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8个县市区率先脱贫摘帽

法治甘肃网 甘肃法制报讯(记者

张萍)10月10日,记者从甘肃省2017年度贫困县脱贫退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贫困县退出有关规定,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省政府批准皋兰县、正宁县、七里河区等18个县(市、区)率先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是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我省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也是实现贫困县退出目标的良好开端,为今后全省其他贫困县有序规范退出积累了经验。

据介绍,我省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2013年,共识别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村6220个。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县列入国家六盘山、秦巴山和藏区“三大片区”,还有17个县属于插花型贫困县。2017年,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共17个县被整体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范围,省上又确定了18个深度贫困县。

省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力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和工作作风基础,扶贫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推进。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建档立卡的552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8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5%下降到9.6%,58个片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94元,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国务院扶贫办向我省反馈了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意见,2017年申请退出的皋兰县、崆峒区、正宁县、两当县、临夏市、合作市6个片区贫困县(市、区)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经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审定,2017年申请退出的七里河区、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瓜州县、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西峰区、白银区12个插花型贫困县(区)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按照贫困县退出有关规定,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省政府批准以上18个县(市、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坚持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科学统筹谋划布局,高位推进脱贫攻坚。

制定完善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因户因人研究制定了“点穴式”的脱贫和帮扶举措,让干部明白怎么帮、群众知道怎么干,强化各类扶贫资源使用的“精准滴灌”,成为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的时间表、作战图和责任状。

同时,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多措并举狠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省各级干部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期望把脱贫攻坚工作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深里做,形成了鲜明的工作导向和浓厚的攻坚氛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评估检查结果看,2014年至2017年底,18个县(市、区)累计减贫40.8万人,贫困发生率均降至3%以下,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均在2%以下,脱贫户实现吃穿不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问题有效解决,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