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分家產,孝順的分到破房子,不孝順的卻分到新房子

小林家裡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從小便乖巧懂事,只是成績不好,最終兩個兒子都留在了農村。

兩個兒子相繼結婚,大兒子娶了一個鄰村的女孩,是一個勤勞又孝順的孩子。而小兒子則娶了一個城市的女孩子,是一個眼高手低和不肖的孩子。

在我們村有一個習慣,儘管孩子們結婚了,但是還是喜歡父母、哥嫂、弟弟和弟媳在一起生活。小林家也不例外。他們一起幹活一起吃飯,這有點像以前大集體的那種。

家裡的兩個兒子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只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大嫂以及弟媳。由於父母年齡比較大,他們則留在家裡幹一些比較輕巧的活。田裡的那些重活則由大嫂和弟媳來幹。

由於弟媳從小生活在城裡,沒有農村那份勤勞吃苦的模樣。每天早上。大兒媳都是天還沒有亮,便下地幹活了。弟媳呢?則睡到晌午才會大搖大擺的去幹活。弄了一小會兒就在那裡喊累,大嫂也不跟她計較。反正大嫂也不指望她能幹多少。到了飯點,弟媳便催促大嫂回家吃飯。但是大嫂看看播種的日子越來越逼近,可是地還沒有翻土,便跟弟媳說。讓她回去先吃,吃完帶點過來就行了。弟媳當然高興了。

婆婆分家產,孝順的分到破房子,不孝順的卻分到新房子


回去吃完飯,弟媳發現此時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便睡了一會兒午覺。婆婆,也不敢說小兒媳。婆婆便只能親自送飯給自己的大兒媳。

當看到小兒媳,準備的飯菜時,只是有一些白飯和鹹菜,其他便沒有了。婆婆便煎了幾個雞蛋,炒了肉送去。婆婆送去時。看到大兒媳不顧烈日依然在田間翻著田地。婆婆便自言自語道,多麼好的兒媳呀!能娶到這樣的兒媳是我陸家的福分。當大兒媳看到婆婆,便說媽這麼熱的天,你怎麼給我送飯呀?小心中暑了,傷了身體。

大兒媳看到有雞蛋和肉,便跟婆婆說,媽我吃雞蛋會過敏,你幫我吃了,婆婆怎能不瞭解自己的兒媳的心思。便說這是留給你的,趕緊吃,如果你不把這些吃完掉,那麼我就陪你一起幹活。大兒媳也只能把飯菜全吃了。

吃完飯,小兒媳才慢慢的來。婆婆、大兒媳也不好說什麼。其實在婆婆心裡她明白。誰到底是為了這個家好。她知道。

婆婆分家產,孝順的分到破房子,不孝順的卻分到新房子


春播秋收。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麥穗都快要壓彎了腰,玉米也是大包大包的。土豆也是大得喜人。而這些莊稼必須快點收入穀倉。要不然的話,一場大雪下來,便相當於今年白忙活了。這些重活都寄託在大兒媳婦身上。小兒媳只是一個跑腿的角色。送飯,撿一些輕巧的活幹。

大兒媳有太多的怨言,只能埋藏在心裡,莊稼還沒有收完一半,大兒媳則累倒了。但是大兒媳只休息了一天,便起早貪黑的來收莊稼。婆婆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莊稼也終於在下第一場大雪前全部收回穀倉。

接下來便是春節了,兩個兒子都會回來,忙碌了一年,也該好好的享受這一年最後幾天的時光。但這是小兒媳提出來要分家。

原因便是因為大兒媳懷孕了,她怕以後家裡的所有重擔都要交給她,所以她提出了分家。

婆婆分家產,孝順的分到破房子,不孝順的卻分到新房子


婆婆也不好說什麼,她知道大兒媳為這個家盡心盡力了。但是又不能夠讓小兒媳覺得自己偏心,她便想到讓小兒媳家去住大房子。大兒媳家去住土基房。然後把自己從孃家帶來的金首飾和存摺都給大兒媳婦。再說了,聽說馬上要修鐵路了,土基房肯定會被佔了,這樣的話到了拆遷也可以分到很不錯的拆遷款。這樣加起來,比小兒媳婦家還多出了四五十萬。

當婆婆分完以後。小兒媳自然很高興。但是大兒媳有點難過,自己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但是婆婆私下跟大兒媳說自己為什麼這樣分的原因,大兒媳也明白了婆婆的苦心。也明白了,吃得虧在得一堆的道理。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下方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