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由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河长办),杭州市环保局,杭州市各区县(市)治水办(河长办)主办,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承办的《寻找“民间护水达人”》评选活动已经启动!海选正在进行中!即日起至10月7日,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48名“民间护水达人”,其个人短视频将在《我和你说》公众号展播!一起来为他们加油吧!

3号·张海清

张海清是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美辰社区的居民。他无官职却履行“官责”。作为江干区丁桥二号港的“民间河长”,他每天巡河两次,雷打不动。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2009年,因拆迁原因,张海清从上城区南星桥搬至江干区丁兰街道(当时是丁桥镇)美辰社区。刚到丁兰街道时,社区附近河水散发阵阵恶臭,河里长满野草、水葫芦。作为爱河人的他,当时已经57岁了。他一条河一条河地走,将发现的河道问题汇总、反映给相关部门,问题得到解决。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2014年,张海清正式成为江干区第一批民间河长,即丁桥二号港的民间河长。但当上河长不久,他因为喉癌做了声带切除手术,没办法和大家用语言交流。为了提高巡河效率,他想出了新招,用儿童写字板沟通,反映河道问题给有关部门,劝阻网鱼(电鱼)等行为。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写字板成为了他的“声带”,至今他已换了11块写字板,向有关部门反映了一百多条关于河道治理的建议。目前,丁桥二号港已从黑臭水体变为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城市后花园。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今年张海清已经65岁了,仍然坚持“一天两巡”,没事就去河边“荡圈儿”。他的付出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治水成果!江干区2015年捧得全省治水大禹鼎,2016年成功创建“清三河”达标区,2017年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水的变化,就是张海清特有的成就和乐趣。

4号·汪孙聚

汪孙聚今年84岁,年轻的时候搬到德胜。他与楼下的上塘河、胜利河,已经相伴走过了大半辈子。每天出门来看望这两位老朋友,是他的习惯。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2013年10月,汪孙聚开始写第一本《河长日记》。他说,为了更好的管理河道,杭州实行了河长制。他是民间的上塘河河长。每天巡河,他要看三样东西。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一看水质,如果水质很差,汪孙聚要打电话向街道反映情况。二看游步道,因为河道和游步道相连,游步道垃圾太多会影响河道水质。三看绿化,像狗的排泄物,需要及时清理。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除了巡河日记,汪孙聚还有一样宝贝,就是他写的这本《德胜集》。里面有他命名的"德胜十景",还有他为上塘河、胜利河这两位老朋友写的诗词。比如,胜水揽月。汪孙聚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晚上往河边走,月亮的影子会一路跟着人走。

寻找“民间护水达人”评选活动

正式启动!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第一阶段

“民间护水达人”海选开始了!

即日起至9月30日

杭州各区县市的新老杭州人们

可以把身边的民间护水达人告诉我们

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民间护水达人

也可以积极向我们自荐

首轮海选将产生48名“民间护水达人”

11块写字板、1本诗画集……家门口的这位老朋友,他们天天要去问候!

杭州16个区县(市)全体参选

不论是个人或是团体

都能参与此次“民间护水大人”海选

参评标准

1.参选者要求是目前生活在杭州,工作在杭州的“杭州人”。

2.遵纪守法,无违法及严重违规记录,政治导向正确,遵守社会公德。

3.为杭州“五水共治”工作付诸实际行动,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4.候选人不限年龄和性别,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1支团队占用1个候选名额。

5.原则上不推荐参与“五水共治”工作的在职干部。

即日起至10月7日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

《我和你说》、《市民监督团》

两档新闻栏目也将同步展播

“民间护水达人”个人短视频

展播视频作为评委打分参考

海选结束后将启动融媒体投票

来源丨杭州五水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