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的公民素養是法治的「底盤」

傅達林


優良的公民素養是法治的“底盤”


參觀巴黎盧浮宮的中國遊客或許會疑惑:那些精美絕倫的人體雕塑和曠世畫作,會不會是複製品呢?如此多的奇珍異寶,就陳設在遊客觸手可及的地方,沒有管理員看守,允許遊客拍照,法國人也太不愛惜這些藝術品了吧?的確,除了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的《蒙拉麗莎》作了較為明顯的隔離外,盧浮宮裡的文物大多是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對於習慣了透過厚厚的玻璃罩觀賞文物的我們來說,盧浮宮的這種大方簡直令人懷疑其文物的真偽了。

這背後,我以為與法國人對待博物館、對待歷史的態度有關。漫步於巴黎街頭,處處都是古蹟文物,處處都是歷史,但處處也都是當下人的生活。在這裡,歷史是鮮活的,是被延續的。博物館裡的每一件文物,彷彿都是活生生的,並沒有人為切斷,你可以暢通地與之對話,用你的生活經歷建構你自己的歷史敘事。除了這種對待歷史的態度,盧浮宮所展現出來的氣魄與度量,我想除了高科技的保護措施之外,也與法國的國民素質自信有關。整個參觀的過程中,歐洲面孔都表現出了較為優雅的素養,沒有大聲喧譁,更無人真的去觸摸那些觸手可及的藏品。我想,正是這種優良的公民素養,才增強了其諸多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的“底氣”。

西方的法治,很大程度就是發軔於這樣的公民素養。從盧浮宮的景象觀察,呈現出的是一種制度安排與公民素養的良性互動:優良的公民素養產生了不設防的制度安排,而不設防的制度安排又改善提升著公民素養。在這裡,大多數東方面孔也同樣彬彬有禮,並未見“好奇者”伸手觸摸或做出出格之舉。如同一個文明的磁場,進入其中的人很快被規訓,這樣的效應令人深思。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火爆的旅遊場景裡,總少不了被媒體捕捉到的不文明行為,再聯繫近來網絡上不斷曝光的“霸座”現象,公民的素養已經無數次被置於輿論案頭。其實,道德的譴責是很輕鬆也很容易的,它不需要付出多少思考的成本;或許值得警醒的是:在這種公民素養的討論之中,我們缺失了對制度安排與公民素養“惡性互動”的觀察。很多制度的設計邏輯是:因為公民素質不高,所以不得不“先小人後君子”。如此,為了防止那些少數公民素質不佳的行為,社會規則便體現出對人性惡的假定邏輯,折射出對公民素質的不信任,甚至呈現出一些戾氣與惡意。而這樣的制度環境,自然也產生不了規訓文明的磁場效應。

討論這樣的惡性循環,很難明辨得出究竟是先有惡公民還是先有惡制度,就像良性循環裡分不清是良公民與良制度的先後關係一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作出這樣的判斷:優良的公民素養構成了法治的底盤。從中國語境出發,建設法治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塑造優良公民,就是提升公民素養。因為缺乏公民素養的保障,一個社會的制度將處處設防,所謂的法治將始終停留在被動語態。相反,當社會上多數人展現出優良的公民素養,那麼法治才會成為緣法自治的狀態,優良的制度安排才能發揮出規訓少數不文明者的磁場效應。

由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這個過程註定不容易,也很難理出邏輯上的真正起點。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有所作為。尤其是公權力,可以逐漸減少對公民的傲慢與偏見,放下身段作出更多合理的制度安排,為不文明者劃出底線,同時又不傷文明者的自尊。就像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無需出臺過多的“違章者曝光”舉措,將精力更多放在綿密執法上,放在文明出行的倡導激勵上,日久見人心,惡性循環終將會變成良性循環的。

(作者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