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的心路历程:无悔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致敬教师节

一位老师的心路历程:无悔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致敬教师节

导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愿无悔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做一名无畏战士!”值此教师节之际,福州大学阳光学院青年教师林伟写下了自己立下教育之志以来走过的心路历程,真实展现了当代青年教师在中华文化启发下,对教育事业生发的执着信念和由心而生的坚定力量——

2018年1月,与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签约完,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但其实,那时的我自己也还是个充满迷茫、困惑的人。在高校读书期间,我就常常感到焦虑,我找不到人生方向,看不清未来,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些什么,于是,我加入到大大小小的社团活动中,希望能从中找到方向,却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大学毕业,我“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虽然顺利读研,但我还是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只好将自己浸泡在繁忙的科研项目中,每天无休止地看书、写文章、出差调研……还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沉迷于肢体上的锻炼,试图用身体上的繁忙来掩盖内心的焦虑感。如今,虽然身份上已经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但尚未清醒的自己,该如何为学生们引领方向、把握未来?

恰在此时,一场致良知四合院的学习会,让我开朗起来。“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收起曾经因所谓知识而生出的傲心,开始全身心地相信圣贤、追随圣贤。当时的我在家书中这样写道:“阳明先生的学说当以实修实证,他是我人生的唯一圭臬。”我的心中燃起了火苗。这火苗让我的激情燃烧起来,我每天学习、打卡、分享感悟与家书,过得越发充实,慢慢的,这火苗开始照亮自己心中的志愿——身为一名当代青年教师,我一定要为学生们的人生负责,联想到自己求学过程中的迷惑、茫然,

我便立志要成为学生的心灵护航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找对自己的人生方向。

深刻反省,找回初心

立下大志令我感到很兴奋,认为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于是我一直在想该如何储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实现这样的志向。我有幸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了致良知四合院,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才发现,实现心中志愿的关键路径并非如此。

在跟随“向东时光·筑梦空间”的3.0项目组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虽有了大志,但内心的格局和境界还远远不够。在一次交流中,我听到老师严厉地对一位教育界同行问道:“你所做的真的是为了学生好吗?还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你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吗?”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内心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狭隘自私——我仅仅只是利用老师这个身份去谋生,心中想着的是自己的名和利,想通过职业之便来满足自己的傲慢之心。瞬间惭愧不已。


一位老师的心路历程:无悔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致敬教师节

↑ 林伟在“向东时光·筑梦空间”参加3.0项目组的学习


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开始通过深刻反省探寻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了很多事情,也对很多事情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有很多次,我都想到了自己的一次支教经历:

2016年5月,我跟随公益组织来到中越边境支教,当地教育水平落后,我认为自己通过支教可以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一个月的支教过程中,我与孩子们建立了友谊,也发现了当地民众的困苦与需求,回来后,我把这些都写进调研报告,按照规范呈报上去,算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自己也一直觉得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然而,如今我意识到,两年过去了,我把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当地村民和可爱的孩子们遗忘了,我忘记了当时的欢声笑语和我对他们的许诺,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当地的老师和学生,甚至对那些主动来联系我的孩子,我也视若不见。如今想来,整个支教的过程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所谓“爱心”,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当地百姓的感受,也并没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他们,甚至我曾经以为的能为孩子们开阔视野,因为缺乏持续性的跟进,实际上反而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失望。

反省后,我把自己写了满满两张纸的“病症”拿在手里,一眼都不敢看。我觉得自己好陌生,但那确确实实就是自己真实的内心。当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到“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不禁后怕:如果我以这样的一颗心来对待自己的学生,那会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伤害!甚至还可能危害自己的子孙后代。我一下明白: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不在于积累了多少专业知识、考出了多少资格证书,而要先把自己心中的“病根”彻底拔除。自己心病不除,怎么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自己初心不明,怎么可能帮助别人找到人生方向!


一位老师的心路历程:无悔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致敬教师节


回到原点,从心出发

“李大钊38岁英勇就义;

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

朱德30岁成为护国名将;

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

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

聂耳22岁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

听着金一南教授的演讲,我的眼泪不停流下来。在四合院,我时常被这样的正能量激荡着。在这些人面前,我感到自己是如此渺小,却也因此找到了自己曾经茫茫荡荡的原因:已经26岁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总觉得国家离我很远。那一刻我深刻明白,爱国是深深深深注入每个人骨髓中的一件事!要把自己的个人命运深深扎入祖国的发展进程中,为之努力奋斗,相信当下,才能看见未来。

百年前,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我为何不能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为中华之复兴而教书育人,为中华之复兴与祖国同频共振呢?我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靠近自己的祖国,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志向可以与祖国命运如此紧密地

链接在一起。曾经的我就因为找不到这个根,心里始终无法生起力量,在小我中反复徘徊,我知道,接下来我要去除小我,呈现大我,回到原点,从心出发!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认真寻找自己的人生使命。历经层层挖掘,我发现其实自己很小的时候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教师梦,这么多年来却一直被自己的迷茫、疑惑、骄傲所遮蔽。这个纯洁的梦想,就像一个迷失的小孩,在漫无目的地四处奔跑。今天,我终于找回了他。我要用心地呵护培养他,让他以强健之体格、纯粹之心灵,知行合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我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力量越发强盛起来,我在纸上写下,更在心中记下这样一段话,以之长久自勉:

教育,国之大计;教育者,国之重器。民族之复兴,当是教育耳,当从吾辈始。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国之强,由人;人之材,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