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今年有很多朋友买房时感觉房贷放款时间变长,而且利率上浮,觉着银行不愿意接受房贷了。银行是商业机构,其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盈利。银行的资金成本很低,查看上市银行的财报可知大概在2%左右,房贷利率虽然不高,但是有足额抵押,所以房贷一直是银行非常喜欢的贷款类型。

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有媒体报道,浦发银行首套房利率从一个多月前执行的基准利率上浮15%调整至上浮20%;招商银行则从10%上调至20%。另有部分银行对商业贷款并不受理,只受理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为什么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难道房子未来不值钱了吗?

今年之所以出现房贷难度加大的,主要还是因为资金面趋紧,银行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往外贷款,很多人办好了手续还要等银行有额度才能放出款来。所以今年看起来是银行不愿意接受房贷了,实际是因为钱荒。

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为什么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了呢?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银行没钱了。中国的房贷由来已久,后来为了控制房贷,房产限购政策出台。即便如此,贷款买房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刚需。有钱了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买房,没钱的结婚也需要买房。中国的人口又是处于日益递增的,久而久之,银行不堪重负。就像各个行业一样,刚开始或许风靡一时,但时间长了,总是趋于颓势的。

第二种说法,由于房贷利率的上调,国家政策的调控,使得房产业不如前几年景气了。普通人买房要付出比以前多好几倍的代价,即使是刚需,也不一定买得起了。

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从资金安全角度来说,目前楼市近乎疯狂,监管层对于流向楼市的资金是见一处打一处,从银行委外到房企信托,再到首付贷、消费贷。而楼市缺乏资金的话,就意味着开发商没钱拿地盖楼,或者说烂尾楼;老百姓借不到钱付首付。盖出的楼少人买,甚至有价无市,这对银行的资金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银行是聪明的,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收紧房贷也是出于这些考量。

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有出于防范信贷风险的考虑,但主要有其不得已的原因,并非因为未来的房子不值钱。大家知道,我国银行除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大政策,银行承担较大的政策性业务之外,其他商业银行虽然都实行了商业化经营,但其实也承担着无数隐形的政策性职能,尤其在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还是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能存在有丝毫含糊。

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是否代表未来房子不值钱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兴起及民众投资理财渠道增多等情势下,银行存款分流严重,存款增长相对缓慢;且2017年商业银行存款增速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下降。还要看到,目前房地产价格一直持续上涨不断,也确实到了该降降温的时候了。如果房价一直这么“高烧不退”,不仅成了民众难以承受之重,也成了银行信贷经营风险的难以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