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用户69288570


有人说姜维接手汉中一个月就丢失了汉中,这是在歪曲事实,借以抹黑诸葛亮,用来证明诸葛亮北伐策略的错误,和不善识人用人的弱点。诸葛亮的确不完美,在识人用人上弱于刘备、曹操、孙权等人,但是这不等于诸葛亮和姜维坚持的北伐策略就是错误的。

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失败,除了有个人私心的因素之外,主要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预见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应该是“守正出奇”,以骑兵致胜,而不是每次都是中规中矩的出兵,再中规中矩的退回来。

魏延镇守汉中15年,姜维镇守25年,其中独自镇守10年

根据史书的记载,魏延镇守汉中的时间从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开始,到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魏延被杀为止,共15年。

姜维镇守汉中的时间应该从238年跟随蒋琬入汉中开始,一直到263年蜀国灭亡为止,是25年,其中独自守了汉中10年,不是接手一个月就丢了汉中。

魏延守住汉中15年,因为前8年无战事,后7年诸葛亮在5次北伐

魏延镇守汉中的第一年,即219年,曹魏在江淮地区和孙权作战,荆州樊城受到关羽的进攻,曹操顾不上刚丢失的汉中。

220年,曹丕继位篡汉,在位的7年,重点在东吴政权,7年内发动了三次对吴战争,曹丕根本顾不上蜀汉。

226年,曹叡继位,听取了谋士孙资的建议,命大将守住险要,只待国力强大,迫使蜀、吴不战而降。这跟田丰在官渡之战前给袁绍出的策略是类似的。

诸葛亮当然也看到了这点,作为弱势一方,只能主动出击。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开始了此后的五次北伐,直到234年病逝五丈原。

其中,只有230年,曹叡在曹真的强烈要求下,魏国组织了三路大军反攻蜀汉,但是因为持续的大雨退了回去。

姜维进入汉中25年,其中独自镇守汉中10年,进行了11次北伐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随蒋琬入汉中,曹魏还是以防御为主,直到曹叡去世。

239年,曹芳继位,对蜀汉还是防御为主。

234年到246年,蒋琬和费祎主政汉中,12年间,仅238年主动进行过一次北伐,244年被动北伐一次,魏吴之间也仅发生过一次战役。和平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蜀吴和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很容易理解,农耕社会,人口基数和土地面积不一样,人口生产和农业生产的速度就不一样,强者会越强。

246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伐蜀,被王平击败。这促使费祎明白了,只有主动进攻才能摆脱被动局面。

247年到253年,费祎同姜维,共进行了3次北伐。

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姜维全面主政汉中,到262年,9年间姜维进行了6次北伐。直到263年蜀汉灭亡,姜维至少独自守了汉中10年。

蜀国灭亡,汉中丢失,剑阁是汉中的南大门

263年,魏国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伐蜀,一举灭亡了蜀汉。这跟刘禅听信了黄皓的谗言,而不听姜维的谏言有关。姜维看到邓艾、钟会的异动,已经预料到魏国可能要伐蜀了,就建议刘禅提早做充分的防御,这就是姜维不凡的军事洞察力。

姜维在这次战役中,面对邓艾、诸葛绪、钟会三路大军,且战且退,最后跟曹魏大军相持于剑阁。这也迫使邓艾只能出险招,走700余里的阴平小道,才偷袭成都成功。

我们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姜维的军事素养之高,只是独力难支,蜀汉缺将呀。这时候,即使换成魏延,又能如何呢?还是挡不住刘禅投降呀。

如果263年,姜维在魏攻蜀之前,再次北伐呢?魏国就要先调兵防姜维了,至少可以续命一年。下一年继续呢?还可以续命一年。不过由于实力差距,姜维还是会最终失败,但是蜀国可以多续命几年。

在敌强我弱,比不过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北伐策略是没有问题的。

魏延、姜维都是优秀将领,诸葛亮的确要为北伐失败负责

北伐最终失败,导致蜀国灭亡,诸葛亮的确负有一定责任。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就应该听取魏延的计策,趁魏国关中空虚之计,直接拿下潼关,堵住曹魏援军,然后再平定关中、陇右地区。

蜀汉拿到关中和陇右地区,至少实力可以跟东吴相比了,蜀吴加起来就可以抗衡魏国了。蜀汉拿不到关中,只靠蜀中平原的土地和人口,根本不足以跟曹魏抗衡。

姜维北伐,受到蒋琬、费祎和黄皓等人的制约,只能自己勉力苦撑,组织不起来诸葛亮时期的阵容,也就没法奇兵夺潼关,主力平定关中了,没人配合呀。让廖化、张翼去打潼关,明显没有魏延去的把握大。

魏延、姜维都是优秀的将领,相比而言,姜维受诸葛亮影响较深,也较为保守,如果是魏延掌控了蜀汉大局,北伐时采用奇袭潼关的方法,还真有可能北伐成功,一举扭转三国的局势。


奕天读历史


魏延在汉中的时间大约有十五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留魏延镇守,8年后的227年,诸葛亮率师北伐,汉中的实际防务的总指挥权是在诸葛亮手中。公元234年,魏延终。



为什么刘备要将魏延留守汉中呢?

如果仅以军事能力的话,当时刘备手下人才还算充足,具备承担此重任的也不乏其他将领。尤其是张飞,更受到众人的期许。

但是,刘备是有全方位考虑的。

《三国志》记载: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张飞这个人,对身居高位有才能的人很敬重,但对部下却过分苛刻,刑罚处置失当,常常鞭挞士卒,却又不加防备,留在左右。如果是率兵进攻,这种方式还勉强可以维持,但是做为一个防御的主将,这就太危险了。

而魏延的做法,与张飞不同,“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魏延对部下很体恤,能勇敢作战,自尊心很强。从性格上分析,他非常适合做独当一面的防御型主将。

那么魏延的防御策略呢?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敌方强大,我就坚守不出。敌方较弱,我就主动进攻,打一场歼灭战。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防守策略,还是主动防御,信心满满。这就让刘备放心了。

同时,有魏延的镇守,张飞等将领就解放出来了,完全可以做为预备队增援。



那么魏延镇守汉中的具体战略布署是怎样的呢?

重点布防外沿防御阵地,利用优势地形节节抗击,着重于僵持与消耗敌方实力。

这个办法对不对呢?很对。

因为当时蜀国的情况是兵少将多,后备力量持久坚强。选择这样的防御方式一点问题都没有。

后来,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蜀军内乱,魏延失势被杀。魏延死后,吴懿、王平、胡济等人先后镇守汉中,他们仍然继续采取魏延的防守策略。

王平镇守期间,曹爽率十万兵马来攻,但在王平的严密防守下,曹爽无能为力,只好退去。

但是,要注意的是,王平身经百战,又对军事地形素有专工,而曹爽的军事能力并不强。王平的胜利理所当然。



到了蜀汉后期,姜维放弃了这种防御战略方式,“敛兵聚谷”,几年之后,曹魏发动全面灭蜀之战,汉中沦陷。

姜维的战略是错误的吗?

也不是,是双方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往曹魏的进攻,是以汉中为目标,一个主攻方向,兵力也不敷分配,以往的战略对策是可以应付的。

诸葛亮北伐期间,在汉中修筑了两座城池汉城和乐陵,互为犄角,相互增援,且能对前沿外围防御阵地提供有力支持。在这样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外沿防御将魏军挡在外线。

但姜维面对的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这次曹魏是以灭蜀为主要战略目标,兵分多路,各有主将,指挥员的水平都相当高。而蜀军兵力不足,缺少独当一面的重将,再采取以往的方式,必然被各个击破。

前期,姜维屡次北伐,胜胜败败,兵力损失很大。姜维取消这些外围据点,坚守汉、乐二城,就能够集中一部分兵力,诱敌深入,拉长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坚壁清野,针对敌方补给线暴露出来的破绽,进行打击。 甚至可以出动奇兵,封锁其退路,组织歼灭。


这个战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终失败了。责任却不在姜维。

如果依旧像之前那样,将兵力分散到各个据点,防御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将他们改为灵活的机动部队,配合汉城、乐城灭敌,反而更加稳妥。

钟会率十三万大军进入汉中,乐汉二城都成功守住,钟会只能留下一部分兵力监视围困,率主力绕过,攻打阳安关。

但阳安关出了叛徒――蒋舒。这个家伙出卖了国家,导致主将傅佥战死,阳安关失守。

姜维的战略计划完全被打乱,汉中沦陷。

再严密高超的策划,也架不住内部的叛变和出卖。姜维的失败,非战之罪,亦非计之拙。

大家要注意,魏延坚守汉中之时,曾说过一句话,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敌方偏将率十万军前来,魏延要“吞之”,请问,怎么“吞之”?

靠外线防御,能“吞之”吗?当然不可能,魏延也依然会采取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打歼灭战的方式。



魏延和姜维都是蜀汉优秀的将领,都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战略战术。不能片面地以结果而论高低。

危急关头,姜维面对魏国大军的重重阻拦,依然巧渡阴平,回到剑阁。摁得钟会寸步难进。

甚至刘禅降魏后,姜维还能筹划翻盘,几乎得手。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却一箭双雕,干掉了钟会和邓艾。为国家尽忠竭智到最后一息,其智计、胆气、谋略和忠诚,哪一点比魏延逊色半分?


馋嘴肥猫铲史官


魏延和姜维两人都是蜀汉难得的军事人才,两人都为了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从汉中一地的得失来看,似乎魏延的军事才能要比姜维高得多了。

不过战争的胜负并不是只限一城一地,魏延守汉中有他的原因,姜维失汉中自然也有他的因素。


魏延对待汉中的方法主要是“守”,那主要是他的权力限制,其实魏延和姜维一样是一位敢于冒险,爱好奇袭的将领,只是因为当时蜀汉的大权全在诸葛亮手中,魏延对汉中军队是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力的。而姜维在费祎遇刺后“总揽内外诸军事”,所以姜维可以独自出兵北伐而魏延不行。

其实从刘备得到了汉中之后就开始建设汉中的防御机制,先是烽火台预警设备,然后魏延领汉中太守后又开始在外围建设兴围等城堡守卫阳平关,最后诸葛亮北伐建筑汉,乐两城,至此,汉中的防御体系才算是完全建好。首先是烽火台预警,城堡和阳平关为第二重防御,汉,乐两城为第三重防御共保汉中。后面魏延的继任者吴懿,王平等也都遵循着这一防御体系。


可是蜀汉后期,政治混乱,朝局不稳,姜维为避祸而逃去沓中屯田,这时候曹魏已经不是以前曹真,曹爽那种小打小闹的出征部队,而是邓艾,钟会这类的大规模灭蜀军队了。在大军压境,内部混乱的情况下,姜维想要一战而全灭魏军,以保持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姜维放弃了外围屏障,而把军队分布于汉,乐两城,主打“诱敌深入”的埋伏战,要不是有内奸的告密,其实鹿死谁手谁也不知道。魏延守汉中是成功的,但也不能忘记他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性格,而姜维是失败了,但他退守剑阁后继续抵挡钟会大军,蜀汉灭亡后图谋再起,并且除去了邓艾,钟会这两位大将,姜维对蜀汉的忠心丝毫不亚于他那位鞠躬尽瘁的恩师啊!


那只胖狐狸


汉中地理位置险要,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中,汉中和荆州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屯粮练兵和出兵北伐的最佳基地,为了保住汉中这块地盘,刘备不惜得罪张飞,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

魏延没有让刘备失望,魏延镇守汉中近30年,曹魏寸步不能前进。蜀汉在综合国力远远弱于曹魏的情况下,却能占据战略主动,使曹魏处于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地位,魏延镇守的汉中居功至伟。魏延在汉中期间,兢兢业业,勤于练兵,在汉中每个险要关口都布置重兵,从敌情预警到防御部署做得细致严谨,将汉中防守得水泄不通。期间曹魏大将军曹爽也有过进兵汉中的军事行动,但面对铁桶一般的汉中防御系统,却无从下手,加上道路崎岖,粮草不继,只能退兵。

魏延虽然喜欢用奇计险计,却不是鲁莽的人,魏延行险往往是建立在谨慎判断的基础上,而且也会给自己留下后路,不会孤注一掷,这也是刘备敢把汉中交给魏延的原因。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没有建议诸葛亮全军走子午谷,直接兵临长安城下,而是建议由他带领小部分偏师走子午谷,就算万一失败也不会导致战局完全失控;并且魏延的这提议是建立在谨慎分析基础上的,第一,曹魏主力被诸葛亮吸引在祁山一带,长安城兵力空虚,第二,子午谷人烟罕至,曹魏设防的概率极低,第三,长安城守将是个未经战事的公子哥,胆小怕事,无勇无谋。所以子午谷奇谋看似冒险,成功的可能性却极大。

但从军事才能来说,姜维不比魏延差,在大局观上则比魏延更加出色,然而恰恰是姜维出色的大局观,才导致了汉中失守。

姜维掌握军权后,对汉中的防御计划做了全盘调整,调整的目的不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为了大规模歼灭入侵的敌人。魏延镇守汉中时期,在汉中各个险要关口都留下重兵把守,把敌人挡在关外。姜维把防御计划调整为放弃阳平关的防守,将重兵集结于汉、乐二城,沿途重要关口也留下影迷兵马,形成一个口袋阵。等魏军进攻汉、乐二城时再派游击部队骚扰魏军运粮部队,等魏军缺粮退军时在趁机全军出击,歼灭魏军。

姜维的这个战略构思无疑可以获得更大的战果,操作难度也更高。钟会伐蜀之战,前期战局完全在姜维的预想和掌握之中,却在钟会久功不下汉城,准备退兵的时候,发生关口守将蒋舒献关投降的意外,导致姜维军事部署全盘失败。

姜维的汉中之失不在于姜维的战略和战术失误,而在于刘禅的用人不当。可以说,献关投降的蒋舒是直接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正是在汉中失守和邓艾兵临城下的双重打击下,才让刘禅丧失了坚守的信心。如果钟会率领的主力被姜维在汉中歼灭,邓艾的奇兵也就成了孤兵。


古今之言


首先姜维和魏延采取的防守策略不同,魏延采取的是拒险守关。以逸待劳。乘胜追击的战术。这种战术比较稳妥。汉中地形极为险峻,易守难攻。只要派几员得力干将把守住阳平关,和几个谷口。便能确保万无一失。可是缺点是你能大规模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姜维则想用更加激进的战术,引进入瓮,关门打狗的战术。先将敌人放入汉中。然后守住几个极为坚固的要塞。再派人关闭几个进入汉中盆地的谷口。断敌退路。和唯一能快速救援汉中的阳平关。敌人十几万大军被困在汉中。进退维谷粮道被断。不用月余军心崩溃。不攻自破。此时姜维在率蜀中大军掩杀过来。必大获全胜。此谋略完胜魏延。只可惜。魏延守汉中时。丞相尚在。蜀中将士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然而姜维掌兵时。内部矛盾升级。人心思安。民有厌战之心。将有投诚之愿。蜀国大势已去。再加上姜维在汉中要害阳平关所托非人。蒋舒献关。导至姜维的汉中整个防御反击战略出现巨大漏洞。全盘崩溃。最后总结。魏延守汉中多年未失不是统兵谋略比姜维强多少,关键在于两者在统御汉中时。朝政的变化和人心的变化。将士有变则祸及主帅。民心有变则国将倾覆。伯约之败,不在谋划。实乃天意也。


爱与家庭204907093


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这个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出在诸葛亮的用人问题上。

前一段时间在微信群里看见有人转发一个视频,大致的意思是说,中国现在的历史教育是让学生记住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而国外的历史教育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客观,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知识是共有的,而见解是独特的。

所以,我就不对历史事件刨根问底,旁征博引了。

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人们大多是从《三国演义》里面得知。诸葛亮去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安葬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而马岱斩魏延的事发地虎头桥也位于汉中市汉台区。这也让汉中在三国时代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诸葛亮除了在用魏延这件事上有问题外,对于去让马谡去守街亭也是很出名的一个失误。至于刘备去攻打吴国,有人还搞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去出谋划策???如果诸葛亮去了,刘备会逃奔白帝城吗???

可见,诸葛亮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智慧,不然蜀国也不会灭亡。

至于说,诸葛亮用马岱除了魏延,扶姜维上位接管汉中,不到一个月就丢了,这也不怪姜维没有能力,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本来就是以攻为守,拿鸡蛋碰石头。

最后以汉中虎头桥的一副对联来结束今天的问答。

虎桥往事明月知 汉水长流太守名


汉上生活圈


这个问题就很莫名其妙,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魏延死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刺杀,次年姜维开始督内外军事。延熙十九年(256年)姜维进位为大将军,公元263年,刘禅不听姜维建议,被魏国攻破汉中,此时距离魏延死,已经30年,距离姜维主政也已经10年了。

同时刘备进川是公元211年,攻下成都时已经是214年,攻下汉中并自称“汉中王”是公元219年,然后魏延开始镇守汉中,到魏延死时,就是公元234年,也只有15年,40年结论何来???如果从魏延死公元234年,倒推40年,就是公元194年,此时刘备才33岁,当时还是平原县令,就是这一年去救的陶谦,而且这一年吕布还偷袭了曹操后方,魏延都还没有登场,难道就开始守汉中了???


胡侃解密三国


真是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件事,当年都是马超或者赵云镇守阳平关!汉中有魏延做后盾!等到姜维掌兵权却诱敌深入!好比贪吃蛇🐍要吞大象🐘!诸葛亮连年征战国力已经非常羸弱!魏国对比越来越强大!事实证明根本吞不下去!关羽出兵丢荆州!姜维诱敌深入丢汉中!只剩下一个西川!好比一个人被砍掉了两只胳膊!所以后人看来应该坚守阳平关!


魏王铜雀台


失汉中时姜维在沓中避祸,压根就没有守过汉中,沓中距汉中近千里呢!魏延守汉中时有诸葛大仙总揽全局,故曹魏不敢动,诸葛大仙一死,魏延脑袋还不如小鸡头了,如果没有诸葛大仙魏延岂能守住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