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 冀「爲香港燃點希望」

林鄭月娥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 提多項政策冀“為香港燃點希望”

中新社香港10月10日電 (記者 楊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發表2018年、也是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涵蓋管治、房屋及土地供應、經濟、人才等領域,並提出了多項具體政策。她坦言報告旨在“為香港燃點希望”。

林郑月娥发表2018年施政报告 冀“为香港燃点希望”

10月10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當日,林鄭月娥身穿粉紅色外套、紫紅色旗袍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介紹施政報告。報告以“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為題,封面底色為天藍色,內容約6萬字為“史上最長”,共分9章、322段文字。土地房屋、醫療、福利成為這份施政報告的重點。

該份報告將“房屋及土地供應”獨立成章,並放在經濟和民生的篇章之前。縱觀整份報告,“房屋”一詞出現77次(含報告註解部分),“土地”則出現68次。林鄭月娥強調,社會的整體民生、經濟以至運輸基建發展,均倚靠土地資源才能成事,否則一切的策略和計劃只會流為空談。

為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報告提出“明日大嶼”“發展棕地”“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廈”等土地供應計劃。其中,“明日大嶼”願景涵蓋約1700公頃土地,提供26至40萬住屋單位,供70至110萬人口居住。報告還建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重啟“工廈活化計劃”,首次容許改裝整幢舊工廈作過渡性房屋之用。

林郑月娥发表2018年施政报告 冀“为香港燃点希望”

林鄭月娥還指出,任內將增加公營房屋的比例,調撥更多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並承諾政府開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算,七成應用於公營房屋。

經濟發展方面,特區政府將加強“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抓緊“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會,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包括簽訂更多雙邊及多邊協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等;同時保持警覺性,作好預防和裝備,發展多元經濟,提升香港抵禦外來衝擊的實力。

政府還將加大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的力度,再投放280億港元在大學研究、再工業化、公共服務應用科技和加強創科氛圍等工作。

改善民生方面,林鄭月娥表示,將改善勞工福利,在任期內通過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對沖”的賦權法例,並在修例後兩年實施,進一步提高給予僱主的支援,資助計劃的承擔額將大幅增加至293億港元;延長法定產假至14星期,僱主可向政府申請發還額外增加的4星期產假薪酬開支,並即時延長所有女性政府僱員產假至14星期。

政府還將繼續改善醫療體系和服務,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將中醫藥正式納入香港醫療發展,並建議立法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菸產品。

培育人才方面,報告中公佈了進一步改善教育質素和回應教師、校長和家長訴求的具體措施,涉及額外47億港元經常開支。

林郑月娥发表2018年施政报告 冀“为香港燃点希望”

10月1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立法會發表她上任後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為滿足市民對“宜居城市”的要求,報告建議豁免專營巴士使用政府隧道和道路的收費,紓緩加票價的壓力;將理順三條過海隧道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收費,分流過海交通;分階段在2023年年底前淘汰歐盟四期的柴油商業車,並推行其他鼓勵綠色運輸的措施。

青年工作方面,報告指出,政府會與青年發展委員會緊密合作,加大力度支持青年“雙創”,透過實習和交流活動提升青年人的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繼續推行“青年宿舍計劃”。

“香港人依然優秀,香港的拼搏精神亦無消失,香港仍然深受重視,並引來不少羨慕眼光。”林鄭月娥在結語指出,千言萬語的目的只有一個:為香港燃點希望。

“我相信我和特區政府有能力建設好香港;我相信香港各界會用好自身優勢,抓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開拓經濟的新增長點;我相信國家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不僅助香港抵禦風浪,亦會不斷為香港發展提供新動力。”林鄭月娥以“三個相信”為報告作出總結。(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