了全國策略

回望江西血防工作之路,與之相伴的,既有一路的艱辛與悲壯,更有一路的豪邁與勝景。

贛鄱大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見證了江西血吸蟲病從高度流行、到疫情控制、到傳播控制的艱辛歷程,也正在見證從傳播阻斷到全面消除的宏偉目標。

60年來,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江西的血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效。血吸蟲病疫情降至歷史最低點,併成功探索出一條“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這一策略經過充分的實踐檢驗,已經成為新時期血防工作的標杆。

江西經驗的形成,與地處鄱陽湖區、血吸蟲疫情嚴重的進賢縣的先行先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你們來進賢的路上,看到了牛沒有?”一見面,早在等候我們的進賢縣血防站老站長、紮根血防一線37年的洪獻林的問話,讓我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細細回想,我們從南昌一路過來,車窗外目及之處,確實沒有看到牛的身影。

“這就對了,在進賢縣的血吸蟲病疫區,已經有十多年不讓養牛了。”洪獻林說,2005年,進賢縣被國務院血防辦選定為綜合治理試點項目縣,探索推進“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血吸蟲防治試點,採取“以機代牛、封洲禁牧、改水改廁、加大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五項重大措施,來保障與推動血防試點工作。

牛是農耕社會的象徵,數千年來與人類相生相伴。為什麼不讓養牛?這也是當地很多老百姓的詰問與疑惑。

對此,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血防科科長辜小南認為,這還要從江西的省情說起。

江西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其地理、氣候條件,適合釘螺的孳生和血吸蟲病的流行,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和相對不發達的經濟條件,是血吸蟲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江西血吸蟲病的防治歷程,走過了三個艱辛探索的階段,一是大規模調查摸底和以滅螺為主控制血吸蟲病階段(1950-1980年代初期);二是以化療為主的防控策略階段(1980年代中期至2003年),這一階段,隨著高效低毒的治療藥物吡喹酮的應用,血防目標從阻斷傳播調整為疾病控制;三是實施“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階段(2004-2015年),面對疫情回升態勢,江西提出了“控制疫情、縮小疫區、最終根治”的戰略目標,這才開始探索並全面實施“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而耕牛恰恰是血吸蟲最大的傳染源。

“一頭耕牛傳播血吸蟲病的能量,是人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辜小南解釋,耕牛跟人一樣,血吸蟲的蟲卵和成蟲會讓牛生病,而蟲卵孵化為毛蚴鑽入中間宿主釘螺中發育為尾蚴後,一旦與耕牛接觸,可導致耕牛感染。牛生病後,蟲卵隨牛的糞便被排進有釘螺的田地溝渠、灘塗水源中,人和牛很容易感染,如此反覆,傳播的速度就會很快。

正因為此,“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得以在進賢先行先試,取得良好的效果後,便在鄱陽湖區14個縣69個鄉鎮推廣,實施淘汰耕牛、以機代牛、封洲禁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綜合措施,同樣效果顯著。

2006年,全國血防工作會在餘江召開,正是在這次會上,進賢縣成功探索出的“以控制傳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被確立為新的血防策略,江西經驗從此在全國推廣。

所有的努力都會得到善意的回報。

江西省血地辦主任何曉軍介紹,江西血防策略的順利實施,是在各級政府領導下,衛生、農業、林業、水利等多部門通力協作的結果。據統計,2004到2015年,江西血吸蟲病人數從13.2萬減少到了1.15萬,下降了91%;以行政村為單位,人、畜血吸蟲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全省分別於2008年和2015年,實現了血吸蟲病疫情控制和傳播控制的目標。如今,全省的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開啟了到2030年全面消除血吸蟲病的新徵程。

血防一線最美的身影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詩人艾青用他的赤子之心,抒寫下的熾熱情懷。

在江西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在江西血防一線,幾十年來,一批批血防人前赴後繼,接續奮鬥,他們同樣深沉地愛戀著腳下的土地。他們的身影,是地平線上最美的風景;他們的奉獻,凝聚成江西血防事業大愛無疆、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林丹丹,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作為我省公共衛生領域唯一的二級研究員,她多次參與國家血吸蟲病防控策略、防治方案、技術報告和標準的制定,為江西省政府制定科學的血吸蟲病防控戰略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推動全省血吸蟲病防治規範化、科學化,為江西血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4年,林丹丹作為江西大學(現南昌大學)生物系優秀畢業生,進入省寄研所工作,2005年師從著名寄生蟲學教授吳觀陵,攻讀病原生物學博士學位,從事血吸蟲病控制與研究已有34年。

“我的經歷其實很簡單,工作單位就是省寄研所這一個,實際上我的性格最適合當大學教師搞教研。”林丹丹的身上,洋溢著一種知性、端莊的氣質,言辭中滿含真誠。“曾經有幾次調離的機會,其中兩次就是去高校,雖有誘惑,最終我還是放棄了。”說起往事,她淡然一笑。

“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林丹丹笑著說,“但我心裡清楚,我離不開血防事業。”說到這裡,她飽含深情。

2018年春節,她沒有時間陪家人,忙於撰寫省寄研所與中山大學、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合著的《江西血防經驗》。這本專著的編撰和出版,有利於總結江西血防經驗並向國際社會推廣介紹,為“一帶一路”、中非衛生合作做出江西貢獻。

2017年春節,由她作為技術總監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血吸蟲病影響專題報告》,按合作方要求在大年初四順利交稿。隨後,她緊接著忙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的思考與撰寫,《我國湖區血吸蟲病消除途徑的研究——以鄱陽湖為例》獲得了當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6萬元資助。

…………

因為工作業績突出,林丹丹先後榮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衛計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林丹丹常說,能有今天的事業、今天的榮譽,離不開省寄研所的培養,離不開團隊的支持。這是一種感恩,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血防事業的責任與擔當。

如果說林丹丹是血防科研戰線最美的身影,那麼,曾建芳無疑是病友眼裡最美的基層血防醫生。

在病人眼裡,上饒縣血防站站長、副主任中醫師曾建芳,是一位值得讓人託付生命的人。

多年前的一天,楓嶺頭鎮村民何月英患了急性胰腺炎來到血防站求治。因急性胰腺炎是急症中的重症,治療風險非常大,有人勸說何月英快去大醫院,她卻執意道:“我哪也不去,我就相信曾站長!”

為了不讓病人及家屬失望,曾建芳帶領醫務人員不分晝夜守護在病房,儘管家就在醫院附近,她卻幾天都顧不上回。最後,經過中西藥結合治療,何月英終於轉危為安。

對待病患,曾建芳如中藥甘草“芬芳”相隨,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待血防事業,她也一樣任勞任怨,鍥而不捨,像拼命三郎。

1983年,曾建芳從上饒衛校畢業,被分配到上饒縣血防站工作,一干就是35年。上饒縣是血防大縣,要經常下鄉查滅螺、治病患。2005年“五一”期間,她放棄休息,帶領四名職工到羅橋坂頭村開展春季查螺工作,路過一農戶門口時意外被狗咬傷。同事們勸她趕緊回縣裡注射狂犬疫苗,她卻只做了簡單的處理,仍堅持在查螺崗位上,直到傍晚工作結束後,才趕到縣防疫站注射疫苗。

曾建芳的父親曾瑞和,曾擔任縣血地辦主任,一位樸實卻受人尊敬的老中醫。“像父親一樣,一輩子為血防而奉獻,無怨無悔,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曾建芳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如今的上饒縣血防站,單位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站容站貌煥然一新,幹部職工精神抖擻,血防站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齊全、技術力量較強、醫療設備先進的綜合性防治站,成了全省血防站以醫養防的樣板。

幾十年來,因為在血防事業方面的重大貢獻,曾建芳贏得了80萬靈山兒女的尊重與信賴,先後榮獲全國血防先進個人、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好人、江西最美醫生等稱號。

堅守孤島數十年,用愛守護鄉親的陳凡經,是又一位讓我們動容的基層血防人。

在鄱陽湖西南岸,有兩個小島,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離南昌市區70餘公里,是新建區管轄的一塊“飛地”。每當汛期來時,小島四面環水,與世隔絕,只有乘船進出,交通極為不便。這個小島就是南磯山,是南磯鄉政府所在地,也是陳凡經——一位鄉村衛生院長奮鬥一生的地方。

說來也巧,我們見到陳凡經的這一天,正好是他退休交接的日子,然而,下班時間未到,穿著白大褂的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南磯山是我的故鄉,我在這裡生活、工作了幾十年,雖然寂寞,卻沒有煩惱;雖然艱苦,卻也幸福。幹一輩子鄉村醫生,我無怨無悔。”被湖區烈日曬得一臉黝黑的陳凡經如是說。

上世紀70年代初,陳凡經如願學了醫,1974年學成歸來後,成為一名赤腳醫生,後來進入南磯鄉衛生院,1995年開始擔任衛生院長。除了基本醫療等日常工作外,陳凡經還負責血吸蟲病的“查病、治病、查螺、滅螺”等,既是院長又是站長。

南磯是全國聞名的超重型疫區,現有晚血病人300餘人。陳凡經自己因為反覆接觸疫病疫水,多次感染血吸蟲病,並患有脾臟腫大、肝纖維化等典型的血吸蟲引起的疾病,但他從來沒想過離開。

“島上有300多名晚期血吸蟲病人,我怎麼捨得下他們?” 陳凡經動情地說。

40多年來,陳凡經和同事們並肩戰鬥,對血防工作不離不棄。做糞檢,村民不配合,他就一大早蹲在人家門口守候,村民們戲言“只見過討飯的,沒見過討糞的”,陳凡經不惱;控制傳染源,要淘汰耕牛,有的村民不幹,這本是政府部門的事,陳凡經卻主動介入,登門苦口婆心勸導,以取得群眾的理解配合。

如今,南磯鄉血吸蟲病人群感染率由歷史的70%下降至現在的1%以內,島上人均壽命由過去不足50歲,提高到現在的70多歲,這是多麼來之不易的成果。為此,陳凡經先後榮獲江西省道德模範、江西省勞動模範、全國最美鄉村醫生等眾多榮譽。

永不褪色的“血防精神”

國慶前夕,玉山縣巖瑞鎮包溪村一條溝渠旁,72歲的村民封嶽高和62歲的村民陸飛虎,正手持鑷子,眼神專注地在草叢中搜尋釘螺。查螺已經不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儘管年輕時,他們曾經擔任過十多年的滅螺隊長,而今,早有年輕人接了班,但他們還是常常走向田埂,做起義務查螺員。

玉山縣血防站住院部的病房裡,護士長李倩正在耐心地幫一名患者換藥。自從1992年進入血防站,她從護士幹起,已經在血防一線工作了26年。讓人驚訝的是,她的外婆鄭秋蓮、母親張靜芳,也在玉山血防站工作了一輩子,她已是第三代血防人。

“我們站有50名職工,其中有血防二代23人、三代1人,佔職工的近一半。”玉山縣血防站站長劉和新說到這裡,臉上充滿自豪。儘管血防工作又苦又累,但一代代血防人傳承接力,後繼有人。

在進賢縣血防一線工作30多年的王鑫英,是南昌市兩屆政協委員、兩屆人大代表,儘管多年前就被調任縣紅十字會擔任負責人,但仍然在血地辦和血防站兼任副主任(副站長),搞課題、做方案,繼續為血防工作奔走呼籲。

61歲的胡神助在進賢縣血防站一干就是44年,曾是血防科科長,去年才退休。他的父親是血防站建站時的老員工。多年前,他的兒子胡利峰大學畢業後,在南昌一家事業單位上班,他力勸兒子回來幹血防。兒子不願意,老胡苦口婆心,好說歹說硬是把兒子勸了回來。沒想到兒子還挺爭氣,幹得不錯,幾年前還提拔擔任了血防站副站長。說起這段經歷,老胡動情地說:“對血防,咱打心眼裡有感情哦!”

回望歷史,60年前,餘江在與血吸蟲病的鬥爭中,淬鍊出了“戰天鬥地、敢為人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血防精神。

60年來,在千千萬萬血防人身上,似乎有一種強大的基因。這種基因裡,彷彿被寫入了一種叫“血防精神”的程序,正是這種精神,深深地激勵與鞭策著每一個血防人。

進入新時代,“血防精神”的意義與時代價值也在不斷昇華。

採訪中,餘江區委書記路文革有著這樣一番感慨——“血防精神”是餘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早已融入餘江人民的血脈。餘江人民在黨的帶領下消滅血吸蟲病的歷史,將永遠被歷史銘記。正是憑著這股精神,餘江改變了“千村霹靂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悽慘狀況,呈現出“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的繁榮景象。近年來,餘江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多次在省市綜合考評中名列前茅。特別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成為餘江人民“戰天鬥地、敢為人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生動實踐。進入新時代,餘江將不斷豐富血防精神新的時代內涵,讓“血防紅旗”歷久彌新、高高飄揚。

江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光榮的土地。60年前,一面紅旗,彰顯風采匯聚力量;一首史詩,大氣磅礴氣壯山河!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萬筱明說:“遙想當年,江西人民正是在黨的領導下,依靠群眾路線和科學技術進步,以大無畏的精神,創造了疾病預防控制史上的生動典範。2016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總書記的召喚,是前進的新號角,是奮鬥的新宏圖,也是江西衛生計生工作者謹記於心、闊步向前的誓願。”

一直以來,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健康領域投入逐年加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健康領域改革與發展成效顯著,人民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得到持續提高。特別是去年8月,《“健康江西2030”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實施,全省衛生計生部門,繼續肩負起了推進健康江西建設的重要使命。

走過60年,又將開啟新的征程。江西血防之路任重道遠,江西血防精神永不褪色,江西血防人永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