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從0到5億,營收千萬,90後創業者的商業嗅覺與技術基因!

“三年一個風口,五年一個行業趨勢,歸根結底,是時代正在發生改變。在人工智能和AR高新技術的時代窗口下,孕育著無數的機會。”談起AI和AR,徐培培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味道,創業已經有1年多的徐培培是位標準的90後,在學期間就獲得嵌入式設計大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機器人設計大賽等多個獎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後,徐培培順利進入華為,擔任Android架構師,顯然一直“安分”下去不是他的風格。2015年,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他與同在華為工作的史曉剛離職創立了北京梟龍科技有限公司,短短3年,便領導梟龍科技實現從0到5億的估值增長。

3年從0到5億,營收千萬,90後創業者的商業嗅覺與技術基因!

徐培培試戴產品

參加本屆“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徐培培和他的團隊帶來的項目是阿法龍AI智能眼鏡。

阿法龍AI智能眼鏡最初是從梟龍科技的內部孵化的,實現千萬營收後,逐漸向獨立運營的方向發展。從產品想法萌芽到產品的真正量產,已經過去1年多時間,對於自己一手帶起來的項目,徐培培傾注了許多精力與感情,他詳細地介紹到:“阿法龍AI智能眼鏡是一款專為警務安防和工業領域研發的智能眼鏡。首創無遮擋設計,具備信息可視化、解放雙手、信息實時互通等功能與特性,可配合警務通、警務專用手機使用。為警務安防領域提供包含人臉、身份證、車牌識別等移動智能識別系統,監督巡查等工作的現場記錄以及雙向指揮通信等解決方案,警務人員可通過AR警務智能眼鏡在同一時間內快速識別多個目標,即時確認目標信息,大幅度提高安防協查工作效率以及發現嫌疑人的概率。”

3年從0到5億,營收千萬,90後創業者的商業嗅覺與技術基因!

產品介紹

將AI、VR等新興技術深入運用於安防,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從2005年平安城市的建設,到2011年啟動的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後續提出的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等安防重點項目,AI在安防領域中不斷滲透,智能安防產品運用與實體事件的需求日益凸顯。數據顯示,我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2350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54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而根據測算,2017-2021年國內智能安防產品市場空間將從166億元增長至2094億元,智能產品佔整個安防產品市場比例將從14.75%提升至69.1%。

徐培培看準了智能安防市場的巨大發展前景,投身於創業浪潮中。但是創業並非易事,在智能安防市場,技術壁壘是決定公司優勝劣汰的重要因素,也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徐培培自然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在技術研發與突破上下了不少功夫,在短短1年多就取得了4項核心專利。他堅持認為:“產品是很重要的,團隊一定要花很多心思在自己的產品上面,對很多的痛點需求一定要想好、想明白、解決好。”

“互聯網創業最重要的永遠是團隊共同成長。”徐培培認為創業是個不斷學習和思索的過程,要尊重和發揮團隊DNA中的長處。

3年從0到5億,營收千萬,90後創業者的商業嗅覺與技術基因!

團隊聯合創始人苟雅婷

“對於我們團隊而言,創業就是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來改變周圍的人。就是看到一件你看不慣的事情,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它,然後告訴大家有一種新的方式。作為一個創業團隊,我們沒有商業分析,也沒有什麼戰略分析,更沒想過賣給誰,就是憑藉直覺一股腦地往前。這種商業直覺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基因。我們向來注重行業客戶的反饋需求,並能快速地通過技術、產品解決客戶反饋的問題,滿足其需求。”

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所獨有的特質得到了袁濤博士的讚賞,並進一步壯大了“阿法龍”團隊。作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高尖端人才,袁濤博士的加入無疑給了“阿法龍”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畢竟,技術領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3年從0到5億,營收千萬,90後創業者的商業嗅覺與技術基因!

合作方能共贏丨圖源網絡

創業路上,徐培培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也走得驚險。都說90後身上貼滿了“標籤”,但徐培培並不願給團隊貼上某一固定的標籤,他坦言:“我們一直秉持開放的心態,並不會定標籤說我們只做輕模式,不做重的;只做集成商的,不做C端客戶的。合作才能共贏,用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這一點一直是我們最真實的想法。”

參加“匯新杯”大賽,徐培培首要目的還是尋求融資,其次藉助這個機會增加行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非常重要。現在越來越多人瞄準了智能安防領域,入局玩家眾多,未來的挑戰已經可以預見,如何牢牢把握優勢佔據主動權?或許,謀大局者才能笑到最後。

【以上文章內容數據由選手提供,不代表組委會觀點或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