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夠吃堪

我多次對大家說過:洛陽話沒那麼簡單,不是“念轉音”就完事兒了,平時辦事兒“一麻糊”的人才說這樣認為,我今天還是要這樣強調:洛陽話不簡單,內涵很深。

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不知為何,外國人不許到洛陽遊玩,1973年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到洛陽訪問後,洛陽才算是又打開了大門,外國人開始又進入洛陽。

為了防止人家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洛陽的郊區出入口都矗立了一個酷似火車站臺摸樣的水泥牌子:漢英標註:軍事重地,外國人莫入。老城的操場街也就是現在“洛邑古城”北門處有這個一個牌子,我們看後都笑了:文峰塔乃文物,怎麼也成了“軍事禁區”了。

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老外在大街上問洛陽人:糧食夠吃嗎?一位老兄丟下了:“夠吃堪”。走了,剩下翻譯作難了,怎麼翻譯這句土語呢?“夠吃,都從框裡堪出來啦”。段子的真偽未有人去辯解,大家都信:這是真哩。因為“夠吃堪”是實情,“堪出來啦”是敷衍。當年,沒有人感覺這是有人在“編瞎話調侃現狀”,僅有個別人問“夠吃堪”?堪字咋寫哩?

堪kān:能,可以,足以:不堪設想,堪當重任,堪稱,堪以告慰;忍受,能支持:難堪,不堪一擊,狼狽不堪。這樣的解析似乎沒啥問題,用在洛陽土語不是能,可以夠吃的意思嗎。如果我們使用“堪”組詞,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味道:不堪言狀、民不堪命、百無一堪、難堪、苦不堪言、破爛不堪、不堪入目......

民不堪命:堪:忍受;命:命令。民眾負擔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不堪言狀:是一個成語,讀音是bù kān yán zhuàng,指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2回。

當我們看到這些成語或詞語的組合,就明白了吧,洛陽土語簡單、精道,簡約的令人不解,一旦弄懂了又異常驚訝:洛陽話呀,幽默中透出實情,玩笑中說出無奈但依然還會堅持、堅毅的生活下去,絕不是生活困難了,就消極、消沉或懶惰,吃苦耐勞依然乃本性、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